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志愿者风采录(全国最美志愿者)
5月14日,再次见到黄杰,是在他获得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最美志愿者”称号的第三天,他在百忙之中驱车五十多公里从毕节市七星关区赶回大方县凤山乡老家,在探望老人后,匀出一个小时接受采访,而在采访途中,他的手机不时地响起,他总是歉意的一笑才接听电话,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最美志愿者风采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志愿者风采录
5月14日,再次见到黄杰,是在他获得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最美志愿者”称号的第三天,他在百忙之中驱车五十多公里从毕节市七星关区赶回大方县凤山乡老家,在探望老人后,匀出一个小时接受采访,而在采访途中,他的手机不时地响起,他总是歉意的一笑才接听电话。
与三年前上一次见面相比,黄杰戴了一副眼镜,给他胖胖的脸上带来一股儒雅的气息,日渐稀少的发量,让人对一线救援者的工作多了一份了解和敬畏——除了奔波在危险的救援现场,身为现场指挥,更多的是殚精竭虑的综合研判各种因素,把救援危险尽最大努力降到最低。
学技之路
“2008年的汶川地震,对我的触动很大。”聊到多年坚持从事救援行业的原因,黄杰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在六枝参加培训,从5月12日了解到汶川发生地震开始,培训之余,我就守在电脑面前,密切关注着汶川的所有信息,5月14日,在做好准备后,和几个驴友自发前往汶川,在北川县擂鼓镇当志愿者。”
“那时候我还是救援行业的新丁,什么都不懂,就凭着一腔热血奔赴一线。”说起那段经历,黄杰唏嘘地说:“我们在那边呆了4天,但除了搬运物资、运送伤员这些粗活,设备使用、现场救援这些专业技能一点都不懂,但我所能做的,在地震现场根本就没什么用,相比一开始奔赴汶川现场的踌躇满志,可以说只能干着急却使不上劲。”
那时的黄杰,离他20岁的生日还有两个多月,而他进入大方县安监局矿山救援大队还不满3个月,短短4天的经历,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影响了他今后的人生历程,更坚定了他继续从事救援行业的决心。
回到大方后,黄杰痛定思痛,反思自身的不足,知道没有掌握相应的技术,别说救援,连基本的搜救设备都不知道怎么使用,他开始四处奔波,只要知道哪里办救援技术培训班就去哪里,这一习惯,到今天已经坚持了十四年。
“全国各地的培训我都参加了个遍。”聊到培训的事情,黄杰有些羞涩:“不管国家级的还是地方举办的,只要是救援方面的培训,我都尽量抽时间参加,最多的一年,光是跑北京参加培训就达六次,搞得培训基地上上下下的人都认识我了。”
“多掌握一个技能,就能多一个救援生命的机会。”本着这个信念,黄杰各种各样的证书拿了一大摞,家里书柜都快摆不下了,而自己学会以后,就把掌握的技术教给毕节蓝天救援队的同志们,让他们少跑路少花钱。
救援之路
2015年,黄杰从事救援工作已经七年,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成长为救援现场的“百事通”、现场指挥,大小应急救援现场总有着他忙碌的身影。在忙碌之余,黄杰总是习惯在网上冲浪,了解救援方面的最新培训和各类新闻,而一条突发的新闻,促进了他组建公益救援组织的决心。
“那条新闻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提起这件事,黄杰还是很愤慨:“母子二人不幸溺水遇难,经过艰难的打捞,终于找到遗体,但打捞的人把遗体的一只手捆在船上,要受害者家属给高额的打捞费,才把遗体还给家属,整整一天,遗体就泡在水里,被水流冲刷着,捆在船上的手已经不成样子,而打捞者还在和跪在岸边的受害者家属讨价还价,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这条新闻,让黄杰想了很多,在经过充分考虑和准备后,2015年3月,他和其余的12名志同道合者,组建了毕节市第一家公益性质的民间救援队伍——毕节市蓝天救援队。