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场景营销的理解(什么是场景营销)

说场景营销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个工作中经常会发生的事,领导想让你帮他办一个事,“今天几点几点,你去哪里,去找谁,然后找他干嘛”,对不对,为了把这个任务做好,这是你必须要得到的信息。我们来看,这些信息包括什么,今天几点几点(时间),去哪(地点),你、找谁(人物),干嘛(事件)。

其实这也是场景的基本的要求,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谁(目标群体),做了一件什么事?说白了就是时间,空间,人物,事的组合,我称之为场景4要素。

所以场景营销呢,就是根据用户的场景来做营销。用户那个时间和空间下,会做些什么,怎么想?我们用什么方式能增加曝光,能影响他们,降低骚扰反感,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谈谈你对场景营销的理解(什么是场景营销)(1)


为了更好理解什么是场景呢?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之前我们为一家酒店做营销活动,目的是吸引到店用户参与抽奖,然后转化销售。活动流程很简单,只需扫码进入H5页面抽奖,就有机会获得实物奖品。

活动的二维码被放置在酒店前台,大厅入口,餐厅桌,房间床头柜4个地方,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地方的场景。

1. 大厅入口处:

人流量大,但多半都是匆匆路过,能停留下来把注意力放在易拉宝,扫码参与活动的反而不多。此时用户要么着急办入住/离店,要么就匆匆外出,停留在大门口有种堵门的感觉。

2. 酒店前台:

客人必经之路,但用户在前台多半是入驻或离店手续,再或者有事情询问,反而注意力都在办事上,办完了就想着离开,并且可能还有人排队。如果没有服务员主动提醒,一般也不太有时间在那里扫码参与活动

3. 房间床头柜

房间是用户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但多半是睡觉,醒着的时间要么看电视,看书,聊天,玩手机,注意力被吸引分散的选择太多,而床头二维码可能又被忽略了。

4. 而餐厅桌:

在酒店用餐的人流量不如前面三个多,用户餐桌上的时间也不如房间多,但在餐桌上用户的注意力一般有2种选择:玩手机和聊天。并且还是比较悠闲的状态,很容易就注意到桌牌广告。这时同样10分钟,用看到活动二维码的可能性非常大,投入的单位时间比起另外3处也会增加。

现在回过头,我们来理解什么是场景?是不是清晰了很多。在营销渠道,宣传语,产品形态策划时都需要去考虑场景,即用户那个时间和空间下,会做些什么,怎么想?我们用什么方式能增加曝光,能影响他们,降低骚扰反感,总之达到我们的目的。

乍一看,这不就是换位思考吗,也对,场景化思维就是先把自己放到那个场景里,看看你会有什么动作,反应,然后推己及人,再想想用户最需要什么,从而验证和推理设计的合理性,进而更好达成效果。

最近很火的一个做法,把用户加到微信(个人微信或者公众号),建立私域流量池,用户加你一定是因为,你能够为他提供什么。我再举一个例子,对于餐厅,我们如何利用场景化思维,来达到更好加粉的目的呢?用户进店,最需要什么,了解菜单,了解活动,这个时候是不是可以加微信,介绍这些呢(不过现在店里都有介绍,有点多余),或者加微信送小菜呢。看完菜单后,就是点餐,加微信设置自助点餐,免点餐排队。等待上菜的过程是漫长的,这个期间桌上,可以放置一个二维码的牌子,话术自己想了。结账,这个时候优惠是最有吸引力的,加微信,打多少折,或者免多少钱。结账后呢,加微信,成为会员,之后可以提供什么优惠,或者预约的服务。

为了更清晰的让大家理解,如何利用场景化思维解决营销的痛点。这里我继续举一个例子。

前不久一位学员带了位老板过来咨询我他们产品推广问题,很明显卖得不好。我很直接,让他开门见山介绍自己情况:

