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虽老亦敢当先(尹同跃廉颇老矣)

3月18日,奇瑞迎来了25岁生日。

廉颇虽老亦敢当先(尹同跃廉颇老矣)(1)

对于25岁的奇瑞来说,正值当打之年。然而,时代变幻,燃油车的晚钟开始敲响,新能源的暮鼓已经开打,奇瑞此时却正深陷转型泥潭,且无法自拔。

作为大奇瑞的缔造者和掌舵者,尹同跃功绩不可谓不大,只是面对扑面而来的时代变革,思想交锋,打得他触不及防,尤其是在一系列得力干将纷纷离他而去后,形单影只的尹同跃更显落寞。

干将的离去,智库的凉薄,让尹同跃治下的奇瑞,与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尹同跃,终究是廉颇老矣。25岁的大奇瑞,需要呼唤一个全新的掌舵者,以及未来开拓者。

李书福和魏建军都已甘于幕后,尹同跃为何还如此痴迷台前?

1、迟迟未出的新品牌部署

近日,有消息显示,长安新能源将成立一个新能源新品牌——启源汽车。这意味着,面向新能源市场,长安已经有了启源 阿维塔两张牌可打。

长安这几年在燃油车市场十分精进,如今终于开窍,开始认真对待新能源了。

而随着长安这一战略的出炉,也意味着自主品牌五大金刚——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和奇瑞,仅奇瑞还没有针对新能源市场推出新品牌战略。

由于新能源营销体系被全面革新,以及传统自主品牌业务急剧扩散,推出新能源新品牌成为传统车企的必要举措。

所以我们看到,自主品牌吉利推出了极氪、几何,长城推出了欧拉、沙龙智行,广汽乘用车推出了埃安等,甚至连央企东风也推出了岚图。

外资品牌方面,宝马推出了i,宝马推出了EQ系列,大众也推出了I.D系列,等等。

所以,没有单独推出新能源子品牌,无疑已经成为奇瑞当前最大的战略漏洞所在。

奇瑞为何迟迟不推出新能源新品牌?何以造成这一巨大战略漏洞?据内部人士向《电动势》记者透露,面对时代变革,很多奇瑞人并非不清楚,只是只能看在眼里,无法做出实质性的推动。

而尹同跃对媒体也明确表示,奇瑞不会推出新能源新品牌。问题,似乎指向了奇瑞的核心管理层。

廉颇虽老亦敢当先(尹同跃廉颇老矣)(2)

是啊,看看这些年市场变迁,自主高端、新能源新品牌、自主混动、运动家轿、硬派越野……每一个节点,奇瑞哪一次做到了引领?几乎都是跟着其它自主,亦步亦趋。

除了一项,出口。数据表明,在奇瑞销量构成里面,出口比例已经几乎过半,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也是一件悲伤的事情。

当奇瑞在国内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奇瑞还如何信誓旦旦立足自主品牌之林?也有人会责问,落寞奇瑞,竟只能靠海外市场刷存在感吗?

显然,中国市场才是奇瑞汽车的根本,也是最不容忽视的市场所在。

不论是遭逢外强内干,还是战略全面落后,奇瑞都应当立刻觉醒,奋起反击,重塑昔日自主一哥的荣耀。毕竟,伴随蔚小理等新势力造车在新能源市场的攻城掠地,留给包括奇瑞在内的传统品牌发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尹同跃,拒绝改变

研判一个企业的战略问题,很难抛开对掌舵者的审视。比如尹同跃,他是否意识到时代巨变?他是否在紧跟时代巨变?而就尹同跃的一些采访言辞来看,似乎并不乐观。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正面临百年一遇的变革,那到底是怎样的变革?它有什么特征?它能塑造一个怎样的未来?对此,业内并没有被太多提及。

其实,指出一点就能醒悟:汽车企业的属性由汽车公司变更为汽车科技公司,加上了科技二字。不管是最前沿的新势力,还是最传统的大众、丰田,都不约而同喊出了科技的口号。

虽是两字之差,可内涵巨变。

基于这样一个行业发展大趋势,汽车也不再是单一的代步工具,而是移动的智能终端。科技车企,不仅可以造车,还能造手机,甚至其它智能终端,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

廉颇虽老亦敢当先(尹同跃廉颇老矣)(3)

这也是为何,吉利开始进军手机市场,特斯拉、蔚来也开始进军手机市场……当然,变化是双向的,苹果、小米等也在造车,进展虽跌宕起伏,但趋势是一致的。

在科技汽车的产品定义上,汽车跟手机,亦或平板、电脑等,本质上已经没有差异,都是品牌和用户的连接。

可是,对于这样的时代骤变,尹同跃似乎并未感知到。

近来,蔚来造手机被业内传得沸沸扬扬,中国企业家杂志问尹同跃奇瑞是否造手机,尹同跃说,不会。车企造手机可能是希望打造一个生态,通过手机扩大用户规模,增强与用户间的联系。我没有太多的研究,我们觉得汽车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蛋糕了。

