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摸骨诊疗卢洪刚(非遗王淼谈康复故事)

浙江新闻客户端 王淼 编辑 陆遥

编者的话:本文作者王淼,曾任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是浙江非遗工作中一位“老黄牛”式的干部。自2003年10月浙江被确定为全国非遗保护综合试点省份以来,拾“遗”,几乎构成了王淼生活的全部。2014年10月29日下午,因连续数日超负荷工作,这位领导、同事口中“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超人”昏倒在会议室门口,立即被送往医院重症监护室。如今,王淼倒在工作岗位上至今快8年,漫长康复路,辗转了十多家医院治疗,积累了许多随感。值此“七一”之际,他想以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余杭二院以党建引领业务,救死扶伤的故事。

去年我曾发烧住院,就近住进余杭第二人民医院,这家医院准确疗治,不实施过度治疗,让我很快好转,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为此,今年春节我发高烧加上呼吸困难,尿量减少,家人再次把我送进余杭二院。机缘巧合,我与余杭二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些难以忘怀的美好的人和事,让我娓娓道来:

党徽在胸前熠熠生辉

整个春节在家里,我的精神都萎靡不振,好几件心事重重压在我的心上。我吃饭都没胃口,睡觉也睡不着。正常人还可以辗转反侧,我一个四肢瘫痪的人,一动不动瘫床上,心灰意冷,再加上这几天发烧,人更没力气没精神了。大过年的,阿姨回老家了,只有家里人,只要我起床,他们轮流给我托着脖子,我自己的头抬不起来,只有靠他们轮换帮助。我自己心里觉得很没趣很没劲。

初七助手徐辉来上班了,虽然发烧,我还是坚持在电脑前干到十点半,把那篇“我留恋文旅厅的伟大而温暖”再稍微补充修改;把那篇“从文化顺口溜看时代变迁”也过了一遍。准备这两篇在新年非遗老王公众号推送。

第二天发烧更重了。下午我昏昏沉沉,躺在床上。诺妈跟我说,医院已经联系好了,把你送到余杭二院,救护车马上过来。我高烧38度几,她给我吃药,冷敷,已经控制不住热度了。

送到余杭二院,因为我膈肌没有功能,肺功能很差,加上发烧呼吸更难,再加上肌酐778,又四肢瘫痪,综合毛病,专科没人要,重症监护室主任鲁主任从家里赶到医院,把我收进。

当夜鲁主任就说我应当做血透。但我对血透怕,不支持不想做。鲁主任答应先保守治疗,看看用药治疗情况再观察再定。

在重症监护室抽了不少血,要做各种化验,要有指标结果才好准确判断和对症下药。我这人浑身是病,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还是整个机能多处出了问题,有并发症,都需要化验检验。但是我这个人本来多囊肾,长期贫血甚至严重贫血。血抽多了,人没力气扛不住了。特别是我自己心里好像崩溃了。我坚持不下去了,太累了太疲劳了,我不想救了,想走了。

一天,诺妈在他人帮助下,一定要把我从床上抱起来,要我坐轮椅上。医生说,为防止肺感染,防止痰堵牢,要多拍拍身拍背,叫让我尽量坐起来。于是诺妈强行让我坐起来。就这样,我走了,呼吸衰竭突然没呼吸了。

后来听诺妈说,我已经大小便失禁。

诺妈不甘心。我初七晚上还在电脑前工作到十点多,现在说走就走了。她微信向鲁主任呼救,鲁主任急忙从家里赶到医院,他也不愿意放弃我。他对我四肢瘫痪依然坚持工作一直很感佩,他说真的碰到这样的人不可思议。于是他果断处置,先让我做血透排毒,血透连续做了三十多个小时,把我血液里的毒素多余的水分都排除出来;我的腹腔也排出上千的液水。我已经多天排不了小便,肾功能已衰竭,肚子涨涨鼓鼓的比篮球还大。

我终于又醒过来了。但是我很懊恼很愤怒,为什么要把我救回来?为什么要让我受折腾?我不想再受苦受难了。我对鲁主任说,你怎么见风就是雨,听诺妈忽悠?你要尊重病人的选择,不要再折腾我了,让我安静地走。看到我绝意放弃,鲁主任和诺妈商量,让领导和我最好的朋友给我鼓劲鼓励,需要有一种力量和能量支持我支撑我。于是朱海闵副厅长、褚厅长先后来看我。那时候我也说不了话,抬眼皮的力量都没有。好几位老领导和好朋友给我微信,他们鼓励我一直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大家一直以你为榜样,你不能放弃。诺妈让我看这些短信,听这些语音。我开始都不要,但听着听着眼睛泪花流,但心里还是很果决,想就此道别。因为我心里明白,我如果活下去,我未来的日子会更艰难很悲惨。我已经撑不住我的头,坐在轮椅上去年一年一直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已经麻杆一样的手臂和我的肩背都已经撑不住我的身体了。

