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六公爵为什么没有汤和?明朝开国六公爵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元末乱世,群雄并起,各路英豪逐鹿中原,最终朱元璋异军突起,带领一众兄弟攻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推翻了元朝腐朽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天下初定,朱元璋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其中第一批封公爵的有六人,史称“明朝开国六公爵”,他们依次是(排名分先后):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明朝开国六公爵为什么没有汤和?明朝开国六公爵(1)

(魏国公徐达)

看到这份名单,相信大家心中会涌现出很多问号:排名的根据是什么?大名鼎鼎的常遇春和刘伯温为什么落选?籍籍无名的常茂和李文忠又为什么赫然在列?

对此,笔者一一解答如下。

排名的根据:

这个名单是朱元璋钦定的,入选标准和排名根据都是功绩大小。也就是说,朱元璋把他心中最功勋卓著的六人封为了“明朝开国六公爵”。

明朝开国六公爵为什么没有汤和?明朝开国六公爵(2)

(韩国公李善长)

为什么没有常遇春:

常遇春与徐达同为明朝战功最盛的名将,“开国六公”中为什么没有他的名字?这个问题非常容易回答。因为,朱元璋大封功臣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而在此之前,常遇春就已经不幸离世了。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夏,常遇春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北伐北元,轻松夺取元上都开平,把元顺帝赶到了应昌府,大获全胜后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突然病卒,年仅四十虚岁。

朱元璋闻讯后,悲痛欲绝,追封他为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除此之外,朱元璋还令宫廷画师为常遇春公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如此殊荣,在明朝乃至整个历史也是独此一份,可见朱元璋对常遇春的格外钟爱。

明朝开国六公爵为什么没有汤和?明朝开国六公爵(3)

(常遇春龙袍全身像)

为什么没有刘伯温:

受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影响,刘伯温的后世知名度很大,深受民间百姓喜欢,他的神机妙算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但真实历史中的刘伯温,既没有这么神,也没有特别大的历史功绩,至少无法与李善长、徐达相提并论。

那么,在明朝开国功臣表里,刘伯温到底排在第几位呢?答案或许会让各位读者失望了。

除了洪武三年首次封爵,朱元璋之后还有过多次大封功臣,累计封了25位公爵和79位侯爵。而刘伯温只封了个诚意伯,爵位比李善长、徐达等人低了两阶,如果从排名上看,更是在100开外。另外,徐达的俸禄是五千石,李善长是四千石,而刘伯温只有二百四十石,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明朝开国六公爵为什么没有汤和?明朝开国六公爵(4)

(刘伯温、李善长剧照)

常茂是谁:

常茂是谁?根据姓氏或许已经有人猜到了,没错,他就是常遇春的长子。常茂能位居“六公爵”之一,排名高居第三,仅次于李善长和徐达,很大程度上是沾了父亲常遇春的光。常遇春战功赫赫又英年早逝,朱元璋感念其功德,所以把本该给他的荣誉和待遇统统转赠其子。这就是常茂名声不显但位列“开国六公”之一的原因。

明朝开国六公爵为什么没有汤和?明朝开国六公爵(5)

(曹国公李文忠画像)

李文忠是谁:

李文忠是谁?这是个好问题。朱元璋与李文忠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以份则君臣也,以亲则甥舅也,以恩则父子也。”

首先,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在平定江南、征讨北元等大战中居功至伟,确实是明初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再者,李文忠还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其母曹国长公主(追封)与其父李贞都是朱元璋最亲的人。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早年贫困,父母兄弟几乎死绝于元末大饥荒,亲人中唯有姐夫姐姐一家尚能吃上饭且对他多有接济。后来,姐姐病逝,姐夫李贞带着外甥李文忠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当时没有孩子,便收养外甥为子,改李文忠为朱文忠,从此二人由舅甥变父子。

也就是说,李文忠不仅是朱元璋的亲外甥,而且自幼由朱元璋亲自抚养,长大后又多有战功,所以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感念亲人所剩无几,对李文忠的封赏便格外丰厚了些。

参考资料:《明史》、《明初功臣表》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