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代表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和雏鸡图赏析)

《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代表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和雏鸡图赏析)(1)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1951,纸本设色,129cm×34cm。中国现代文学馆藏。此图是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诗句是老舍指定的,这确实是个难题。在我国美术史上,汉代画家刘褒曾协过《云汉图》,人见之觉得很热;又作《北风图》,人见之凉爽生寒。他转炎凉于笔底的功夫,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鲜明可感的艺术境界。而观者的感受是由形象引起的联想。齐白石老人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个命题时还上运用了这种特殊的联想手法。恰到好处。在该图中,画而上没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而是在数周后的,十里山泉出山的溪水中。这是绝妙之至的构思。

2赏析:

画青蛙,只画几只蝌蚪逆水而游动,旁边是山石。据说这是老舍出题,有好多画家参与,最后公认齐白石的最好。为什么呢?

  原来,欣赏艺术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都离不开鉴赏者的生活经验,,人们依据做平所寄托的意象,也就是画面的形象,唤起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像,从中就会感受到一种艺术美,将画面还原成生活现实。

  具体来说,由画面上那几只蝌蚪,我们想到,蝌蚪是青蛙的卵变成的,自然就想起青蛙;青蛙在交配前,都有一段谈情说爱的日子,他们不停鸣叫,,这就是“听取蛙声一片”。所以说,没有青蛙就没有蝌蚪,换句话说,有蝌蚪必定有青蛙。

  再看画面上的蝌蚪,它们逆水而游,并非顺水而下,这意味着,这里是它们的故乡,这里有它们的爸爸妈妈,它们不能离开这里。那它们的父母又在何处呢?也许,它们正躲在旁边的大石底下,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的子女在嬉戏呢。只不过,画面上没画出它们罢了。

《雏鸡图》

齐白石代表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和雏鸡图赏析)(2)

齐白石 雏鸡图 香港佳士得2016秋拍 成交价234万港元

作品鉴赏

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中,鸡的题材有很多。画面中这群活泼可爱、相互追逐的小鸡,就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情景,画家却于其中发现了盎然的生活情趣,并把它生动的表现了出来。此幅纯以水墨为之,蕴无穷变化于黑白之间。画面躁动喧闹,绘制了十只奔跑的小鸡,小鸡动态各异,相对或相向,注意力却集中于同一个没有具象焦点,此焦点可以是一条蚯蚓,可以是一只蚱蜢,抑或是……正是因为没有画出具体的形象,更给赏者以无限遐想,正所谓“无声胜有声”。用大笔圆点表现小鸡的外形然后添嘴,眼和爪。在用笔用墨上,浓淡墨变化上,圆长笔的应用都独具一格。从图中可以看出画家对于水墨的控制已是相当的纯熟。它们朝着画面左下方的方向聚拢,呈散点聚合状,疏密得当,这样的构图方式使得画面中的物象散而不乱。在构图上或两个一对,或三个一组,错落有序,小鸡从不同的方向追来,形“散”而神聚,无声而胜有声。

白石老人自幼在家乡天天要喂牛养鸡,对鸡的生活特别熟悉,30岁以前画鸡就已经很生动了。60岁以后又开始进一步研究画雏鸡。老人画雏鸡最初用大笔圆点法表现小鸡的外形,然后添嘴、眼和爪。到了63岁时画雏鸡,注重以鸡爪的安排,巧妙表达出雏鸡的各种动作。以后,他又变化用墨法,用浓淡墨把鸡群分开,去除模糊不清的毛病。70岁以后,齐白石又感觉圆点画法还不够恰当,再进一步用圆点笔和平涂笔合用,把雏鸡的胸、腹部分开。80岁以后,齐白石画鸡用圆点笔很少,平涂笔很多了,画雏鸡的技法才算最后成功。老人熟练地掌握了墨色的浓淡干湿,由蘸到笔头上哪一边墨多水少,哪一边墨少水多的不同,和用笔法的不同,巧妙地把雏鸡身上绒毛质感画出来,雏鸡的各种神情动态也画出来了。

款识:白石。

钤印:老木

又题:耐翁先生赠余诗甚多誉词,余愧之报以画,

未能尽善又愧之,愿先生一笑补壁为幸。

齐璜,甲戌(1934年)。

钤印:白石

注:上款人为胡宗照(1884-1942)字峰荪,号耐翁,河北人,民国著名书画家,与齐白石友善,白石誉其为“北方书画宗师”,名誉京津冀。

作品资料

作者 齐白石

尺寸 100.6×34.8cm

创作年代 1934年作

估价 HKD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2,045,160 HKD  2,340,000

专场 中国近现代画

拍卖时间 2016-11-29

拍卖公司 佳士得香港

拍卖会 2016年秋季拍卖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