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1)

径暖草如积

山晴花更繁

当一袭春色满长河

景物斯和

万物风华

正是和风丽日

走进文山

就如推开了一扇通往“世外桃源”的门

纵情山水间

心游尘世外

文山

位于云南省东南端

承接东西,贯通南北,通边达海

有“滇桂走廊”之称

这里自然风光旖旎

人文景观绚烂

民族风情浓郁

红色记忆隽永

……

山水有意

生活有爱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2)

【绘一幅山水田园图】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景象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4)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

自然中见淳美

朴拙中见太平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5)

乘木船沿溪而行

穿过幽深昏暗的水洞

忽觉豁然开朗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6)

坝美就在眼前

是青烟几人家,是绿野四山抱

河谷、流水、榕树、水车、农田、茅舍……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7)

仿若与世隔绝

让书中似有若无的桃源仙境

有了真实可触的模样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8)

地处滇黔桂喀斯特地貌核心地带

普者黑的灵秀最是为人乐道

山色青青,桃花灼灼

这里因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走红

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9)

山在水里,水在山中

峰峦棋布,鱼跃鸟沉

但见山水相依,一片春意盎然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

俗语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八宝风光胜桂林”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10)

踏进八宝的平川之上,一秒即可入画

八宝河绕山穿坝

峰丛林立,农舍错落

目之所及皆是田园诗一般的天地

文山还有一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那就是素有“南国草原”之美誉的黑巴草场

云垂平野,绿池芳草

万岩竞秀,莽莽苍苍

春风轻拂过草原

嗅着牧草的清香,听着牛羊的铃响

闭上双眼,伸开双臂

感受春的回响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11)

【吟一曲悠扬婉转歌】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12)

一方土布,一个图案,一首情歌

这是壮族的坡芽歌书

壮语中,“坡”为山坡,“芽”俗称“黄饭花”

“坡芽”即为“山花烂漫的地方”

土布方巾之上

由仙人掌汁液绘成了月、星、树等81个图案

每一个图案代表一首诗歌

整部歌集记录了一对青年男女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13)

相遇、相知、相恋并白头偕老的情感历程

“坡芽歌书,文字之芽”

暗藏了爱情密码

浓缩了壮乡天籁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14)

传承了诗经遗韵

是歌亦是书

千人唱,万人和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15)

从古至今

将你我共留春天里

在坡芽歌书唱响世界之时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16)

文山的多彩民族风也拂过心头

11个世居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造就了一方“民族文化高地”

在这里

壮族“三月三”、苗族“踩花山”、彝族“花脸节”……

民族节庆异彩纷呈

壮剧、铜鼓舞、葫芦笙舞……

民族民间艺术美美与共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17)

【品一种原生地道味】

丰富的物产是自然馈赠的另一段佳话

被称作“金不换”的三七

已在文山拥有三四百年的栽种历史

内供中原,远销东南亚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18)

产量、质量、产值均为世界第一

文山也因此被誉为“三七之乡”

蜚声海内外

好山好水自然出好米

粒大质软的八宝米早在明清时就被列为“贡米”

被称为“洁白无瑕,优质惠中,米中之花”

续写着稻作文化的新故事

文山还有独一无二的蒜头果

跨越逶迤的时间长河

自深山中走来

身怀惊世骇俗“绝技”

摇身一变成了生态树、健康树、致富树

当然,这里更有“南国神草”铁皮石斛生机勃发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19)

祖母绿、石榴石等琳琅满目

丘北的辣椒、富宁的八角名声在外

地道滋味,一品悠长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20)

【奔赴一场星辰大海】

园花正好,新绿已开

今天的文山,已经成为喀斯特上的绿洲

而曾经

文山西畴是中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地无三尺平、滴水三分银、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

被国外的专家下了“定论”——一个基本丧失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嶙峋山石令人沮丧

它阻碍了一代又一代人迈向新生活的脚步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21)

但仍有人在逃离与留下之间

选择了后者

选择了与石头硬碰硬

选择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22)

让乱石旮旯终成了满目苍翠

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更让以“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的“西畴精神”

响彻云岭

文山从来不缺精神

苍松翠柏下的麻栗坡烈士陵园

块块墓碑无声诉说着历史

20世纪80年代

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和文山各族人民

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23)

创造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

新时代

“老山精神”的动容续写不断上演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走进文山

置身山水天地间

汲自然毓秀之华

感人文荟萃之灵

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文山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走进文山推开一扇通往)(24)

策划:李熙临 李星佺

撰文:李熙临

编辑:徐颜蓉蓉 刘曦靓

设计:解舒然

部分内容整合自光明日报、云南日报、云南网、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文山州人民政府官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