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1)

历史的追问

苏 丹

未来主义是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事件,几乎对后来所有先锋性运动都有影响。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之后的艺术史、建筑史和设计史,也对现实生活形态有着深远影响。2016年米兰三年展上,我和建筑师伊塔洛·罗塔合作策划“21世纪人类圈”,他有意将展馆的窗口对着花园中未来主义的雕塑,他说:“我们此时展望历史时的参照就是曾经的未来主义运动。”

未来主义运动是预言未来历史的一段历史,它已载入史册。我们纪念它,因为它干预了历史;我们赞美它,因为它敏锐、勇敢甚至于胆大包天;我们学习它,因为其广泛、立体。这个运动波及诗歌、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电影,它试图涵盖一切,最终包罗万象,因为它预言一个崭新的世界将要横空出世。的确,未来相当程度被它所言中,在今天的世界中,速度、能量代表着价值的翘楚,天空代表着空间层级的尖峰,生活在旋转中释放光芒,艺术在环境中完美消融。

未来主义运动是对历史大批判的历史,它果敢、决绝、并激情澎湃,通过一次次的宣言告别过去、展望未来。如荡涤一切的海啸,像深沉入地的铁犁,似目空一切的蛮牛,要摧枯拉朽、叩石垦壤,试图开辟一片新天地。在未来主义宣言中,我们看到了一代精英在工业革命倒逼下的急迫和焦虑,这种焦虑终于在漫长的煎熬中化成不可一世的愤怒,愤怒如潮水一般席卷着历史的残片和新的偶像滚滚而来,如泥石流一般不可阻挡。马里内蒂在1909年发表的宣言中,将情绪的标枪投向传统的堡垒,揭开了向传统宣战的序幕。未来主义运动对待传统的态度是偏激的,我想这和当时意大利精英阶层的普遍焦虑有关,他们在人类即将进入现代社会之际不甘落后,想重塑辉煌。

时隔百年之后,未来主义运动开始被国际学术界重新讨论,展览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通过系统性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呈现引发话题,促进研究,最终完善现代艺术史的结构脉络。十几年前我曾在米兰二十一世纪美术馆看过未来主义运动的展览,那些造型和图像所传递出来的历史信息依然滚烫,让现场的我深受鼓舞。回顾这段历史,并用它当时的预言和它所预言的历史现实进行比对,其意义在于使我们认识到思想、情感对现实的作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使我们弄清历史中何为灰烬?何为结晶?这一次来自马西莫和索尼娅·奇鲁利基金会的250余件未来主义运动重要文献,历经四年,克服重重困难来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这是又一回的展陈、再一次的叙述。展品涵盖了众多历史人物的作品,比如贾科莫·巴拉、路易吉·鲁索洛、翁贝特·波丘尼、安东尼奥·圣埃利亚、布鲁诺·穆纳里等,如天宇中灿烂的星汉;文献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摄影、音乐、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等,几乎囊括艺术与设计的全部。

未来主义不仅是一轮亢奋且狂热的艺术运动,还是一场观点犀利的文化运动、一次策划缜密的运动宣传。它在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势的驱动下开启,力图通过文化艺术领域观念的变革和形态的革命形成一场全社会性的“启蒙”运动。它积极主动地拥抱未来、绘声绘色地描绘未来,并最大程度地利用了传媒,形成影响欧洲和北美的国际性艺术运动态势。事实上它的确极大振作了意大利文化、艺术、设计界的士气,为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崛起拉开了序幕。

历史若没有思想的指引,必定是浑浑噩噩的反复轮回;思想离不开实践,唯有实践方能创造出筑就新时代的物质颗粒;未来主义运动也告诉我们,思想离不开传播,广泛的和疾速的传播是生出翅膀的思想飞翔的影子。

