姜文文学作品 姜文作品中的荒诞审美
姜文是一位“三少一多”导演:作品少、作品类型少、作品获奖少,作品争议多。自处女作上映起计算,21年时间,姜文总计拍摄了六部长篇电影作品、两部微电影,平均三年磨一剑,即便遭遇如潮质疑,他也从未中断对“荒诞审美”的研究与探索。
姜文是一位“三多一少”演员:作品多、作品类型多、作品好评多、演技争议少。
由此可以大胆假设:姜文熟悉的故事题材多,能驾驭的故事类型多,市场愿意为他承担风险的机会多,但他始终将自己的导演风格锁定在“荒诞”审美上,这是将姜文视为中国荒诞电影最佳代言人的唯一缘由。
同时,在荒诞的表意中,姜文的电影中充分挥洒着生命的野性与张力,在看似荒诞、又混合着暴力腥味的情境中雕刻着活着的意义。
不论主角、配角甚至反派,即便是身处极端荒谬的困境之下,其内心深处都迸发着趋同于《西西弗的神话》中袒露的意念:生命就是如此无意义的荒谬存在,所以更要活下去。
即便巨石(即希望)终究滚回山下(即陨落),人们也要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找寻到再次出发的动力,并在过程中体尝到意义。
自杀或自我放逐,必将是那些施诅咒之诸神的胜利;坚持并自我注解,才是属于西西弗的个体胜利。这是加缪对世界荒诞性与生存意义的理解,也是姜文电影里展露的生命态度。
生态繁茂图景下的个案补充先不说姜文的表演作品,单就其1995年成功转型导演后,姜文就成为了“自我隔离”的个案。同时期,中国电影商业化转型已经开始,第五代导演纷纷下场试水,中国港台电影引导潮流,国际交流频繁、市场包容空间巨大。
在如此利好的背景下,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的姜文越发坚定着自己的艺术判断,没有被商业大片的片约吸引,没急于冲进野蛮生长期的电影市场混战。
那些屡创新高的票房记录无法吸引姜文的关注,反倒是对电影审美本质的探寻、将技术沉浸于艺术呈现之中的创作理念深深刺激着姜文敏锐的五感。他于耳畔听辨出混叠一体的声音层次,他于鼻尖闻到岁月里千人万物的气息,他将过往积累的各色感官,放在了“荒诞”的老窖里,开始酿造他的独特味道。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里马小军“主观臆想饭店群殴”的片刻撒欢,到《鬼子来了》(2000)里人性的恣意纵情,姜文越来越娴熟、自信地展现着自己对荒诞审美的理解。即便是遭遇了不同的解读、误读,他始终凝视着电影生态表象背后的“生存逻辑”。
他只想成为自己,一个在生态繁茂的中国电影图景下,特立独行的个案存在。他的“北洋三部曲”在褒贬不一的反馈声中保持孑立,不怒不喜、不卑不亢,任由受众进行表达。
或倾听、或放空,只做选择性回应和必要项解答。此时,受众与市场表达反馈的姿态、情绪、言辞、语汇,都成为了“姜文电影景观”中的一部分。
批判者们可能毫无体察:自己审视、审判姜文电影的同时,正作为姜文电影审美的“被观察对象”之一,以某种荒诞的姿态存在于荒诞审美的批判语境之中。
争论之声越喧嚣,姜文的个案独特性越明确。这是悖论?不,这是对姜文电影荒诞艺术的最好诠释。他确实带着他的思考与作品,成为了电影生态繁茂图景下的独特存在,于电影生态而言,他俨然是一份珍贵难得的个案补充。
形式窄化环境下的自觉独立荒诞审美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展示了蓬勃生机,在中国荒诞电影、中国讽刺文学和戏剧中汲取大量营养,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构建着自己的艺术骨骼。
但是,不知何时,或许是受到了市场反馈的影响甚或干扰,中国荒诞电影与大量“伴生”概念间相互缠绕,在题材多样化的同时,形式却走向了与魔幻或黑色幽默紧密贴合的窄化路径。
