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

文∣碧水青山0

中华民族的元宵节,起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到统一天下的隋代开始,就风靡于华夏大地。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农历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月半。

农历正月十五日,受到格外重视的根源,因中华民族是农耕文明,需要掌握丰富的天文气象知识。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1)

从三皇五帝开始,历朝历代君王,都非常注重在山顶建筑高台“通神”“观天物”。今天,如果从表面上看,“筑台通神”是迷信活动,实质是观天象,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例如伏羲八卦,河图洛书。

于是,每个月的十五日与月底(月底“观天物”之日,称之为“晦望”)这两天,是各地负责农业的官方观望天象的重要日子。例如,大江南北不计其数充满古代人智慧结晶的农谚,就是“望云物”的成果。

每一年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望日”,更是寄托着天下人新年美好希望的日子,故而被天下人格外重视。

故而,全民狂欢闹元宵,是历史漫漫长河之中,时代进步发展的文化结晶与沉淀。

一、最早的宵禁政策(1)禁宵

周代,设置了“司寤(wù)”官,即督促京城市民睡觉的寝室长。

《周礼》:司寤氏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

司寤官,负责皇城的夜间巡逻。他们依据星宿的位置,确定自己行使职责与权力的时间段。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2)

夜间巡逻,十人一个小队,“下士二人,徒八人”,工作职责就是奉行王命,负责皇城的夜间治安,告诫都城里的百姓,现在已经到了黄昏,都待在家里睡觉,别到处闲逛。

违反“禁宵”政策,可不是只是扣分、写检讨的问题。当然,如何处罚,因“晨行”“宵行”有区别。(夜至半曰宵,日未出之时为晨《周礼注疏》·郑玄

据宋·王安石解释,“御晨行者”,就是将清早在外行走的人,暂时扣留,等太阳出来时刻再放行。

“禁宵行者”则不一样。例如,东汉末年,年轻气盛刚正不阿的曹操,任京城分局警察长时,当夜就用五色大棒,将违反“禁令”的权贵蹇(jiǎn )图打死了。

(2)禁宵缘由至于古代为什么要出台“禁宵”政策,主要原因有三:①“禁宵”养民

只有休息好,才能好好工作!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3)

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白天太辛苦,如果晚上不好好睡觉,第二天上班就没有精神。三更半夜在外闲逛,不仅仅是自己休息不好,也会打搅别人。所以“禁宵行者”,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养民政策。(顺天道,养育大众也

②防火防盗

《后汉书·亷范传》: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

古代,夜晚没有路灯,民居房屋,普遍是木屋草棚,即使是青砖土房也是用木梁,害怕无情的大火,也抵挡不了歹人入室偷盗,故而“禁宵”,是为预防火情、制止偷盗。

于是,巡视的夜警凡是半夜碰到在外闲逛之人,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没有按规定的着装,一律视为非偷即盗的罪犯。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4)

③防备叛乱

218年春,汉献帝太医吉本与耿纪、韦晃等人深夜率兵造反,放火进攻了曹操丞相府的警卫大营。

曹操亲自审理此案,说:诸位大人,那天夜里,出门救了火的人,请站到左边;在家里没有出门救火的人,请站到右边。

最后魏王曹操说:当天夜里,待在家里而没有到丞相府救火的人,没有参入叛乱,而救火之人,其实就是参入放火的叛乱之徒。于是下令全部杀掉(王以为“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乃实贼也”。皆杀之。《三国志·引注山阳公》)。

曹操断案处罚的思维,是因深更半夜的叛乱之事,发生突然。对叛乱不知情的人,早已睡觉了,根本不会及时知道丞相府失火。

西汉刘向提到周代“禁宵行者”时,也说是此项政策主要“施于国中也”。“国中”,即都城。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发展迅速,除都城之外,其他城市也越来越多,其他各个城市也实行“禁宵”

二、唐代的禁宵

唐代长安城,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有着一套完备的治安管理制度,“禁宵”,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街鼓提醒关门闭户