也许,尹同跃也理解这些科技汽车企业造手机的初衷,但骨子里的保守让他拒绝做出改变。

这样的坚持,是很可怕的。

近年来,将传统车企比作“诺基亚”的声音此起彼伏,不论这是否是事实,还是将成为事实,至少说明有人相信,而相信意味着可能。

让尹同跃拒绝改变的原因,到底是他的性格使然?还是他的智库圈固守偏见?我们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时代快步向前,拒绝改变的尹同跃已经无法操盘大奇瑞,对奇瑞新能源的未来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推动。

2012-2014年间,在奇瑞新能源前总经理方运舟的掌舵下,奇瑞新能源破天荒实现了盈利,每年达到几百、上千万元,成为国内首个盈利的新能源公司。

在新势力造车还在猛地砸钱的现在,那会就已实现盈利的奇瑞新能源堪称商业奇迹。

面对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深知奇瑞新能源将无法追上时代步伐,方运舟难掩失落离开了奇瑞大家庭,出来创办了合众新能源,也就是哪吒汽车。如今,哪吒汽车销量已经位居新势力第二名,成为时代的宠儿。

此刻,不知道尹同跃如何看待方运舟的造车之旅?是否有后悔之意?

3、永不缺席的内斗

诚如尹同跃所说,汽车行业这块蛋糕的确够大,但奇瑞吃得却并不多。纵观奇瑞汽车近年来的发展,其业绩表现的起伏不定。

公开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奇瑞汽车净利润亏损5.3亿元;2019年净利润为3.92亿;2020年净利润仅为737.18万元;2021上半年转亏为盈,净利润6.19亿元。

相较长城吉利赚得盆满钵满,奇瑞的业绩确实一般,这也是奇瑞一直无法上市的根源所在。而利润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战略的欠缺、产品的乏力与营销的薄弱。

盘点奇瑞汽车近年来的发展,无论是在传统燃油车市场,还是面向未来的新能源市场,奇瑞并没有特别亮眼的发挥,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出口市场。增加出口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失去了国内基盘,这就存在问题了。

2021年,奇瑞集团国内外累计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961926辆,同比增长31.7%。其中,在国内市场,奇瑞集团全年销售汽车692772辆,同比增长12.38% ,出口269154辆,同比增长136.3%。新能源汽车销量109028辆,同比增长144.6%。

这意味着,奇瑞去年的增长更多来自出口和新能源的推动,最核心的国内燃油车腹地已经陷入增长瓶颈。这样的窘境延续到今年,2月奇瑞集团销量60419辆,其中出口19997辆,新能源10702辆,两者占据近半比例。

在燃油车市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分出去的捷途反而成为大奇瑞的“优等生”。去年,深耕“旅行 ”细分市场的捷途汽车,全年实现销量154077辆(含出口),同比增长17.9%。捷途的表现,似乎又能说明些什么。

尹同跃曾说,奇瑞成就了自主品牌的今天。这确实值得奇瑞骄傲,但同样值得奇瑞深思,也值得尹同跃反思。当其它自主品牌在风风火火地发展,甚至合众等新势力也在发光发热,内斗、迷茫、离职却充斥着奇瑞大本营。

再看新能源市场,虽然奇瑞新能源销量基盘在扩大,但9成以上的量是小蚂蚁贡献。至于,中高端的大蚂蚁基本宣告失败,毫无存在感。奇瑞新能源在中高端市场的表现,跟蔚来理想等新势力相距甚远。

廉颇虽老亦敢当先(尹同跃廉颇老矣)(4)

在小蚂蚁之外,奇瑞又推出了QQ冰激凌这一微型电动车,但是却不幸被业内扣上了抄袭五菱MINI EV的骂名。当其它自主品牌都在尝试向高端新能源市场发力,尹同跃出的牌竟然是妄图重现当年QQ的奇迹,只能说廉颇老矣。

如今,极氪、岚图正当红,阿维塔、沙龙智行正准备发力,加上已然立足的蔚来、理想,自主品牌的高端格局已经被重塑,甚至开始叫板BBA。事实证明,没能抓住新能源的高端发展机遇,这是奇瑞近几年最大的战略失误之一。

奇瑞新能源整体发展遇阻,尹同跃自然是知道的,他也在寻求变革,只是他的核心在于索求“先进的管理”,而非具体的举措,或者自我反省。

2月11日,立讯精密称已与奇瑞达成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

尹同跃表示:现在正是汽车与IT产业高度融合的阶段,双方的合作也不仅仅是技术上、生态上的融合,更多是管理上的融合。立讯精密能帮助奇瑞提升管理的精密度,也希望通过他们引入如苹果这类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促进奇瑞的变革。

自身拒绝改变的尹同跃,仍然执迷寻找企业的问题,并优化之,问题是,当一个企业已经25岁,它还能经得起多么大的折腾?在奇瑞内部,一场新的风暴正在孕育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