这是一款以葛根提取物为主制成的养肝护肝茶,目前用微商渠道卖了半年,销量不好。名字叫xx肝净——葛根茶,口号“健康生活,从此开始”。

说实话,看完包装介绍,我相信换成树根,三七,土豆茶都没什么问题,和其它类类似产品放在一起,绝对毫无特色,并且我还不知道它到底是干什么的。毕竟保健茶,养身茶太多了。

我追问了一句,这茶到底有什么功效,对谁最适合。他们说,这茶解酒效果好,喝五两的用完之后能喝八两一斤,喝酒之后用它醒得快,不头疼,当然日常也可以作为保健茶。

聊完这一段,我只对解酒醒酒感兴趣,后面的保健茶实在太普通。也许因为我经常喝酒,虽然不醉,但也是精准目标,最有发言权了。他问我该怎么办,现在可以如何调整?我从场景化思维给他分析了2个关键问题。


谈谈你对场景营销的理解(什么是场景营销)(2)


1、购买场景:产品功能和目标群定位不清

虽然我没有深入了解这款葛根茶除了解酒,是不是还有丰胸的价值?也就不论了,但我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解酒醒酒”这点。我反复问过,现在卖出去的主要群体就是喝酒应酬的人,那为什么不明确指定这个群体呢?

我们设想一下场景之一,喝酒的人(也可能是老婆)在超市看到这款产品,他能够立马识别出来这对他有用吗?不能,因为包装说明上没有任何字眼提及“解酒,醒酒”或适合饮酒用户,标识不明显啊。

为什么不能像: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经常用脑就喝六个核桃,小孩易感冒家中常备三精双黄连 这样简单直接的口号呢?

比如,喝酒不伤肝,不呕吐,家中常备XXX肝净;用XXX肝净,爸爸再也不怕应酬了;等等

我想说产品的包装,口号都需要考虑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时的场景:能不能快速识别,区别开来,找到自己想要的。很显然,包装,产品说明全部要改。

2、使用场景:产品形态不便体验

他们的产品是袋装的,像挂包绿茶,从历来泡茶角度是挺方便的,但是忽略了最关键点。使用场景下消费者心理不同,茶是可以光明正大跟别人分享品尝,泡出来。而解酒茶还能提升酒量,商务应酬中居多,一般在“喝酒前或喝酒中”使用。

请问,你会当着客户领导面泡的喝吗?这不是明显掉脸,所以用它一定是隐私行为的。那么你要跑到洗手间拿杯子泡吗,太不方便了。所以,袋装茶包不适合商务人士应酬中。

然后他们还提到“亲朋好友聚会”这个场景,你仔细分析,这里也许用的不多。虽然都是喝酒,但需求不一样,朋友间不劝酒能够喝多少喝多少,第二、聚会大家都奔着喝的尽兴,甚至买醉。谁想着用这个产品,需求不会太大。

所以我问他们,市面上其它类似产品什么形态,他们说胶囊居多,我说那就对了。胶囊便于携带啊,我放在手提包,钱包,裤兜,进门时,电梯时,门角落拿出一颗扔进嘴里就行了。省时省力,而你们的茶包,很显然没有考虑目标用户的使用场景和体验。

我一直有个观点,营销产品化是必然趋势,就是说产品在策划时,生产前就要考虑到营销,而不是再像以往那样,等到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才是营销部门的事。所以场景化思维,不仅在营销推广时需要考虑,在产品设计时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场景不仅仅指线下实体空间,还延伸至网络空间,比如直播,微信群,朋友圈等都属于在线场景。尤其基于网红直播延伸出购物消费场景,更是成为新兴的营销手段。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大型电商平台都开了直播频道,很多店主/模特现场试衣服,试吃体验,就是一种鲜活场景,观看用户可以直接在页面购买成交。这都提升了营销效果,也是场景化思维应用之一。

现在不是产品稀缺年代,更不是不需要做营销用户也会抢着来消费的年代。现在产品和营销必须深挖用户的需求,而场景营销就是在以用户的角度,来挖掘用户的痛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