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电视连续剧(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徐昌盛

军校四年,我两年睡上铺两年睡下铺,巧合的是两年睡在我上铺的是同一个人——黑龙江老刘;更有缘份的是四年军校中他是我唯一一直同班的同学。军校学员12个人一个班,每个学期都会大调整,四年没拆开实属不易。

从外貌上来看,老刘是非典型东北人,他身高不过一米七,但壮实协调;话不多,骨子里有东北人的幽默感;不太会主动表示亲近,朴实不油滑。

因为上下铺,所以我俩经常聊聊。从聊天中知道他兄弟二人,少年失母,父亲一个人打工供他和弟弟读书,后来他到龙江县中读高中,弟弟便外出打工讨生活。

他说得少听得多,一开口就是典型的东北大碴子话,我到现在记忆如新:“这啥玩意?俺们那疙瘩,贼多!”“那玩意,笨亮!”

我偶尔会拿他开玩笑,他不急,也不生气,乐呵呵地看我怎么玩,然后大家一起大笑。

大一大二的时候老刘存在感不强。大三快结束的时候,我在队部值班,从教研部传来本学期各科成绩,我翻开一看,老刘竟然是全队总评第一名。我吃了一惊,因为一直以来前三名基本都由我们江苏学员把控着。但仔细想想也对,他从入校开始,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无论是学习还是军事训练,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认真完成。比如他的被子,睡在上铺的学员通常受空间限制的影响,被子叠得质量普遍差一些,但他每天都叠得四角崭方,标准极高,至少不比我的差,而我叠被子的水平是全队挂上名的好。这样看来,老刘这个第一名实在是日积月累、水到渠成的结果。从那时起一直到毕业,他的文化成绩一直稳定在前三名,即使骄傲如我者也自认不如。我们犹如外家高手,武功速成,锋芒很快外露,而他练的却是武当绵掌,内力悠长,才美渐现。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电视连续剧(睡在我上铺的兄弟)(1)

临近毕业的时候,人心浮动,尤其是东北的同学,考虑到东北经济情况不太乐观,基本都不愿意回去。只有老刘依然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似乎对毕业的去向完全不关心。我私下问他。他说还是回去吧,老头子年龄大了,兄弟也没有成家。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据说这是上级部门提供的可分配的单位中离他家最近的,我一问,竟然也在一千公里以上,晕死!

毕业两年后,老刘考入南京通信工程学院读研究生。他应该是我们毕业离校后第一个读研的。又一年多,和我同在南京的李同学突然打电话给我,说老刘肺癌晚期,已经在南京军总动过手术,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

我们去看他的时候,他恢复得不错,精神状态蛮好。我责怪他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们。他说早告诉你们又能咋的,还不是给你们添麻烦添堵呀?不如不说。

那时他已经结婚,爱人小胡有孕在身。为了不给爱人负担和压力,他手术前要求爱人做人流,他自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术后,他边接受化疗边坚持读完研究生课程,南京通信工程学院也很重视他的情况,给了能给的最大方便,老刘最后以全优成绩毕业。他的事迹还上了《解放军报》。

2005年仲秋,总参通信部与德国某通信公司在海拉尔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每个军区去一名代表,且可带家属。我到海拉尔后打了个电话给他,晚上他和爱人一起到唐人大酒店看我们。

聊天中他告诉我,呼伦贝尔军分区的几个主要领导都是我们江苏扬泰人,挺关心他的,看病吃药什么的,都给予可能给的最好待遇。我说如果这次时间允许的话,你帮我联系下他们,我以小老乡的名义请你们领导一起吃个饭,毕竟这个地方的江苏老乡不多。我还要拜托他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多关心你。

第二天晚上我和爱人循地址找到了老刘家。九月份,海拉尔已经比较冷了。我和老刘在阳台上说话,我爱人和小胡则在里面聊天。走的时候,小胡准备了一大袋当地特产,非要我们带上。

路上,爱人跟我讲,小胡说老刘虽然坚强,但心思也很重,经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着城西奔流的小河,一坐就是两个小时。我说这很正常,哪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不好受。

2009年,老刘喜得一女。但后来三年中老刘病情又发生了变化,长年服药引起了其它器官的病变,但他都以惊人的毅力一一克服。

2013年,全队干部学员在南京聚首。老刘的样子仍然没有大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比以前健谈了,更加乐呵呵的。

军队最新一轮改革后,他又随部队换防至两千公里外的宁夏,小胡则一个人带着女儿在呼伦贝尔生活。

今年他50岁了,可以在部队退休了。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电视连续剧(睡在我上铺的兄弟)(2)

前几天我们通了一次电话,我问他有什么打算,他笑呵呵地说:“老徐,你等着,退休后,我会不停地骚扰你们的!”我说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欢迎你随时来骚扰。

这20年来,他是优秀的军官,是合格的丈夫和爸爸,也是一位抗癌斗士。在我们面前他一直乐观,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承受了多少痛苦,多少次在绝望中寻觅希望,我们无从得知。生活以痛吻他,而他却报之以歌。

老刘,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军校四年里唯一一直同班的同学,也是我必须脱帽致敬的战友。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电视连续剧(睡在我上铺的兄弟)(3)

作者简介:徐昌盛,江苏兴化人,文学爱好者。1993年参加高考携笔从戎,在基层连队和大军区机关都工作过;2009年转业省政府机关工作至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