4月25日,救援队仅仅成立一个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黄杰作为第一批次救援力量,奔赴抗震救援现场,整整11天,冒着余震奔波在救援一线,向国际社会展现着中国救援的风采。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突降暴雨,形成洪涝灾害,黄杰和救援队同事紧急筹措价值20万元的物资,赶赴抢险一线,7月23日上午10时许到达灾情最严重的新乡市,忙碌到14时许,接到卫辉市的协助函,二话不说抽调现场的蓝天救援队精干力量146人转战卫辉市,分布在卫辉市十余个救援点。那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纷纷涌入卫辉市,在救援设备全部损坏的情况下,他带领大家用肩扛、用手提,平均每天要搬运三百多吨各类物资。26日凌晨三点,新的一批物资到达,在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他毅然带领留守物资仓库的七名救援人员,历时五小时,硬是靠着人力将四十吨物资全部搬运、分类、登记完毕。还来不及休息,又召集大家开会分配新一天的工作,而在台下听着黄杰讲话的救援人员,突然发现没声音,抬头一看,黄杰已经累得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河南抗洪抢险结束后,黄杰和毕节市蓝天救援队的同事奉命撤离,车队刚准备出发,就发现路已经“走不通”了,当地老百姓听到黄杰一行离开的消息,自发前来,这个拿两个苹果,那个送两瓶牛奶,硬要往他们的车上扔,把路堵得水泄不通,一行行热泪流在群众的脸上,也流在黄杰他们的心里。
“很感动,真的,老百姓在哭,我们也在偷偷抹泪。”回想起当时的场景,黄杰依然红了眼眶:“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虽然辛苦,但看到他们的眼泪,知道他们没事,知道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值了!”
思想之路
闻令而动,向需而行。自发起组建毕节市蓝天救援队以来,黄杰就义无反顾,为了更多的人生命安全,毅然决然奔赴救援一线。他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就算有困难,也得坚持下去。”
2017年5月,为了专心做好救援工作,在同事和领导的挽留声中,黄杰辞去了大方县安监局矿山救援队的工作。从此,他带着他的救援队伍全身心投入到全国的各项救援活动中。“把时间花在值得的人和事上,是幸福的。”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神州大地,身在七星关的黄杰,带领队员、组织志愿者奋战在毕节城区、大方、黔西、纳雍、织金等抗疫一线,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佩戴全面罩,肩负重达50多斤的消毒弥雾机,每天至少步行20000步,奔波在抗疫一线,场所消毒、卡点执勤、志愿服务,到处都能看到他们蓝色的身影,最长的时候,一个多月都不能回家,只能把年迈的老母亲接到七星关照顾年幼的孩子。
“时间紧,任务重,没得办法陪她们。”提到家人,黄杰心里全是歉疚:“妈妈和姐姐知道我参加救援工作后,都不允许我去危险的地方,而我每次都在骗她们;其实,每次奔赴救援前线,我们都会写一封遗书,把方方面面都在里面安排好,放在没出任务的同事那里,万一出事,好歹能给家里人一个交代。”
喝口茶,黄杰扶了扶眼镜,顺势偷偷擦了擦眼角:“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一线,最对不起的就是妈妈和姐姐,妈妈生日,我没在家,姐姐生孩子,我没在家,家里盖新房,我没在家,就连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走路、学会吃饭、学会说第一句话、学会认第一个字,我都不知道。”
说到这里,黄杰已经语带哽咽,久久不能平复激荡的心情。但久经风雨的他稍作调整,很快就平复下来,坚定地说:“只要祖国有需要,只要人民有需要,必尽我所能,倾我所有,以青春之我,写时代华章。”
采访结束,黄杰回到那个果敢勇毅的救援队长状态,在和我握手告别后,冒雨走向车的方向,他还要回到七星关区参加毕节市应急管理局召开的应对汛期应急救援会议,不高的个子,迎风而行,踏雨向前,步履坚定。(谭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