非遗传承人摸骨诊疗卢洪刚(非遗王淼谈康复故事)(1)

想想我面临的困难,诺妈长期把我抱上抱下,留下了严重后遗症,医生说必须马上要做手术,她已经没办法支撑我了。我的日常起居,我的日子没有她怎么过?助手跟着我有点颠倒的日子很辛苦,找对象都没时间,他想回学院正常上下班,那我的助手怎么办?没有助手帮助我,我怎么工作,怎么为人民服务?再加上我心里最大的心病,80多岁的老母亲,年长了,有多种疾病,我作为长子却不能侍奉她照料她,却是让她记挂和担忧,我有何脸面活下去。

我心力交瘁,心如死灰,领导朋友的关怀关爱,我心领我深深感激和铭记,但我不想再给大家添累了,给组织添麻烦了,也不想成为家庭的累赘了!

诺妈和鲁主任还不放弃。但我告诉他们,我讨厌你们;护士长说,你讨厌我没关系,我不讨厌你,我们大家都喜欢你。鲁主任说他在网上也检索,看到我的事迹,以前这样的人我们都在电影和小说里才有,真的有你这样的人,不可思议。鲁主任的话让我心里有很大的触动,我好像不应该放弃,应该继续顽强坚强的样子。

我突然注意到鲁主任胸前的党徽闪闪发光。我很近视,平常不戴眼镜,看什么看东西模模糊糊。看到鲁主任胸前的党徽,我精神一振,我脑子里在思索,重症监护室的党徽意味着什么?我想一个是鲁主任提醒自己,我是个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我带着党徽,这是请大家以我为示范,也请监督我。这个党徽,对病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在重症监护室,同样有党的阳光和雨露,有党的关怀和温暖。对我这个党员来说,党徽又意味着什么?我又想到我的入党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想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段名言: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把我的想法与鲁主任交流,我的心又激动起来了,活跃起来了,激情燃烧啦!鲁主任跟我说,医院里党建很重视,党建引领,要求每个党员都要佩戴党徽。他说作为一个党员,佩戴党徽,就是提醒自己不忘党员的身份,不忘初心,不忘党员的规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员的形象,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的医疗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围绕党徽、党员责任,谈理想信念,讲为民初心,我跟鲁主任很有共鸣。

医院陈玉佳书记来看我,鲁主任跟陈书记介绍,说我虽然四肢瘫痪病这么重,但一直在工作,还出了好几本书,真不可思议。陈书记表扬我,为王厅的坚毅点赞!您的跌宕经历,让我们坚定的相信:人的毅力可以战胜一切!只要能助到您生活越来越有质量,我们愿倾尽全力!

陈书记、鲁主任的话,在我心里不断引起波澜荡漾,我要对得起这份称赞。

他们的话,让我重新认识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还有未竟的事业,还有许多该做和想做的事。我不能放弃,要永不言败永不放弃,人不能被打倒!

心态变了,精神也变了,我尊敬的领导给我鼓励:再闯一关,再创奇迹。我要闯过一关,我不敢说再创奇迹,但我要继续前进负重前进砥砺前行。即使再次倒下,也要保持前行的姿态。

鲁主任说,你要相信我们,一定让你的健康恢复到住院之前,一定能继续坐起来,继续在电脑前工作。我也这样子努力,从几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从一餐饭都吃不完,到人坐在轮椅上撑不住马上要上床,到终于能坐在轮椅上与大家有点轻松的交流,再到能够在人帮助下继续打开电脑进入工作状态。护士长说,你真的不是普通人,给你点赞。护士长每天都给我点赞鼓励我。我都不好意思不坚强不努力,都不好意思偷懒!

