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校园欺凌共创平安校园(严防死守防校园欺凌.齐抓共管建和谐校园)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屡见报,发生之频繁,情节之恶劣,手段之残忍,后果之严重,影响之广泛,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校园欺凌归责为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网络暴力游戏的侵蚀、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学生心灵扭曲、留守儿童缺乏关爱、青少年性意识模糊、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等等全社会都应更加关注未成年健康成长,强化教育与管理,严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防校园欺凌共创平安校园?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防校园欺凌共创平安校园(严防死守防校园欺凌.齐抓共管建和谐校园)

防校园欺凌共创平安校园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屡见报,发生之频繁,情节之恶劣,手段之残忍,后果之严重,影响之广泛,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校园欺凌归责为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网络暴力游戏的侵蚀、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学生心灵扭曲、留守儿童缺乏关爱、青少年性意识模糊、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等等。全社会都应更加关注未成年健康成长,强化教育与管理,严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关键词:校园欺凌 和谐校园 严防死守 齐抓共管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屡见报,发生之频繁,情节之恶劣,手段之残忍,后果之严重,影响之广泛,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

所谓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等行为,校园欺凌还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教师、同学、家长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

我认为,“校园欺凌”应该归责为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网络暴力游戏的侵蚀、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学生心灵扭曲、留守儿童缺乏关爱、青少年性意识模糊、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等等。

全社会都应更加关注未成年健康成长,强化教育与管理,严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一、欺凌者与被欺凌者

(一)典型欺凌者

1.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2.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3.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

4.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二)被动欺凌者

1.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2.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三)被欺凌者

1.性格内向、害羞、怕事。

2.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3.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4.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5.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

6.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影响: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1.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

2.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诉讼。

三、校园欺凌的行为表现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1.画侮辱画。

四、严防死守防校园欺凌,齐抓共管建和谐校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一)营造氛围

利用LED电子显示屏、黑板报、手抄报、QQ群、微信群、校园网、短信、家委会、家长培训学校等多种方式营造防校园欺凌的氛围,学生知晓率达到100%,家长知晓率达到100%,加大宣传力度、宽度和深度。

(二)专题教育

学校集中开展以向“校园欺凌说NO”为主题的专题教育系列活动,以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手抄报、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宣传预防,开展理想前途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做好“四个一”:每期一次向“校园欺凌说NO”的签名活动;每月一次防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每周一次防校园欺凌大排查;每天播送一次防校园欺凌的温馨提示语(“严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冲动是魔鬼,暴力是罪恶。”……

(三)完善制度

学校成立防校园欺凌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学校还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处理制度、应急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快速反应,有序处置。

(四)注重预防

学校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技防和心防建设。学校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疏导和教育,公布校园欺凌治理电话号码并明确责任人。要求教职工要特别关注校园欺凌事件,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前反映有关情况,防微杜渐。

(五)及时处置

校园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学校要快速反应、认真调查、科学处置校园欺凌事件。坚持教育为主,依法、依规及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校园欺凌危害很大,传播很快,影响很坏,我们一定要防范于未然,防微杜渐。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和心防,确保师生安全。严防校园欺凌,坚守平安校园,共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郭润.初中校园欺凌行为之个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6(5).

[2]梁国威.浅析中日校园欺凌行为的原因及对策[J].学理论.2012(09).

[3]孙林美,林玲.儿童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归因及对策[J].校园心理.2009(03).

[4]黄会欣.初中生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