1997年,姜文参演的《有话好好说》中,张艺谋导演和姜文兵分两路,导演在作品的艺术语汇和表现形式上做了大量突破,晃动的手持摄影将生活的荒诞性借视觉外化进行表现,姜文则一本正经、认认真真、执着真诚地表达着实则荒诞的追求。
2002年姜文主演的《寻枪》中,陆川导演和姜文则相互配合,在深沉的镜头凝视中,刻画出马山所陷的失控现实与幻溃精神的双重困境,以及个体在这样荒诞际遇下的无奈与坚持。
此时,姜文在角色塑造上呈现出的信念感,不仅是演员的素养,更是他作为艺术创作者的审美自觉。
随后,姜文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新作,凭借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卓越的表演成就,姜文拥有着极大的市场号召力,但这样的人设魅力没能阻止受众对《太阳照常升起》的错愕与反对。
除了随处可查的批评文字或短视频作品,还有一层因素,甚至可谓是这一场批判的底层逻辑之一的因素是,受众潜在得期待“荒诞≈幽默”,“幽默≈好笑”。
从对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批判到接纳,再到奉若至宝的过程里,从多年来的创作窄化生态下的温水青蛙般的习得性认知中,受众对荒诞的接纳前提里似乎总绑定着“好笑”作为“药引子”、“催化剂”。
一部结构颠覆常态时间线、审美荒诞的作品,却居然一点都不“好笑”,这是对观众的极大冒犯和挑战。票房只是市场评估作品和导演影响力的指标之一,但从不是导演对自身审美态度进行审判的唯一标准。
更何况,这一场票房浩劫面对的是姜文,是一个有着自觉力和判断力的思考者。
有人说,不,姜文的《让子弹飞》就是他低头认怂、跟从市场规律的确凿例证。
这部作品不仅回归到“荒诞≈幽默≈好笑”的窄化路线,段子和金句混杂频出,还凭借着几分“狡黠”在审查规则边缘“抖机灵”、恣意蹦跳。
被构图设计消隐的暴力与血腥,一闪而过却一鸣惊人的女配角,充满着不可描述暗示的台词,极尽能事地挑逗着观众的感官神经,甚至激起了观者们压在心底、深藏不可窥探的恶趣味。
但姜文真的向市场妥协了吗?不可能!姜文不过是洞悉了受众的弱点,他换了一种腔调,用一场“真捧杀”的方式,狠狠的打了“市场批评家”们的脸。
用荒诞的刀子,戳破虚伪价值逻辑的包装,并狠狠的向下霍开一个长长的口子。包装里的烂芯子仿佛糠末一般从破口处倾斜流出,但破口的包装袋子却莫名沉浸在“倾泻喷薄”的“畅快”之中,酣快淋漓,自鸣得意。
却不曾留意到姜文经由自己在剧中影像说出的那句宣战檄文:永远不可能跪,这一次要站着把钱赚了,但是咱们不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在第四十三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有记者问姜文“拍商业电影是否代表着对观众的妥协”。
姜文从容而明确的说到:
“我从来没有冒犯过观众,我也从来用不着妥协,我觉得想的太多做不了事。你就想拍一个你喜欢的片子,他喜欢了就赶巧就喜欢了,不喜欢呢那就没办法,所以没有人去妥协就有好结果(以上为口语原文,意译为“没有人因为妥协而得到好结果”)”。
这段采访在网上被广泛转发,姜文在参加央视《面对面》栏目时坦言到:希望自己能做尊重观众的导演。他最大的本分,就是把作品拍好。他希望别人看到的是姜文对电影的热爱。这些毫无掩饰的话语恰是姜文的电影创作观念。
这与这个世界大多人看到的趋同现象不同,因此,人们假定了姜文的孤独甚至孤立——这种评价是无源之水的臆想,秉持这样观点的人,不就是姜文电影《让子弹飞》里那些赤膊持枪的盲从群体吗?