我一个四肢瘫痪苟延残喘的人,一个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双衰”的人,在二院朽木逢春,绝地重生,是因为有很多医务人员的鼎力救治和康复治疗;比如泌尿科陈国对主任,鲁主任和他对我进行会诊,一再提醒我,根据我的状况,要长期做血透,要换上长期血透的导管;比如康复师大鹏,善良憨厚又充满朝气,有他在,我就有底气,就变得勇敢!他还帮我理头发刮胡子,真挚真情帮助老弱病残。

在余杭二院,大家一直用温暖和爱包围我,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在关爱中重塑。重症监护室主任鲁海燕,护士长鲁雅儿,两人都姓鲁,巧了,有缘;我说,姓鲁的,都是民族脊梁。我非常崇拜鲁迅先生,我也是鲁家军的一员。

余杭二院党员胸前的党徽更是不时激励我;坚定的信仰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灵魂,这也是我继续前行顽强前进的底气和动力!

请党放心,救危有我

4月12号我第二次住进余杭二院ICU,在渡过了危险期,情况好点的时候,护士长给我介绍了一位男护士王鹏飞,让他帮助我。

鹏飞是ICU唯一的男护士,刚从新冠疫情隔离点战疫三个月刚回来;鹏飞热情、勤快,特别能吃苦,被评为杭州市优秀护士!

新冠疫情时起时伏,警报不时拉响。医疗队伍总是有备无患,随时投入战斗。我们重症监护室每次有紧急状态,就有护士分批出征。有些护士刚刚下夜班就出发;有些医务人员刚刚从隔离点或采集核酸前沿返回医院就马上上班,继续连续工作状态,时间紧任务重,人手缺,大家都义无反顾,当仁不让挺身而出。我听说,有时候任务紧急,余杭二院就紧急集结了280多名医护人员奔赴前沿核酸采样点。二院本院加上五个街道分院医共体统一安排部署,立刻响应,迅速组织核酸采样工作队先锋队,上门采样或者集中采样点点位采样。冬天初冬,凛冽寒风下,医护人员脱掉厚重的棉衣外套,穿上单薄的白色防护服,投入战斗,一天十多个小时连续奋斗;全副武装的防护装备很闷热,呼吸不畅,行动不便,内衣早已湿透,很少喝水。

二院党委书记陈玉佳、院长李小军带头率队冲锋一线,怀着激情,全力以赴使命必达。党旗下宣誓的我们,闯禁区,逆着风飞行。浙世界可爱的我们,穿一袭白袍,舍一己安危,用生命捍卫浙生命,余杭二院被评为抗疫先进单位。

医院里有一幅宣传画,在一幅鲜红的党旗下,有一颗“请党放心,救危有我”的爱心。党有召唤,我有行动,我必到位,使命必达!

救危有我,在抗疫前线,也在重症监护室,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各个环节。

非遗传承人摸骨诊疗卢洪刚(非遗王淼谈康复故事)(2)

我春节后发烧,呼吸衰竭,送进余杭二院,被救了回来。由于在鲁主任和大家的救治和开导下,我的心结打开了。主客观结合,我的治疗效果明显变化,出乎意料,好转很快,欣喜出院。但是好景不长。又因为小便不畅,肾功能危机,再次回炉余杭二院。

我回来以后,实际上我的内心世界几乎崩溃,很绝望。我这个身体状况,我浑身是病病入膏肓,经不起折腾,我很难想象我还能挺过来,还能再坐起来工作。

后来,我尊敬的领导看到我在医院的照片,他说看上去好像没第一次可怕。其实第一次大家都知道了我病危,非常关心关切,有点兴师动众。这次我是悄悄进“村”,等状态基本恢复才敢向领导报告。

我跟诺妈和鲁主任说,我扛不住了,就让我走,你们一定要尊重我的意愿,不要再折腾我了,让我安静的走,少受点痛苦。他们也理解,表示同意。

那时候我的整个躯体就像机器人,腹股沟埋了一根导管,血透专用;肚子里埋了一根导管,专门引流腹水;手臂上埋了一根导管,经常性打针用;我从床上转换到轮椅上,或者从轮椅转换到床上,我笨拙的身体就像沙包,三四个人七手八脚,边抬边抱都危险不堪。床上床下一转换一折腾,对于我那是有点致命,地狱般折腾,比苟延残喘还不如!

但是,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医生护士对我的鼓励,对我的帮助,对我的友爱,对我的尊重,都让我心底里涌现蓬勃的力量。有一种能量暖暖的,让我心底里振作振奋起来!

我不能辜负那份关怀和爱护,我心底里时常默念,“再闯一关”,不断激励自己。后来我接受了经常性血透,接受了输血,我接受了鲁主任和血透室的治疗方案,一个星期两次血透,主任把那些细节都考虑安排周到。我血透的时候,要保持吸氧,血透室供氧接口与呼吸机氧气管接口不匹配,鲁主任与设备科联系专门设计了一个转换接头,小发明解决了大难题!我送去血透或者返回,在电梯因为缺氧,就像被掐着喉咙,气喘不过来,尿都会失禁。鲁主任建议我们买一个移动电源,在电梯内我就可以用上小型呼吸机啦,从那以后我就呼吸通畅,没有难言之隐!

