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如何控制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不是洪水猛兽)

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一位中年男性,有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终日忙碌。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他无法懈怠,不容自己有丝毫喘息机会。

高强度的工作,导致他开始失眠,即使躺在床上,大脑依然不停运转。关于明天的日程安排,年度指标、计划完成情况等。

他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不敢让自己停下来。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状况?焦虑情绪已成为现代人的标配,成为普遍现象、常态。

普通心理学如何控制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不是洪水猛兽)(1)

焦虑的社会,谁人能够不焦虑?在社会的大熔炉里,这种情绪如影随形,贯穿你我的生活,成为生命的底色。

人们将焦虑定性为负面情绪,甚至“污名化”。为了驱赶、战胜它,学习各种方法,与之抗衡。

逐渐成为一种强迫性思维越控制越失控。如:为了确认自己的工作已完成,需反复审核;家门是否锁好,需回去再三检查......

其实,情绪无正负、好坏之分。只是我们人为将焦虑情绪贴上负面标签,与之形成敌对状态。

焦虑是生而为人的正常情绪,无需控制。允许它的产生、发展,与之为伍,才能得偿所愿。

为什么现代人有严重的焦虑情绪,成为共性普遍社会现象

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

1.社会文化因素。

美国的心理学博士罗尔•克肖和比尔•韦德合著了《反焦虑思维》一书,他们认为: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面临各种生存危机,因此需具备“假想威胁”能力,以便在危险到来之前,就能逃离险境,或提前做好战斗准备,从而提高存活概率。

这种早期生存经历,使人类为获得安全感,习惯处于过度警戒状态。大脑往往会先查看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即使处在相对安全的状态,大脑也会带有恐惧、怀疑情绪,依然会去探寻可能存在的各种负面信息。

即大脑总是处在应激状态,这就是大脑先焦虑后思考的负面倾向。

普通心理学如何控制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不是洪水猛兽)(2)

这种认知,成为集体无意识,深植于心,成为一种压力心态。现代社会,当人处于各种压力情境(压力源),如:升学、就业,各种关系冲突,职场竞争时,原始的恐惧情绪,会被激发出来,产生较强烈的焦虑情绪。

当有应激事件发生时,集体无意识中的死亡恐惧,会呈现为焦虑情绪,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2.认知模式。

a.“禁果效应”。

人们往往不允许、不接受,自己正常的焦虑情绪与之对抗,反而更加焦虑,随之产生的“绝对化思维”、“糟糕至极”等认知,导致被焦虑感吞噬。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绪中沉浮。

“禁果效应”,越禁止自己不去焦虑,不能胡思乱想,意识层面反而越会不由自主与之抗争,成为对垒双方。形成强迫性思维,强迫---反强迫,控制---反控制。

如:失眠时,我们常常会告诉自己,赶紧睡觉,明天还有重要的事等着自己去做,如果睡不好觉,明天会萎靡不振,影响工作效率。

强迫自己不去想各种琐事,安心睡觉,潜意识却并不接受否定的认知、观念,形成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抗衡。

无论你数多少头羊,或其他动物,都于事无补。反而更加清醒,失眠是注定的事。

b.刻板认知。

曾获“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的蒋昌建,是耶鲁大学博士后,复旦大学副教授,因主持央视节目《最强大脑》,被观众熟知。

普通心理学如何控制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不是洪水猛兽)(3)

优秀如他,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到自己曾患上重度焦虑症

最严重时,闭门不出,无法与家人一起吃饭,只能将卧室窗帘放下来,躲在角落里吃;乘飞机时,在舱门关闭的那一刻,他甚至想跳机夺门而逃。

妥妥的“别人家孩子”,自带光环,极度自律。追求完美、极致,不允许自己出任何差错。

过度的自我要求,时刻关注自身不足的刻板认知,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

3.特定事件。

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当我们遇到挫折,重大生活事件,如:升职加薪,考试,失恋、结婚、离婚等,焦虑情绪会如影随形。

人们往往在面临选择时,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唯恐选择失误,导致人生受挫影响前途

因此,心理层面会纠结、矛盾,加剧焦虑情绪。

朋友的孩子在高考报志愿时,父母希望他报考医学院,像父辈一样,毕业后当医生。而他希望学新闻,将来做记者。

他既想不违背父母意愿,做医生,有一份稳定、高薪工作,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理想,因此出现了严重的焦虑,开始失眠,食欲下降,甚至出现脱发现象。

填报志愿成为特定事件,引发焦虑。若没有此事件,焦虑情绪至少不会如此强烈。

人们若将焦虑情绪视为洪水猛兽,试图消灭它,是图劳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打压只会使它反弹、破坏性更大。

普通心理学如何控制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不是洪水猛兽)(4)

尝试与焦虑做朋友,感谢它,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拥抱、接纳它,成为人生的引领者。

如何与焦虑情绪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1. 改变认知,与焦虑情绪合作。

心理学家说:情绪是“送信的天使”,情绪中包含着重要信息,如果你不接受、不解读,它就会反复出现,提醒我们看见。

允许焦虑情绪的出现,而不是强势压抑本能。情绪易疏不易堵,让情感流动,这是人的一种表达方式,无可厚非。接纳、认可它,握手言合,才能与之成为合作者,合作共赢。

使之成为人生助力,通过自然的情绪流露,可以了解未知的自我

普通心理学如何控制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不是洪水猛兽)(5)

2. 看到焦虑背后的需求、动机。

上文中因报志愿而焦虑的男孩,若能看到情绪后面的心理需求,是想成为自己,如自己所是,而非父母所愿,体现人生价值。

那么,勇敢去实现理想,给自己一个机会,还自己、周围人一个惊喜。

若违背自己意愿,顺从父母的安排,可能往后余生都会纠结、痛苦,因为没有成为自己,愧恨、遗憾会伴随终生。严重时会导致身体出现病变,即“躯体化”,影响人生质量。

与焦虑情绪在一起,感受它提供给你的信息,它想告诉你什么?从而发现一个崭新自我,重新认识自己。

因为这封信里,包含着我们内心的重要需要

3. 冥想

现在网络有各种冥想课程,跟随、坚持练习,都会收到良好效果。

它能达到心身合一,头脑放空,身体放松,心灵归于平静,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听Ta说说心里话,放下虚假面具,做真实自我。

普通心理学如何控制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不是洪水猛兽)(6)

听从心声,知道何去何从,放下“应该”、“必须”等绝对化思维,改变刻板认知,允许自己的不完美。

接受我们的焦虑情绪,是放过自己,不再受情绪控制,不必刻意驱逐它,当作合作伙伴,相谈尽欢。

你会惊喜发现,生活重新步入正轨,念头一变,人生会发生意想不到改变,好运不断,幸福感增强,生命得已重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