唐代禁宵,起初,是夜警到处大喊:天黑了,到点了,要关门了,大家快回家。如此高喊,太费嗓子,太费精力。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大臣马周出谋献策,说都城夜禁,可以改为敲鼓,晚上敲鼓关门,早上击鼓开门(京师晨暮传呼以警众,后置鼓代之《新唐书·马周传》),百姓称之为“冬冬鼓”,也叫街鼓。

每天早晨“五更三筹”(大致相当于今天五点一刻左右)击鼓,表示天亮了,任大家出门走动。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6)

黄昏时刻,击鼓分两次。第一次打鼓四百下,完毕,关闭重点区域。例如,城郭大门、东市(高档物品交易市场)、西市(国际贸易中心)。

接着改变击鼓节奏与音律,敲完600下之后,都城108坊大门全部关闭,禁宵开始。

(2)鞭打不守规矩的人

“闭门鼓后,开门鼓前”,深更半夜在街上行走,叫“犯夜”。

唐代对违反夜禁的处罚,比曹操当年仁慈得多。处罚“犯夜”之人,被按趴下,用竹板荆条拷打后背臀部二十下。

当然,凡事有特例,不能一刀切。有正当理由不被处罚(诸犯夜者,笞二十,有故者不坐《唐律疏议》)。

“故者不坐”的内容包括官民两个方面。

官府方面,是必须连夜处理的紧急事情。

老百姓方面,则有四点,吉(婚礼庆祝,祭祀活动)、凶(报丧奔丧、家中遇险);疾(突然受伤生病)、病(旧病复发、病情加重)。

免除处罚,不能由自己说了算。官府半夜派人加班出差,需要县级单位以上的介绍信;百姓半夜出行,则需要本坊的负责人开证明,否则不予放行。另外,事后还会复查夜行证明是否合理。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7)

唐代将长安城划分为108个坊(对应108星宿)。

禁宵,是指禁止居民半夜不出自己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可以在本坊之内的巷曲内行走。例如,同坊街道居民,串门吹牛喝酒打麻将;或邻里之间婚丧嫁娶,互相帮助借东西,不受禁宵限制(若坊内行者,不拘此律

三、“宵”的含义

凡事有例外!寻常百姓家,连夜赶路吊唁丧事,嫁女通宵哭嫁,亲友喜事赴宴,还有夜半抢亲偷亲成婚,以及疾病发作,需要深夜出门,就不能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来衡量,就不属于“犯夜”。但对有正当理由、半夜在外行走的人,也有衣着的规定。

《鲁诗》:素衣朱绡(白衣红头巾);《礼记》:玄宵衣(黑衣黑头巾)

宵,有两种意思,一是“定昏也”(是进入黄昏,也可以理解为结婚,因古代婚礼,普遍是夜里举行);二是通“绡,生丝也”(没有染色的丝织品,引申束发的头巾)。

不同的时代,对夜半在大街上行走之人的衣着颜色,有不同的要求。到宋以后,也有“衣锦夜游”。但各朝规定有一个相同点:夜半在大街上行走,绝不允许蒙头遮面,更不允许佩戴头盔。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8)

故而,“宵”字,总体而言,其实就是对夜行衣的要求。

四、解除夜禁之路(1)不禁夜的起源

不禁夜,起源于东汉初年。

亷范升迁出任蜀郡太守,因成都物产丰盛,地域偏远,民风淳朴。于是,亷范就宣布废除以前的规定,解除当地夜禁。当地老百姓很是欢欣愉悦,纷纷歌颂亷范是为民着想的青天大老爷。

当然,亷范也制定了相关的配套制度说:我不搞禁夜,允许你们进出自由,可你们也得配合,每家每户必须存储足够的水,遇到家中失火,可以随时应急(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后汉书·亷范传》)。

亷范在蜀郡解除夜禁,也成历史上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的典范。当然,蜀郡不是都城,不禁夜时间也不是新年元宵。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9)