护士长说,她最敬佩鲁主任的是,他做什么事都很用心,都要把它搞明白,尽可能给病人更好的医疗和帮助。这一点我是深有感受。

让每一个病人都得到最好的救治和康复,这是余杭二院的医疗宗旨;通过不断创新,进一步推动医疗技术提升、质量品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惠及来余杭二院治疗的所有病人。有一位病人老慢支,也切气管了,在重症监护室恢复期间,鲁主任建议他用上我在用的家用呼吸机,改善呼吸,效果明显。

鲁主任最开心的时候,是又有病人病情转好或者康复出院了,或者他去病人家中回访,看到病人已经基本健康了,正常生活了,他好开心!他曾给我看一些老病人的小视频,有老人有小孩,他们的恢复都超预期。我想,这就是医生的职业成就感!

有些病人转普通病房或者出院了,他会继续关心跟踪。他说有些病人行动不方便,有些治疗手段要紧但并不复杂,不一定要让病人劳顿折腾送到医院。我们上门服务,会给他减轻许多麻烦和病痛。医者仁心,医德高尚,由此可见一斑!

不论鲁主任是不是值夜班,几乎每天晚上和节假日都能看到鲁主任到病房巡视。有时鲁主任请值夜班的医生护士吃饭,叫外卖,说想点什么就点什么。我问护士:鲁主任为什么请客?护士说,主任又要收病人了,已经满负荷了,大家都忙不过来。但鲁主任说救人要紧,请大家吃饭,讨好大家。好可爱的鲁主任,好可爱的工作伙伴,我喜欢。

我感觉,鲁海燕主任身上有一种崇高的人格,余杭二院有着培育培养从平凡到崇高的土壤环境政治生态和氛围!

余杭二院医院不大,但是群贤毕至。不但院内各科室和谐,相互支持协作,会诊会商救治方案,互动配合治疗;而且余杭二院注重与省内外各专科顶尖专家的交流,对于疑难杂症,邀请专家上门会诊,一起精准把脉。

余杭二院启动了对重症患者远程会诊,6月25日,余杭二院牵头召开了重症超声浙江工作组学术沙龙会议,北京协和医院、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医院、杭州市一医院等著名医学专家莅临二院现场应用考察体验,病例讨论,并对重症超声的临床应用、规范评估进行学术交流。余杭二院,将有力和有效带动传统医疗方式的变革和进步。

每个人都是一个窗口

余杭二院,不同科室的护士服颜色式样也不一样:门诊是要对外的,护士穿的正式一点;手术室要方便洗手消毒;儿科、妇产科,面对孩子,要穿的靓丽漂亮一点;血透室、住院部的护士,天蓝色,宁静清新;像重症监护室,要比较方便干活。这是“科花”晓群说的。

重症监护室,是什么地方?ICU,谁都知道这个地方病人病得很重,很危急,要紧急抢救特殊护理,这个地方的病人,往往奄奄一息,命悬一线苟延残喘,垂死挣扎,也就是说这个地方,阴气有点重,在生死边缘,想一想这个地方,就有点不敢想象。

的确,不时会有病人去世,该走的走了,不该走的也走了;这里的“该走”是指寿终正寝,这里的“不该走”是指飞来横祸,壮年夭折。这里也不时又有病人送进来,有时一天两三个,有时半夜送进来。但是我告诉你,这里更多的是迎来新生,那些重症患者垂危病人,重新获得生命,重新恢复健康,犹如重生。

所以这里有忧愁,更有欢乐;而且你想象不到,这里经常会有嘻嘻哈哈,会有开心的一刻,更有欢快的表情。

你的欢乐是我的欢乐,你的忧伤是我的忧伤,我要给你鼓励,我要给你力量,加油,打气,点赞!

