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华清水湾夜景(看海派建筑听上海乡音)

周末到汾阳路看海派建筑听上海乡音,是不是春日里一件赏心乐事呢?

汾阳路150号这栋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在2019年完成保护性修缮后,成为上海沪剧院所在地。沪剧雅集、沉浸式演出、沪剧音乐演唱会,包括向社区居民开放的沪剧排练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曾在这里举行,但并不作为演艺空间正式对外售票,而从3月10日起,上海沪剧院排练厅作为“尚沪·演艺新空间”正式开台,“沪韵风华”主题演出活动将定期在这里上演。

上海大华清水湾夜景(看海派建筑听上海乡音)(1)

3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汾阳路150号上海沪剧院采访时,演员和乐队正在进行紧张的合练。“相对固定的一个小剧场,让上海观众每个月可以有两次来上海沪剧院观演,就在平常我们演员排练的这个现场”,上海沪剧院演员团党支部书记、青年团团长吴争光介绍,此次3月10日的首演,“开场白很热闹”,第一个节目是去年全国小戏舞台比赛的得奖作品《双看灯》,后续还有87届的吉燕萍、朱俭,06届的洪豆豆、钱莹、丁叶波等名家新秀登台亮相,“一支支节目都会呈现给观众朋友。”

上海大华清水湾夜景(看海派建筑听上海乡音)(2)

上海大华清水湾夜景(看海派建筑听上海乡音)(3)

据了解,“沪韵风华”主题演出每两周举办一次,将有六代沪剧人参演。3月10日的首演曲目,涵盖了经典传统沪剧《芦荡火种》,传承版沪剧《庵堂相会》,经典喜剧《胡锦初借妻》,经典西装旗袍戏《石榴裙下》等剧目中的精彩唱段,群星荟萃,各具风采,观众可在90分钟的演出中欣赏到五个流派的唱腔,一饱耳福。

以扮相秀丽、表演细腻、唱腔委婉见长的上海沪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吉燕萍此次与朱俭合作,演唱一段《石榴裙下·轻轻叩开伊心扉》,“是我们沪剧院的一个保留剧目,叫《石榴裙下》里面的花园会,讲将军府家庭的这样一个伦理剧,在汾阳路这样一个环境里面演出更加有味道一点。”吉燕萍告诉记者,沪剧戏迷对其中的唱腔都非常熟悉,有些都会唱,近距离的演出会感受到更多观众的呼应,更加有亲和力。

在演员日常的排练厅里近距离地观演听戏,乐队就在身边,演员的唱腔、神态和肢体语言近在眼前,观众会有怎样一番感受呢?

上海大华清水湾夜景(看海派建筑听上海乡音)(4)

上海大华清水湾夜景(看海派建筑听上海乡音)(5)

“我们很多沪剧戏迷,对乐队也是很熟悉的,距离近了,他们感觉更容易接近乐队,看到我们怎么来演奏。”上海沪剧院演奏团党支部书记姚慧表示,从大剧场到演艺新空间,地方小了,但沪剧的四大件:主胡、鼓板、扬琴、琵琶,这些都不变,遇到大型剧目里的折子戏,再增加一个“能抵半个乐队”的双排键,效果基本就能跟上剧场。

“比起剧场舞台,近距离演出在表演形式上可能要收一点”,首场演出打头阵的朱麟飞,去年凭借《双看灯》获得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奖,她表示,参加“双周演”觉得蛮开心,“就在我们自己单位,能够迎接观众来看戏。”

上海大华清水湾夜景(看海派建筑听上海乡音)(6)

上海大华清水湾夜景(看海派建筑听上海乡音)(7)

据了解,3月10日起,“沪韵风华”主题演出活动双周五都将如约举行,演出座位共有190个左右,3月10日和3月24日两场节目单已经排定,票价有120元和180元两档。除了欣赏“有板有眼,有腔有调”的沪剧演出,观众还可以走进一号楼沪剧传习馆,通过文字、影像等了解沪剧的历史脉络和各流派名家名作。感兴趣的读者可搜索“上海沪剧院沪剧之家”官方微信号获取购票链接。

来源:上海徐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