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浙版好书榜和春风童书榜(扶霞再推新书寻味东西)

一点也不八卦的show一点 陈新怡

继《鱼翅与花椒》《川菜》《鱼米之乡》后,英国著名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带来了自己新的美食随笔《寻味东西》,该书汇集了多篇扶霞发表于《金融时报》《纽约时报》《美食杂志》《洛杉矶时报》等知名媒体的随笔佳作。

春风浙版好书榜和春风童书榜(扶霞再推新书寻味东西)(1)

相比于往日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追寻,扶霞在新书里生动地描写了由于东西方差异所引起的跨文化饮食冒险。比如在伦敦邻居惊恐的目光下杀鸡拔毛,从苏格兰猎鹿人手中搞到鹿鞭做菜,给绍兴餐饮专家们安排“重口味”欧洲奶酪品尝会,带川菜厨师去北美最高级餐厅吃没煮熟的羊肉。

在她的笔下,食物作为不同人接触某个异国文化的第一媒介,往往传达着不同的成见和差异。

西方人对中餐的刻板印象是“廉价”、“怪异”和“不健康”,而当中国人评价西餐时,往往使用“简单”、“乏味”等词。而通过《寻味东西》的四大主题,“吃东吃西”、“奇菜异味”、“心胃相同”以及“食之史”,扶霞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能够促使西方读者重新思考对中餐的态度,也能让中国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对西餐的成见。

“正确”和“错误”的概念往往难以准确界定,“憎恶”与“喜欢”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相对而言”,谁又能解释清楚对绍兴的霉苋菜梗赞不绝口的中国人,为何对欧洲的蓝纹奶酪难以下咽?

就像扶霞说的:我眼中的“习以为常”,在你看来可能“陌生怪异”,反之亦然;你谓之“发酵”,我视为“腐烂”;你食之“美味”,我感觉“恶心”。

在本书《中式餐配酒》中,扶霞探讨了葡萄酒与中餐菜品的搭配问题,在她看来,只要循序渐进,能够享受绍兴霉苋菜梗的中国人也能够爱上蓝纹奶酪。当我们摒弃先入为主的成见,彼此理解和包容,或许就能发掘出中西味蕾碰撞的绝妙。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