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回访(乡村教师夏奇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程鸿鹤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夏奇云目前任教于青山实验学校姜河教学点。从教42年,他从未间断过班主任工作和语文、音乐两学科的教学。他用42年时间打磨一堂音乐课,不让乡村学校成为被美育遗忘的角落。

金寨县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过去由于交通、区位条件限制,产业匮乏,经济落后,曾是国家首批重点贫困县之一。

最美乡村教师回访(乡村教师夏奇云)(1)

夏奇云在弹奏电子琴。程鸿鹤/摄

在金寨师范学校求学时,夏奇云师从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廖家骅老师,接受了乐理、视唱练耳、弹奏器乐等系统的音乐教育,还第一次接触了脚踏风琴。1981年,18岁的夏奇云从安徽省金寨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上好乡村小学的音乐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他日思夜想的事儿。

1986年,他自费200元购买了一台电子琴,价值相当于当时两个月的工资,成为十里八乡第一位拥有电子琴的乡村音乐老师。这台电子琴已经36岁了,如今摆在老家的旧宅里。电子琴的簧片已经生锈,再也发不出声音,夏奇云仍用干净的毛巾覆盖琴身,并经常擦拭。用他的话说,“就像爱惜自己的眼珠子一样爱惜它。”

借助这台电子琴,夏奇云开启了乡村美育探索,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创编等实践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过程中健全学生人格。

最美乡村教师回访(乡村教师夏奇云)(2)

音乐课上,夏奇云与孩子们互动。程鸿鹤/摄

2018年以来,在逐年大幅压缩政府性投资项目的情况下,金寨县仍然将智慧学校建设列入政府重点投资项目。2020年,与六安市773所中小学一道,金寨县青山实验学校姜河教学点迎来了智慧课堂的应用。姜河教学点校长袁自伦介绍,除了常态化应用于语文、数学等课程,学校还积极探索智慧课堂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多场景下的创新应用。

夏奇云的音乐课堂也是“旧貌换了新颜”。电子琴是学校配备的新款,学生和老师人手一部平板。

“欣赏音乐视频时,平板就是电视机;分析歌谱时,平板就是音乐教科书;创作音乐时,平板就是一件乐器,可以是钢琴、小提琴、架子鼓等等。” 夏奇云说,先进的教育信息化技术与传统的音乐课堂相结合,让音乐课“活”了起来。

最美乡村教师回访(乡村教师夏奇云)(3)

孩子们通过智慧课堂系统接受音乐教育。程鸿鹤/摄

再过几个月,年过花甲的夏奇云就要退休了。最让他最欣慰的是,众多学生即将从师范学院毕业,其中不少人表示,愿意回到乡村学校任教。

“乡村音乐课堂需要新鲜血液。真的希望他们能够回来,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可别让电子琴落了灰。”他说。

责任编辑: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