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原型嫁给了朱元璋儿子:却被一墓碑解开
赵敏,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第一女主角,她以聪慧、狡黠和美丽而闻名。最终,她凭借对爱情的忠贞,赢得了男主角张无忌的心,在爱情的战争中笑到了最后。
众所周知,金庸小说一般会掺杂真实的历史人物作为背景。在小说中,赵敏是蒙古人、元朝君主,乃是大元汝阳王察罕帖木儿的女儿,也是名将——王保保(蒙古名:扩廓帖木儿)的妹妹。在历史上,察罕帖木儿和王保保都是响当当的名将,是让明太祖朱元璋极为头疼的人物。
而赵敏在历史上也有原型,但她并非王保保的妹妹,而是他的女儿——观音奴。王保保被朱元璋击败后,曾俘虏了观音奴。为了笼络尚游牧于漠北的王保保,朱元璋特意将观音奴嫁给了他的二儿子——秦王朱樉为王妃。然而观音奴的爱情之路并不像赵敏那么完美,朱樉并不喜欢这位父亲强加给自己的妻子。因此,观音奴一生都不受宠爱,朱樉死后,她甚至还惨遭殉葬,令人哀怜。
虽然察罕帖木儿和王保保在元末战争中的史实非常清楚,然而他们的籍贯却一直为历史的迷雾所笼盖。人们搞不清楚,这对父子到底是汉人,还是蒙古人。而这也就牵扯到赵敏(观音奴)的身世,她到底是蒙古人,还是汉人,亦或是畏吾儿人?
就赵敏的父亲(实际为祖父)——“汝阳王(实为颍川王)”察罕帖木儿来说,他的族属就十分有争议。《元史》卷一四一《察罕帖木儿传》:
“察罕帖木儿字廷瑞, 系出北庭。曾祖阔阔台, 元初随大军收河南, 至祖乃蛮台、父阿鲁温, 皆家河南, 为颍川沈丘人。”
这段记载没有明言察罕帖木儿究竟属于何族, 只说“系出北庭” , 北庭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后世学者对他的族属进行了种种推测。一种意见认为他是畏兀儿人(今天维吾尔人的祖先),另一种意见认为出自乃蛮部。两派意见相左,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就赵敏的兄长(实际为父亲)——王保保来说,他的身世更是不清不楚。许多明朝史书皆认为,王保保应该是汉人。原来,王保保并非察罕帖木儿的亲生儿子,而是养子。他原本姓王,是出生于沈丘的汉人,后来认察罕为自己的父亲。
而清朝修订的《明史》,也即采取了明朝人的说法:
“扩廓帖木儿,沈丘人,本姓王,小字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儿之甥,察罕养为子,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由于明朝人普遍认为王保保是汉人,因此朱元璋还曾在檄文中将其大骂了一顿: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
当时,王保保与一众汉族军阀割据河洛,保护蒙古朝廷。因此朱元璋辱骂王保保忘本:原本是汉人,却偏偏取了个蒙古名字,简直是数典忘祖。如果明朝人的说法属实,那么王保保自然是汉人,而赵敏理应也是汉人。
然而在1990年,一座墓碑的发现,却一下子解开了察罕帖木儿、王保保和赵敏三人的身世之谜。当年, 洛阳东郊邝山南麓帽郭村附近, 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座元代坟墓——赛因赤答忽墓。
在《元史》中,曾提到过赛因赤答忽的名字,此人是察罕帖木儿的部将,没什么名气。然而随着他墓志铭的出土,我们却惊讶地发现,此人不仅是察罕帖木儿的妹夫,同时也是王保保的亲生父亲。
墓志记载:
公讳赛因赤答忽, 系出蒙古伯也台氏……赛因赤答忽妻“佛儿, 乃蛮氏, 性严有法, 闺门咸则, 先公五年卒于洛阳, 得年□十有□。赠蓟国夫人, 附葬焉。子三人, 长扩廓铁穆尔, 生而敏悟。才器异常。幼年疾, 忠襄(按: 即察罕帖木儿, 封忠襄王, 亦谥忠襄) 以母舅氏, 视之如己子, 遂养于家。”
简单翻译来就是,赛因赤答忽的妻子是乃蛮人,和他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扩廓铁穆尔(帖木儿的另一种翻译),幼年多疾却才能出众,因此被舅舅察罕帖木儿收养,视如亲生儿子,并养于家中。
总结一下。首先,赛因赤答忽是蒙古人,他的妻子是乃蛮人。他的妻子是察罕帖木儿的妹妹,因此察罕帖木儿自然也是乃蛮人。至于王保保,父系为蒙古,母系为乃蛮,根据习惯应该是蒙古人,绝对不是汉人。继而推之,赵敏同样也是蒙古人。就此,一切谜题都解开了。
王保保为何被明朝人误认为是汉人?这是因为无论是养父察罕帖木儿,还是亲生父亲赛因赤答忽都已经高度汉化了。察罕自曾祖时期起就在河南居住,他本人喜好儒学,行为举止其实已经和汉人无异,甚至他还给自己取了个汉姓——“李”。而赛因赤答忽一家也同样长期久居中原,早已汉化,因此给自己取了个汉姓——“王”。
就此我们也可以推论,其实赵敏的原型观音奴不应姓“赵”,而应姓“王”,是为“王敏”。当然,这是笔者的调笑之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