未来主义与展览简介

未来主义是意大利20世纪初一场全方位的社会、文化和艺术运动,它也是最早的欧洲先锋派之一。该运动的名称由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提出。未来主义者的灵感多来自于技术驱动与现代化生活的新鲜活力,他们通过一系列“宣言”倡导一种新的文化和习俗。未来主义者探索各种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文学(诗歌)、戏剧、音乐、建筑、舞蹈、摄影、电影甚至美食。

“未来派的宇宙”展览由12个主题单元组成,探索未来主义创作的丰富本质,以及未来主义者如何重新创造未来主义的多元宇宙。展览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意大利马西莫和索尼娅·奇鲁利基金会共同举办,同时也是2022年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的系列活动之一。

第一部分:征服天空

本单元以“飞行”为主题,从创立宣言中的“天使飞行”“飞机螺旋桨在风中作响、好似人们在热烈欢呼”,到20世纪30至40年代形成的以航空元素为主题的绘画、雕塑和诗集,“飞行”成为奠定未来主义基调的主题之一。“飞行”充分体现了未来主义的精神,即在工业时代,通过将天赋、想象力、意志力与航空技术结合,挑战和颠覆诸如万有引力定律等坚不可催的自然法则。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2)

《尼刻,天空中的胜利女神》

翁贝特·波丘尼

纸板绿色色粉画 46.5×31.8cm 1913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3)

《飞越芝加哥》

阿尔弗雷多·高罗·安布罗西

木板油画 98×127cm 1933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4)

《不被理解的诗人》

布鲁诺·穆纳里

纸本综合媒材 27.8×21.8cm 1933年

第二部分:未来主义

宣言从一开始便是未来主义运动文化政治策略的主要形式,也正因如此,1909年2月20日,一份发表于《费加罗报》头版的宣言被视为未来主义诞生的标志。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马里内蒂撰写或合著了近一百份此类文档。除此之外,未来主义运动的其他成员撰写过约百份宣言。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5)

《反对中性服装》

贾科莫· 巴拉

29×39cm 1914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6)

《自由的言语》

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

29×23cm 1915年

第三部分: 能源

受到未来主义宣言“歌颂无畏、探寻未知”的启发,艺术作品和海报的创作将石油、煤炭和电力视为工业的驱动力和机器生产的“血液”。能源成为未来主义思想和实践的主题之一,自始自终地渗透于未来主义的艺术作品之中。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7)

《光的神圣》

路易吉·鲁索洛

布面油画 56×87cm 1910 c.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8)

《分散的动态》

贾科莫·巴拉

纸本水粉、墨水,裱于纸板 67.7×95.7cm 1913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9)

《无题-2》

贾科莫·巴拉

木板油画 98.5×90.8cm 1918 c.

第四部分: 领域渗透:艺术与工业 几何纹织物

“领域渗透”的概念首先出现在《未来主义绘画技术宣言》中,最初被阐释为空间和物体之间视觉化的相互作用。这一概念很快引发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渗透,波及艺术领域、工业领域以及与之相关社会生产领域等。本次展览呈现的“领域渗透”涉及艺术、工业和几何学(一种催生了“商业艺术”的形式主义探索)。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10)

《猕猴》

福图纳托·德佩罗

嵌花织物 57×55.5cm 1923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11)

《放映二号》

阿提里奥·阿尔菲力

透明相纸,墨水 24×27cm 1933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12)

《普雷达皮奥和韦内戈诺的卡普罗尼飞机制造厂系列摄影:劳动中的男人》

布鲁诺·穆纳里,菲利波·马索埃罗

原版明胶银印 27×25.5cm 1934年

第五部分: 意大利鸡尾酒与食品

未来主义不仅革新了工业时代意大利人的审美和生活体验,也推动了一场感官革命。早期未来主义致力于以激进的美学视角领导欧洲先锋派,其中包括全新的、颠覆性的烹饪法与美食观。在所谓的第二未来主义时期,这场革新运动开始以更系统的方式探究美食艺术并着眼于现代酒精饮料,尤其是那些犹如出自化学实验般的特调鸡尾酒。这并非指代充斥英国情调的鸡尾酒“Cocktails”,而专指意大利特有的混合饮料“Polibibite”(该词由马里内蒂创造)。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13)