非遗传承人摸骨诊疗卢洪刚(非遗王淼谈康复故事)(3)

我被送进余杭二院重症监护室,今年春节后是二进宫,我在这里深深感受到温暖和爱,医务人员就如天使般佑护着你,关心关切关爱着你。

一个病人的每天24小时全天候被人监护,这种监护是好幸福!你随时随刻的日常起居,吃喝拉撒,生命体征,随时有护士记录;病情的变化甚至身体内外细小的变化,医生都会来关心你指导你;比如你的血液化验钾少了,得提醒你吃带钾的水果;纳少了,让你补充盐分吃咸一点;血色素下降,给我打促红素针剂,吃多糖铁补血剂,要补铁。

我每天每餐吃了多少,喝了多少,拉了多少,拉了多少尿多少臭臭?每一笔要上报护士记下来,这般至尊待遇,大概也只有慈禧太后才可以享受的,可今天我们余杭二院ICU每个病人都能如此至尊,比亲人还要周到;病人的肉体病痛要治疗,病人的心理创伤你要疏导抚慰,没有心理和精神支撑,一个病人很难真正战胜病魔。医生护士的鼓励、热情可亲,有时比药比手术刀更重要!

这里的医生护士,都是那么善良那么真挚主动服务热情招呼,让病人心里暖暖的;特别是他们开心欢快的心情和笑脸,传递和感染着生命的欢乐!

有一天护士长问我,你说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开心,对吗?

我楞了一下,心里寻思一下,感觉开心不是我的人生目的和追求。所以我摇摇头。

护士长说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尽量开心一点?她说开心是会传染的。她们面对病人,病人有痛苦,心情不好。如果护士再没有好脸色和不开心的表情,那会让病人更沮丧。

护士长讲的对。我们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一个个都很和蔼可亲,真挚热情,甚至在病房里笑哈哈。这种笑声和开心,给我们病人带来好心情。我说,护士的表情,与护士长很有关系,如果护士长严厉,护士也会很严厉。病人见了望而生畏。

住在二院重症监护室,医生护士就跟家人一样。新病人一推进病房,医生护士立即簇拥在你身边,量血压量体温,该干嘛干嘛;每天,护士帮你刷牙,喂你吃饭;平常,两个小时帮你翻身一次,病人大小便不能自理,护士、护理的大爷帮助你清理和擦身;病人经治疗稍有好转,康复科的康复训练师就提前介入,抓住最佳康复期,帮助病人做康复训练;病人胃口不好,不想吃食堂的饭菜,护士就把自己带来的菜或者点外卖买来的送给病人吃,我们看了都很感动!

我也一样,有时候不想吃食堂饭,就请护士帮助点个馄饨,点个麻球,诺妈要微信转给她们钱,护士不收,说这点小钱不要紧。有位护士还说,她看了我的公众号文章,很感动,能够帮王老师做点事很高兴。有些护士把自己做的带来的小菜送给我们;我血液缺钾,有医生给我带来橙子、香蕉,说街上过来随手买几个给你。还有的在家里烤红薯带来给我吃。我体能差,又挑食,要想恢复体能,吃最重要,所以我就只记得吃的啦。

在ICU这么多日子,每天在帮我起床后,护士和康复师还要帮我撑住我硕大的脑袋,这个活儿蛮蛮费力。为了我精神好一点,起床坐的时间长一些,她们空闲的时候就找着话题跟我聊天,否则我在轮椅上就坐不住。平常看我睡着了,她们就不进来给我量体温血压,等我醒来再量。情愿给自己添麻烦,不给病人添麻烦。

血透室的医生护士提醒,病人做血透,要称体重;我称不了体重,需要随时观察我的尿量;一天我被送进血透室,医生说我昨天尿量1700cc,还是蛮多的,不需要排那么多水。我纳闷,我刚进来医生怎么就知道我昨天尿了多少?这说明了医生的认真和负责任。护士提醒,血透排毒排水,营养也会流失,要多补充蛋白,鸡蛋牛奶要吃,营养补充很重要;我缺铁性贫血,医生提醒,吃补铁剂吸收太慢,可以在血透的时候注射补铁剂。

医院党委陈玉佳书记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窗口。

6月初,陈玉佳书记又来看我,我告诉她我好多了;她说是的,看出来了,气色好多了。她建议我多起来做做运动,运动运动,血脉要流动。我跟她说,我中饭晚饭都起来吃,晚上还可以打开电脑坐一两个小时。她告诉我,党支部党员学习谈心,鲁海燕在会上介绍我的事迹,正能量是能传递的,大家都被我所感动。她说,医院的宣传栏也有介绍,来医院的人很多,也是宣传。

