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污纳垢出自哪篇课文(揭秘鞭长莫及)

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晋大夫解扬奉命出使宋国,传递救援急信,不料被楚军掳获。他假装屈服顺从,机智地完成了任务,然后甘愿受死。楚庄王念他是个忠臣,毅然释放了他。晋国大臣解扬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精神感人至深,在当时广为传颂。

而这个故事中,也衍生一个一直流传至今的词语,即“鞭长莫及”。在当时,这是一个分析战情的词语。但在今天,这个词语的意思已经有些歪曲了。

藏污纳垢出自哪篇课文(揭秘鞭长莫及)(1)

楚庄王

受命出使宋国

楚庄王要想能够称霸,首先肯定是要击破上一届霸主晋国及其盟圈。有了计划后,就要制定战略方案了。为了削弱晋国,扩大自己在中原的势力,决定向晋国在中原地区的盟友宋国进攻。

这个时间距离上次楚国对晋国争霸最重要的战争“邲之战”,只过去了2年,晋国元气大伤后,还没有缓过劲来。而楚国也正是看中这个时机,卯足了劲决定干下去。

那么,楚国如果要进攻宋国,还得找个理由,给天下人一个交待。总不能无理由就攻打对方,失信天下,引得众怒。

于是,楚庄王派大夫申舟到齐国去聘问,并且要求,不能从宋国走,不给申舟办去宋国的护照。而从楚国前往齐国,必须路过位于河南山东交境的宋国啊。

为了避免申舟有意见,楚庄王又派人出访晋国,去晋国需要经过郑国,也不给出访晋国的人办理入郑的护照。

这下,申舟急了,找到楚庄王说:“大王,郑昭宋聋(郑国眼睛亮,知道巴结,而宋国是个聋子,听不见您在邺之战胜利后的凤鸣,一定要继续跟楚国死磕),他出使经过郑国没事,我路过宋国则必死”。

楚庄王说:“宋国人若敢杀你兮,我就伐之。”

申舟无奈地出发了。果然,宋国执政官华元杀掉非法入境的申舟。

藏污纳垢出自哪篇课文(揭秘鞭长莫及)(2)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分布形势图

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创造了“剑及履及”这个成语,从王宫寝室蹦起来就往宫外跑,负责捧鞋的捧鞋官追到宫院里才给他穿上鞋,负责捧剑的捧剑官追到王宫门口才给他佩上剑,最后跑到大街上,路过蒲胥市的农贸市场大门口,左广警卫队才追上他,叫他坐上车。按楚庄王的意思,是想立刻跑到宋国,跟华元挥拳头。

左广上的保镖屈荡问明情况,说您先消消气,等把军队凑上再去啊。楚庄王只好坐着车回去了。但有另一种说法,楚庄王是直接住到郊外的离宫里,等着军人动员,好立刻跟着走。

于是,到了公元前595年秋天,楚庄王正式起兵去攻打牛脾气的宋国,给申舟报仇。楚军包围了宋国都城商丘,建造了同城墙一样高的楼车,四面攻城。宋文公急忙派人向自己的老大晋国求救。

藏污纳垢出自哪篇课文(揭秘鞭长莫及)(3)

楚国军队攻城

宗伯劝晋景公的一席话,发明两成语

晋景公召群臣商议,准备出兵救宋。但是晋国在邲之战战败才只有两年,还未缓过气来。

晋国大夫伯宗认为不可,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楚国兵势正大,我们自援郑大败之后,元气尚未恢复。宋国离楚近而离晋远,实有鞭长莫及之虑。眼下之计,莫如先派使臣稳住宋君,坚定宋国抵抗决心,然后再视局势变化决定进退。”意思是势力再大,也有达不到的地方。宋国离得太远了,我们的远征军帮不上忙,还是算了吧。这就是“鞭长莫及”词的出处。

在当时,这个词只是用来分析战局,但在今天,这个词语的意思已经有些歪曲了。

藏污纳垢出自哪篇课文(揭秘鞭长莫及)(4)