《苦味金巴利酒广告》

莱昂托·卡皮耶洛

纸本彩色平版印刷 198.1×139.2cm 1921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14)

《格巴尼牌美丽国家奶酪广告》

R·F·皮奎洛

纸本彩色平版印刷 200×140cm 1932年

第六部分: 运动中的身体

马里内蒂曾考虑以“动态主义”取代“未来主义”来阐发其宣言,“动态”一词在未来主义宣言中频繁出现,对一切形式的停滞不前采取了激烈的批判态度。人体是未来派崇尚动态的关键所在,亦是审美和社会流变的动因和寓言。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15)

《翁贝特·波丘尼〈空间连续状态下的独特形式〉雕塑摄影》

埃米利奥·索马里瓦

复古明胶银印 17×11cm 1913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16)

《飞翔的舞者》

塔亚特(埃内斯托·米查赫莱斯)

青铜 103×46×40cm 1929-1931年

第七部分: 排版革命

1914年,随着马里内蒂出版《Zang Tumb Tumb》,未来派的排版革命达到高潮。其排版革命追求独特的未来派页面编排和书籍设计方法,在探索自由文字观念的过程中发展出独特的排版理论。他们在期刊、手册、宣言和书籍中不懈地进行着排版实践,游走于激进的现代主义风格与古典主义不朽的几何变构之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17)

《事件》

贾科莫·巴拉

纸本彩色平板印刷 40×30cm 1916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18)

《农场的盛宴》

乔瓦尼·阿夸维瓦

纸本彩色平板印刷 30.5×23.7cm 1940 c.

第八部分: 安东尼奥·圣埃利亚

安东尼奥·圣埃利亚出生于1888年,28岁于伊松佐战役中去世。本单元集结了圣埃利亚在未来主义运动第一个“英雄”时期创作的手稿。圣埃利亚职业生涯较短,存世之作极为有限,通过这些颇值玩味的作品,我们便可窥知一二。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19)

《无题》

安东尼奥·圣埃利亚

纸本铅笔 5.8×6cm 1912 c.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20)

《有圆柱和拱门的大厅》

安东尼奥·圣埃利亚

纸本铅笔 16.7×17.7cm 1913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21)

《未来主义者的威尼斯》

安东尼奥·圣埃利亚

彩色纸本铅笔 39.5×25.7cm 1914 c.

第九部分: 布鲁诺·穆纳里

在“二战”后的艺术界和设计圈崭露头角之前,年轻的布鲁诺·穆纳里就已经成为20世纪30年代的未来主义运动中最多产、最不拘一格并颇负创造力的人物之一。对穆纳里而言,这是一个分裂和妥协的时期:一方面,他尝试绘画、雕塑、书籍设计、制图和陶瓷等艺术创作,另一方面,他的大部分时间在R M平面设计工作室(与里卡多·卡斯塔内迪共同负责)从事商业图形设计工作。此外,穆纳里还兼任《意大利之翼》《时代》等意大利重要期刊的艺术总监。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22)

《rRrR》(飞机的噪音)

布鲁诺·穆纳里

彩色纸、墨水拼贴画 40×30cm 1927 c.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23)

《和飞行救生员一起体验跳伞特技》

布鲁诺·穆纳里

复古明胶银印 15×21cm 1930 c.

第十部分: 安东·朱利奥·布拉加利亚

作为电影制作人、摄影师、戏剧作家、导演和评论家的安东·朱利奥·布拉加利亚是未来主义运动中最多产、最国际化的人物之一。这个部分展示了他早期的摄影动作捕捉实验——“动态摄影”。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24)

《寻》

安东·朱利奥·布拉加利亚

纸本照相制版印刷 10.5×15cm 1915 c.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25)

《画家贾科莫·巴拉》

安东·朱利奥·布拉加利亚

纸本照相制版印刷 10.5×15cm 1915 c.