站在影视批评的语境里,大多数人都认同这句“让子弹飞一会儿”和“站着赚钱”是读懂《让子弹飞》的两把钥匙。
但,站在当代艺术的视域中,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产品,更是一件沉浸式的行为艺术作品:将作品内的故事空间和外部的观影空间集结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审美场域;将作品内的表意符号与外部观影者、批评者圈为一体,共同成为审美对象。
此时再品咂这两句话,大概率会体会到这两句话共同构成了一张标签,清晰的标注着这部作品的创作意图:
把“你”拉进鹅城,一起扮相,一起演戏。但“你”是否知道。一会儿看到“笑料”时,最好忍一忍,让子弹飞一会儿,看看到底击穿了谁的面具!黄四郎是角色,也是某些不知自的观者;
马邦德是剧中的个体,也是某些沾沾得意的群体。而大多数人都将自己代入张麻子的视角,审判着鹅城的荒诞,倾情嘲讽剧中的“小丑”。
而这,才是《让子弹飞》所审视的荒诞与错位:观者在剧场里拍腿笑着故事时,故事里的张麻子再淡定的凝视着观者,并微微点头,表达鼓励。剧中的角色或许都看到了“子弹飞一会儿”的结果。
观者的列位却可能至今都不知道自己曾应验过一句网络流行语:小丑竟是我自己。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先生的金句或许只有放在“悲怆 幻灭”的故事里才能被人感知。
荒诞故事创作的核心是搭建错位的情境与异化的关系。在这个多味元素混杂叠化的时空里,审美与被审美者悄然交换了身份。
但总有人以为自己身披铠甲,却全然不知那不过是一件皇帝的新衣,而他自以为的气宇轩昂、挥斥方遒,只是一派“贾雨村言”。
这,才是真实的荒诞。再看剧中张麻子,面对荒诞的一切,他所坚持的只是以退为进的“戴上面具”(消解表达自身存在的符号),只是拼尽全力的“站着”(加缪西西弗式的坚持)。
在众人的狂欢笑声中,姜文以冷峻凛冽的姿态,秉持着自己的审美自觉,完成了加缪式荒诞审美在国产电影创作中的探索实验与铿锵表达。
北洋三部曲的后两部中,姜文将自己对荒诞审美的理解与追求被发挥到淋漓尽致。姜文把“错位”的荒诞浸润在对立共存的细节中。
比如《一步之遥》中乱世与繁华的戏剧情境,虚伪与真诚的矛盾人性,保守与变革的不同群体,卑微与觉醒的个体存在。他把“异化”的无奈雕刻在角色的血脉里。
比如《邪不压正》中,李天然情感上的仇恨与怯懦交融、身份上的杀戮(杀手)与拯救(医生)并存;朱潜龙人设上的拼贴虚构的“伟大使命”、立场上摇摆不定的“坚定不移”……这些明晃晃的设计,被观者们一眼识别并怡然自乐,嚼出汁来,或品或唾,分享着自己睿智观察的成果,各得其味。
但这些设计背后的底层逻辑,则依然是将“评论者”圈入“评论场域”的悖论荒诞。评论者们是诸神,姜文是西西弗。诸神以自己的“权力”与“魔力”施于西西弗“终生推石”的诅咒。
却不料,西西弗在循环往复的虚无中,修成了参透生命本意的正果。《西西弗的神话》里的悖论与荒诞、毁灭与自觉,为姜文的作品做着注解。无论环境如何窄化,姜文始终秉持着审美自觉:
用通俗语汇讲一个浮华精彩的故事,用审美态度刻一枚内敛宏大的寓言,在表象与内核的错位空间里,在异化角色的荒诞境遇中,大家对号入座,各取所需。
姜文,在不远处,微笑凝视。
#群星10月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