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正宗切面刀(吉林民俗铡刀与钐刀)
铡刀
说起铡刀,现在的年轻人多半想起的是历史故事中代表包公威仪的三口铡刀。而真正的铡刀,曾是生活中常用的生产工具。在吉林地区,铡刀被使用最多的是用来铡草。
过去吉林马牛羊养得多,特别是拉车耕地的牛马,都得喂寸草。俗语说“寸草铡三刀,不喂料也上膘”。这寸草就需要用铡刀来铡。
吉林人使用的铡刀由两部分组成:底部用一块方形的木头做底——多用一棵多年生的榆树,截成一米多长,做成方形后,抠一个槽,在底槽上安一片长一米的刀;上部由刀和刀把组成,刀尖部位插入木槽里固定,刀尾安上把,可以上下活动。如果两人摁刀,刀把还要安上一根横杆。用铡刀给牲畜铡草时,一人把草平铺到木铡板上,吉林人称之为“续草人”,另一人或另两人握住刀柄向下用力,草就齐刷刷地切断了。
铡刀属于传统农具,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却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了劳动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小的时候,常常看大人用铡刀铡草,“嚓、嚓、嚓”,那有节奏的铡草声非常悦耳。
钐刀
说起“打羊草”,现在吉林的年轻人看都没看过,因为草原越来越少了。可是吉林的一些老年人提起“打羊草”仍会记忆犹新。“打羊草”使用的工具就是钐刀。
钐刀形如镰刀,钐刀的刀头比镰刀刀头大一倍,刀杆比镰刀长四五倍,有两米长。过去,吉林的松花江及支流两岸都是野草,农牧民每家都饲养马牛羊驴,每年秋季都要采集羊草留着冬季喂牲畜。大片的草原碱草(长在碱土上的一种两尺高细长的草,有节、有叶)茂盛,用镰刀收割效率低。于是,聪明的吉林人就发明了刀宽、杆长、刃薄的大钐刀。镰刀收草是“割”,而钐刀打草是“抡”。方法是打草时,将钐刀杆的末端夹在腋下,双手一前一后握住刀杆,从一个方向向前抡割。先由右向左,根据草的稀疏抡割一段距离后,再返回原处由左向右再向前抡割,形成一个草趟子。好手的钐刀左右抡割恰到好处,将草全部割倒,而孬手则留下割不断的草,有的甚至连草根都割坏,这是最让人忌讳的,因为割坏草根,第二年就不长草了,长此以往,草原就会退化。
钐刀刀口长,抡一次打下的草比用镰刀割一次要多得多,而且不用弯腰,只要将那长长的刀杆往胳肢窝里一夹,双手抓住刀杆,将刀口贴紧草根,使劲一抡,那草就会成片倒下。
笔者在农村念中学的时候,学校秋季放“农忙假”,便跟着生产队十几名男劳力上草甸子打羊草。当时生产队有个叫杜老九的大家叫他“钐刀王”,要说他使钐刀的功夫,那是谁见了都得翘大拇指的。
他使的钐刀刀口倒不长,也就一尺多点儿,已经磨得很薄了,但锋利。他握着钐刀往草地上一站,双腿有劲地叉开,站成一个“大”字形,然后旁边的人就只能听到呼呼的风声和刀口割断草梗的脆裂声。要是别人,钐刀早就被隐藏在草里的石块卷了刃,但他那把钐刀好像长了眼睛,遇到石块时他会自己稍稍往上一提,瞬间就避开了石头的碰击。刀口过处,地面就如被功夫到家的剃头匠经手的头皮一般,溜光水滑,煞是好看,而割下的草则会整齐地倒在一侧。
用钐刀打草,还得带上一块磨刀石,以便将卷刃的刀口磨快。磨完后的钐刀,刀锋锋利无比,手指稍稍一碰,就有一种被拉破皮的感觉。我是个没出校门的十七八岁的学生,在草地上刚开始打草的时候,钐刀在手里就像不听话的孩子,抡出去以后,不是从草上飘过,就是一头插进地里,再不就是和草纠缠在一起,抡不了几下,便累得气喘吁吁。这时“钐刀王”走过来,教我握刀、抡刀、用劲儿的要领。像所有的农活一样,熟能生巧,慢慢地,我找到了感觉。不再是使大劲抡圆了去蛮砍,而是握住刀把的右手肘靠紧腰部,握刀杆后部的左手掌握平衡,刀刃贴着地面草根部,借着腰、臂扭动的力量,钐刀旋出扇面……眨眼之间,羊草顺从地倒在地上,顺势一甩,整齐地堆到一边。累了,倒在草堆上休息,听着草原上偶尔传来鹌鹑的“咕咕”声,感觉十分惬意。(消息来源/江城日报,2016年9月21日,作者/张庆杰。原文无图,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曼陀罗文化微信平台:jlmtl2014
大吉林,大东北,
聚焦乡梓历史,传播吉林人物语;
大文化,大生活,
助力文化交流,弘扬慢生活情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