第十一部分: 维吉里奥·马奇

与安东尼奥·圣埃利亚一样,维吉里奥·马奇同样是位举足轻重的未来派建筑师,同时亦是一名优秀的布景设计师、建筑理论家以及辩论家(“二战”之后作为剧作家而颇负盛名)。他是卡普里岛的马里内蒂别墅的设计者。与圣埃利亚早其15年的垂直城市构想类似,马奇的标志性项目是类似空中宫殿的交通综合体。在这样庞大且不断扩张的综合体内,城市功能将最大化地服务于工业化大都市的人员和货物流通。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26)

《塑形元素,电力供应》

维吉里奥·马奇

布面油画 99.5×80cm 1919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27)

《极速有轨电车》

维吉里奥·马奇

纸本墨水、铅笔 26cm×45cm 1919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28)

《鲍里斯·戈杜诺夫》第一幕第三场舞台模型,表现佛罗伦萨春季庆典活动场景

维吉里奥·马奇

纸板蛋彩画、薄木片 33×48×43cm 1930 c.

第十二部分: 建成环境

在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革命中,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更何况日常生活。“时空已死”——马里内蒂在他的《未来主义创立宣言》(1909)中写道。他不断扩大的运动探索了每一种可以想象的媒介,服装,戏剧,音乐,诗歌......其后人必然会转向对建成环境的重新构想。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29)

《阿玛罗·科拉酒厂海报》

尼古拉·迪尔格洛夫

纸本彩色平板印刷 210×150cm 1929年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30)

茶壶

罗曼蒂陶瓷公司

施釉陶瓷 15×20cm 1930 c.

特 展

未来派的宇宙

意大利马西莫和索尼娅·奇鲁利基金会收藏

展览时间

2022年9月6日-2022年12月4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总 策 划

马西莫·奇鲁利 索尼娅·佩莱格里尼 杜鹏飞

策 展 人

苏 丹 杰弗里·施纳普

助理策展人

吴昌孛

项目统筹

王晨雅 陈兴鲁 王 瑛

视觉统筹

王 鹏

展览及视觉设计

王 宁

展览执行

陈兴鲁 王 宁 王 瑛 苗天元 刘 朔 曹 珂 李安吉

行政事务

马艳艳

国际事务

王 瑛

宣传推广

李 哲 刘垚梦 周辛欣 肖 非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马西莫和索尼娅·奇鲁利基金会

支持单位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

开馆时间

本馆实行限流预约参观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停止入馆,16:00停止会员手续办理)

逢周一闭馆

参观须持有入馆前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参观门票

清华师生:持校园卡可免普通门票和特展门票

社会观众:需购买20元普通门票或60元特展门票(含普展)

(优惠政策详见官网)

artmuseum.tsinghua.edu/cgfw/wsgp/

网上订票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31)

关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参观指南-参观订票】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

(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导航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校内师生请从清华艺博“校内师生参观通道”入馆

校外观众请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校外车辆禁止入校,提倡绿色出行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32)

温馨提示

自驾车辆请停放在校外停车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东门)附近停车场有:北京农商银行、凯时广场、同方大厦、学研大厦、同方科技广场等。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562、630、86

西王庄小区站 450、355、438、392、466

大石桥南站 549

艺博官网

artmuseum.tsinghua.edu/

数字展厅

artmuseum.tsinghua.edu/cpsj/zlxx/szzt/

艺博网店

shop402247198.taobao/

内容统筹/垚梦 陈兴鲁

图文编辑/周辛欣 张涵旭(实习生)

视觉统筹/王鹏

审校/王晨雅

审核/杜鹏飞 李哲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33)

美国艺术博物馆作品欣赏(特展未来派的宇宙)(3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