宗伯劝晋景公的一席话,发明两成语

但是,晋景公虽然采纳了伯宗的建议,为了逞能,还是想去救宋国。为了面子,还是谋臣伯宗劝他耐心些,说:“上天和自然界有这么个规律,再秀美的川泽也会含纳着污染物;美玉宝石里边隐匿着瑕疵。作为国君,忍辱负重,是符合天道规则的。您就这样再忍几年吧。”这也是“藏污纳垢”一词的出处。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这个词是含有道家思想的,意思是像美玉、川泽忍受瑕疵和污垢那样,学会在不顺利时忍辱负重。在当时,这个词不是贬义词。而到今天,它才变成了包庇窝藏坏分子的意思 。这其实并不是他的本义,是后人望文生义,将错就错地把这个词的意思给改了,它的道家的含义也没有了。

宗伯这个人真了不起,不仅劝下了晋景公,而且还一席话发明了两个成语。只是,由于他太聪明,后来被他的同僚们害死了。

晋景公听从劝告,终于采取了冷静的做法,放弃发兵救宋。只是对于小弟宋国的求救,作为大哥的晋国不能没有反应,故派了个人前去稳住宋国,以应付了事。

晋景公问群臣谁愿出使宋国。大夫解扬自告奋勇,领了符命,向宋国而去。

藏污纳垢出自哪篇课文(揭秘鞭长莫及)(5)

解扬将计就计

解扬被俘将计就计

由晋国到宋国,郑国是必经之地。解扬经过郑国时,被郑国守军逮捕。为讨好楚国,郑襄公让人将解扬装入囚车献给了楚庄王。楚庄王问解扬为什么到宋国去?解扬答:“奉晋君之命,来向宋致意,让宋国先行固守,晋军后援将至。”

楚庄王对解扬说:“宋国之破只在旦夕之间,寡人不想多杀人,希望你将晋君之言反过来说,告诉宋君说晋国国内有事,急切间抽不出人来,宋国人绝了念头,必然投降寡人。你若能这样做,寡人定会厚赏你。”

解扬听了一言不发。楚庄王等了一会,见解扬不吭声,就说:“如果你不答应,寡人就杀了你,照样攻城!”解扬心中寻思:我若不答应,必死无疑,使命也无法完成;不如先假意答应,到得宋国照实把主公的意见告诉宋国,那时再死也无憾了,于是答应了庄王的要求。

藏污纳垢出自哪篇课文(揭秘鞭长莫及)(6)

解扬忠义感动楚庄王

忠义行为感动庄王

解扬被押到宋国城下,登上楼车,便大声呼喊道:“宋人听着,我是晋国使臣解扬,被楚军所俘,要我诱降你们!你们万万不可投降,我国君主很快将率大军前来救援!”

庄王在下面听了,不禁大怒,忙喝令楚兵将解扬从楼车上揪下来,骂道:“你答应了寡人,又出尔反尔,如此无信之人,死有余辜!”吩咐左右把解扬拉下去砍了。解扬觉得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死而无憾了。

他看着暴跳如雷的楚庄王,平静地说:“大王,下臣并未失信。臣听说,君王以发号施令为信,臣子当以贯彻王命为本分。臣著听命于大王,必失信于敝君。在下受敝君之命而来,原本已以生命付之,大王要杀在下,在下也死得其所。不过,如有楚国臣子背弃大王命令,谋取他国好处,是不是也可称之为有信呢?大王如认为这种臣子有信,请立即杀了在下,以昭楚国之信。”说完,慨然等死。

楚庄王听完解扬一席话,玩味良久,被解扬的忠义精神所感动。于是,下令释放了解扬。

解扬回到晋国,受到晋景公的特别嘉奖,拜为上卿。

藏污纳垢出自哪篇课文(揭秘鞭长莫及)(7)

楚庄王

宋国执政元华因解扬传递援救消息,守城越来越坚固。然而多日守城等待援救无望后,便在夜间亲自偷偷潜入楚营,把楚军主帅子反从床上拉起,逼他私下订立了退兵盟约。第二天,子反报告楚庄王,楚庄王命楚军后退30里,宋国随后便与楚国结盟了。

自此,楚庄王终于当上了中原的霸主,成为了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的最后一名霸主。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努力创作的动力!

欢迎点赞、分享、收藏,点击“写评论”对本篇文章拍砖吐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