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是怎么走出沙漠的(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在全国男女老少之间都十分流行的著作,再加上电视剧《西游记》的反复热播,唐三藏带着三个徒弟西天取经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

在文学创作中,唐三藏和三个徒弟取经路上一路铲妖除魔,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终于取得大乘佛法,回到大唐普渡众生,师徒三人也因此成仙,得到了如来佛祖的册封。可以说是苦尽甘来,每个人都得偿所愿。

但是,文学作品中唐三藏的原型——唐朝的高僧玄奘的晚年却并不平顺。相传玄奘在晚年失去了皇帝的宠信,弟子的尊重,郁郁而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玄奘是怎么走出沙漠的(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1)

玄奘前去印度

玄奘本是唐朝时洛阳人士。玄奘在十三岁就来到了寺庙出家做了和尚,当时小小的玄奘一定没想到,他的一生在未来都会献给了佛法。玄奘进入寺庙后,对于佛法的领悟能力十分通透,很快就对于佛法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玄奘不仅在寺庙中研究佛法,还时常出门到各地去游历学习,去各地去拜访得道高僧请教佛法。就在玄奘各地遍访名僧后,他才发现,原来每个地方每个人对于佛法的传承和理解都不一样,对于经典的解读和理解也不尽相同。

他的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西行去佛法的起源地看看佛法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玄奘有了西行拜求佛法的想法后,先是向朝廷上报了他的想法,希望朝廷允准,但当时朝廷拒绝了他的请求。

玄奘是怎么走出沙漠的(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2)

然而不久之后就到了贞观三年,那时候唐朝闹了一场很大的饥荒,因为这场饥荒,朝廷下令允许百姓自由出行自行求生。玄奘抓住了这次机会,从长安城出发,自行前往佛教发源地去学习正宗的佛法。

这一路上,玄奘虽然没有像《西游记》上写的那样面对妖魔鬼怪,但也非常艰辛。从长安城到印度,一路上路途遥遥,玄奘从长安出发后,一路上途径姑臧到达敦煌,经过如今的新疆、中亚地区等地方。

辗转多地历尽辛苦,终于到达了当时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到达那烂陀寺后,玄奘师从寺中的高僧戒贤,不仅深入钻研《瑜伽师地论》等论典中的高深佛法,还苦学梵语。

玄奘是怎么走出沙漠的(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3)

在那烂陀寺中的研究学习小有所成后,玄奘再次动身,沿途游历了当时印度周边东西南北的数十个小国。待他再次回到那烂陀寺后,戒贤让他在寺中给大家传授佛法,主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等。

玄奘对于佛法的领悟力奇高,在那烂陀寺,他不仅学习了高深正宗的上乘佛法,还对这些高深佛法有深厚的见解,做到了融会贯通。玄奘曾因批驳了师子光的反对《瑜伽师地论》的观点而到了戒贤的赞赏。

玄奘回唐了

玄奘因佛法精通在印度声名鹊起,四处宣讲大乘教义。不过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那就是来到这里学习正宗的大乘佛法,再将这些正宗的大乘佛法带回大唐。

玄奘是怎么走出沙漠的(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4)

到了贞观十九年,玄奘终于带着他在那烂陀寺中学到的大量的佛学经典回到了长安。据史料记载,玄奘的西行求佛之路历时十七年,最终带回的大小乘佛教经律论足足有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玄奘回到长安后,立刻受到了唐太宗的召见。唐太宗本想召玄奘入朝为官,专门负责研习佛法。但玄奘并不想为官,他也清楚自己未来要做的事,就拒绝了唐太宗的要求,请求唐太宗允准他回到寺中。

唐太宗见状也不勉强,就准许他在大慈恩寺中研习佛法。玄奘如愿来到大慈恩寺后,全国听闻了他的事迹的高僧全都慕名而来,期盼能和玄奘交流佛法。

玄奘是怎么走出沙漠的(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5)

玄奘却拒绝与他们见面,不与他们切磋佛法,只是独自在房中翻译自己从印度带回来的高深佛经。这样的时间长了,大家对玄奘佛法修习的仰慕之情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对玄奘的质疑。

大家逐渐觉得玄奘从来不与大家一起探讨佛学一定是因为他的佛法修习得并不好,只是个会印度语从印度那边带回了佛经的糊弄人的人罢了。

玄奘的想法

玄奘对其他人的这些误解并不在乎,他还是几年如一日地坚持翻译佛经,对他来说,此时他最在意的事情就是把这些从印度带回来的佛法经典翻译成中文,让这些佛法经典可以在大唐广泛传播,至于其他的流言蜚语,并不重要。

玄奘是怎么走出沙漠的(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6)

玄奘对于这些琐事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了,但并不是每个僧人都达到了玄奘这样的境界。很多慕名而来拜入玄奘了门下的弟子们就不能理解。他们拜入玄奘名下是希望可以得到玄奘的指点可以学到上乘佛法。

但玄奘日复一日地在房中翻译那些印度语的佛学经典,对着他们这些弟子们却没有给他们讲经授业。这样的时间长了,玄奘的弟子们对玄奘逐渐也心生不满。

玄奘门下的很多弟子见状便离开了玄奘身边去另拜高僧为师。最后只剩下了十几个老实的小弟子还愿意留在玄奘的身边照顾他。

玄奘是怎么走出沙漠的(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7)

旁人看到都觉得玄奘的晚年过的悲凉,不过玄奘并不这么觉得,他这些年下来潜心翻译了多部佛学经典,这些佛学经典倘若日后能在大唐广泛传播,就一定能让唐朝的佛学研究有很大的发展。

但时间是很残酷的,现实中的玄奘并不能像书中的高僧那样得以长生不老。由于玄奘整日整日地在房中翻译书籍,他的身体逐渐就垮了。相传有一日玄奘在院中行走的时候稍有不慎就摔进了路边的水坑之中。

经过这件事,他感受到自己大限将至,便把自己的弟子召唤到了他的书房之中,嘱咐弟子们把他翻译好的这些经文拿走好好研习,每人拿一本,其他的都交给其他的寺庙中去供大家学习。

玄奘是怎么走出沙漠的(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8)

他的弟子们这才意识到,原来玄奘这些年在书房中竟完成了如此伟大的成就。妥善安顿好自己的这些翻译的佛经后,没过几天,玄奘便过世了。相传在玄奘过世前,跟弟子们说了两个字,那就是“得生”。

回看玄奘这一生,也算是得偿所愿,幼时因缘际会之下进入了寺庙学习佛法。长大了又有机会和勇气远赴印度学习正宗佛法,与高僧探讨学习。

玄奘是怎么走出沙漠的(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9)

回到大唐后又坚持本心日日翻译佛经没有被世俗约束绑架。最后临终之时也是欣然面对并无遗憾。

玄奘法师临终前留下的“得生”二字的真实意图,现在的我们早已无法探究。但相信,玄奘一定是堪破了佛学的经典奥秘之处,因此对于自己生命的结束也是坦然面对欣然接受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