我说,医院风清气正,这里的医生护士整体素质都很高,包括康复室、血透室,大家对病人都很亲切,很热情真诚,很温暖。

陈书记说,我们对医生护士要求,对病人态度一定要好,他们生病已经很痛苦了,你们如果态度不好,他们就心情更不好了;对病人要热情,热情乐观,带给病人好的心情。

陈书记前两次来看望我,我脑袋瓜缺氧,精神不济;陈书记关心和嘱咐,我脑子在记,但事后就记不住了。但有两点我记在心里,她每次都说我感染了他们,每次都鼓励我配合医院的治疗,一定会好起来的。

余杭二院救了我,给我温暖,照亮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余杭二院医德医风这么好?为什么这里的医生护士每个都是真正的天使?缘于这里的党建工作抓得好,党建带业务,党建带团建,这里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里的业务骨干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风清朗,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余杭二院一直受到患者尊敬,为同业称道,这背后是“精医厚德、图强求新”的院文化。

余杭二院的院文化,让我深为感佩,也深受教益和鼓舞。我从这个楼到那个楼,从病房到血透室,门诊楼前面挂了一幅红色横幅:着力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净、行风清新、医风清朗、作风清明”的清廉医院,醒目鲜明;进门诊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文明,民主,和谐……24个字醒目凸显;进了电梯,“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张贴在这里,每一台电梯都有,让每个人知晓监督。

我身体状况好些后,在康复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大着胆子鼓着勇气坐轮椅下楼,在行政楼前有一堵长长的宣传墙:“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进力量,全力打造清廉医院”,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从方方面面,从回溯余杭二院建院历史到今天,二院的蓬勃生机,在新时代医院的朝气和精神气,全面扼要生动介绍,满满的正能量。

余杭二院的整个空间,都是红彤彤的,“四史教育——以史为鉴 立党治国”专栏,介绍了中共党史、新中国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史明理,汲取奋进新征程智慧力量。“永远跟党走”书画摄影展,主题鲜明、题材多样、寓意深长,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和热爱,对祖国的歌颂和赞美。

余杭二院有一首院歌《微光前行——致敬最美天使》,“浙世界有那么多人,人群里走着二院人;胸前的党徽熠熠闪着光,生命的重量是肩头的担当……”这是二院抗疫的战歌,歌词铿锵却不失温情,庄重又感性,歌曲动听又感人,听着歌声,看着一幅幅出征战疫画面,我眼睛溢出泪花,天使佑护,致敬最美天使!

非遗传承人摸骨诊疗卢洪刚(非遗王淼谈康复故事)(4)

“所谓白衣天使,不过是群孩子”,这些爸妈心中的宝贝,平常在家里都舍不得让她们干点活,在医院里她们却是为病人服务,待病人如亲人,成天穿梭忙碌,三班颠倒作息,辛苦非常。她们是在奋斗中绽放美丽,她们是生命的守护神,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每一位医护人员,就如同星星之火、星星闪烁,装点健康中国的璀璨星空!

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个支部都是战斗堡垒!

护士珍珍跟我说,她老公是余杭区优秀产党员,她自己也积极申请入党,她的儿子楼哲彦握着拳头说:长大也要像爸爸一样,成为优秀共产党员!珍珍在与我的交流中,不时会引用的话,她说都是学习强国上播放的金句。

护士长的女儿喜欢剪纸,护士长传了照片给我看,一个初中生剪纸已经有点出神入化了,剪的真好,我喜出望外。护士长把老王爷爷的话转告了她女儿金锡,金锡把她最近剪的两副剪纸送给我,一幅是党在心中,一幅是百鸟朝凤。我很感动和感慨:红色血脉在赓续,我们的孩子从小心向党,热爱党,而且心胸格局这么大,有这样的一代共产主义接班人,祖国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一定会实现!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二院党建卓有成效,每个医务人员不断从政治学习、党史学习教育中吸取营养,汲取精神力量,与党同心,与新时代同行。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提升业务工作质效,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共建共赢,持续提升医院凝聚力和战斗力。

“初心对党说 红心永向党”,院党委书记陈玉佳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和凝聚二院力量,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在全力打造百姓信赖的精品医院的新征程中,继续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余杭二院住院的日子,是我人生的一份宝贵经历。在我生命最脆弱最艰险的时候,有缘与二院相遇相识相知,让我沐浴在春风里,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让我已然熄灭的心火重新点燃燃烧,余杭二院成为我生命晚年最重要的人生驿站,是我重启新生命的精神港湾!

我对余杭二院充满着感恩,这里充满爱,真善美,充满温情亲情真情,让我深深感怀,永远铭记!未来的日子里,我唯有继续砥砺前行,才不辜负这份爱和温暖,不辜负新时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