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50个(端午节的午)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个知识点,自小就已经耳濡目染,在我的记忆中牢不可破了。

然而,我产生了一些疑惑:为什么这个节日的名称不是“屈原节”,而是“端午节”呢?因此,我认为纪念屈原不过是端午节的一个主题而已。

我国的很多节日,在其历史演化过程中,都在发生着变化,例如,三月三是我国民间的上巳节,而今只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在传续,并且内容已由更早的拔除邪祟、男女青年游春谈情说爱,发生了很多变化,如侗族是花炮节,瑶族是干巴节,壮族是歌仙节,人们要赶歌圩,等等。

由此可以推知,作为我们民间长盛不衰的端午节,在历史发展中也出现了更加丰富的演绎变化。

端午节的习俗50个(端午节的午)(1)

本人认为,在整个演绎变化中,阴阳学说始终渗透其间。

1.端午节属于阳日节。在我国正月初一是春节,三月初三是上巳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七月初七是乞巧节,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而一、三、五、七、九,在五行中皆为阳,而当它们重合的时候,都是重阳,九月初九便是最大的重阳日。

2.端午节为什么用“午”而不用“五”字。端午节虽然在五月初五,但是人们都把“端五”写成了“端午”,其中必有原因。从本人有限的知识里搜寻,找到了一点依据:在天干地支的排序中,五月就是午月,五行属火,而“端”是正的意思,五月初五位于阳数的正中,因此,“端五”也就是“端午”,写成“午”更加强调端午节的五行属性。

3.古代早有五毒日的说法。午日,为阳数的正中,这一天,生长在阴暗潮湿地下的毒虫就出来了,因此,民间把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统称为五毒之虫。因此,人们在这一天要饮酒,后来演变为喝雄黄酒;还要佩戴香囊,用以辟邪驱虫。

4.在先秦两汉等书中,本人未见关于纪念屈原的记载。如《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岁时广记》:“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总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形成和演进的过程,过好节日,传承文明,是我们的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