(2)南朝梁元宵排灯

开放正月十五夜,起源于南朝·梁时期。

简文帝萧纲((503年-551年)写有一首诗,描绘了当时都城建康(今南京)元宵节的宏大盛景。

《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

有的灯笼加满南方盛产的桐油,有的灯笼装满西方送来的漆油,纷纷点。火苗竞相跳跃,散发出五彩绚丽的光芒。

此时,大地复苏、万物转阳。耕田种地、打猎捕渔都已经停止。夜幕下,群山层层叠嶂,显得更外静谧安详。燃着的蜡灯光彩夺目,熙熙攘攘,宛如巨龙,优雅游出河流山川。提着灯笼的人潮,喧嚣鼎沸、络绎不绝,穿过大街小巷,汇聚到长江边,汇聚在河床上。

粼粼的亮光,在清澈的水中起伏,交相辉映;斜长的灯光,流光溢彩,在宽阔的江面随波荡漾。初春江风拂面,送来阵阵泥土的清香。

这是目前在古籍中可查找到最早的、在野外君民普天同庆、共度元宵佳节盛况的文献资料。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10)

(3)隋唐元宵放假

隋代,元宵夜解除夜禁,与南朝·梁一样,也是一夜,但全国放假狂欢时间是正月十五值十六,两天一夜。

唐代初年,因为李渊与李世民都节俭,只是偶尔特许正月十五解除夜禁。不解除夜禁的年份,元宵活动只能在正月十五白天进行。

唐·《唐世说新语》: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

705年,京城到处张灯结彩过元宵。武则天下诏特许,宣布:正月十五夜解禁允许男女老少,不分贵贱,都可以出门夜游观灯。此时欢度元宵,时间仍为两天一夜。

713年,唐睿宗李旦第二次在位时期,他命令制作如同车轮的灯笼,悬挂在京城安福门外的大树上,自己亲临安福门,开创了天子与民同乐的先河(此天子御楼观灯之始)。

从这一年开始,欢度元宵,三天三夜不受限制,则成为唐代的常规制度。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11)

五. 元宵祭祖

唐代建立前几十年,元宵节过得很是俭朴。

《唐会要》记载,遣其弟祖纥多献玛瑙灯树两具,高三尺余。

665年,吐火罗国国王乌泾波,派遣他的弟弟祖纥多,向唐高宗李治进献了两具的玛瑙灯树,高只有三尺多。

(1)上元乐舞

 《乐书》唐咸亨中,髙宗自制乐章十四首,而上元居一焉。诏有司诸大祠享并奏之。

约672年,唐高宗李治亲自编创乐曲,共十四个节,而上元乐排列第一位。

李治对自己创作的上元乐非常满意,继而又创作了与之相应的上元舞。并给相关部门负责的领导下发红头文件:以后,皇家大型祭祀宗庙的活动,都要奏上元乐、跳上元舞。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12)

上元舞,共安排180人,她们都身穿锦绣如画的五彩霓裳,舞动起来,宛若龙凤在祥云中穿梭游动,象征新年吉祥如意、万象更新(其舞亦髙宗所造,用舞者,百八十人画五色云衣,以象元气也)。

(2)新年祭祀

唐代皇帝新年祭祖,大体分为两部分。先是在室内太清宫,经过精心妆扮、载歌载舞、举行“朝献祭祀”,再是浩浩荡荡到太庙祭祀。

新年祭祖大多在元宵当天举行其中一项活动,但不同的皇帝在位,也稍有区别。各位皇帝大致都是在正月初五到正月十六完成新年大祭。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13)

六、万民同乐的元宵盛况(1)武则天特许夜行

经过80年的发展,在武则天晚年以及李显时期,天下太平,国力昌盛,人口增加,元宵节也日益繁荣。

《唐世说新语》: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

705年,武则天解除正月十五之夜宵禁,

这一天夜里,不论地位高低,不分身份贵贱,都纷纷出游观灯取乐。达官贵人在亲友子女在拥簇下出游。即使是给人家做卑佣奴才的人、个体手工业者,或商人,都出门尽兴游玩。致使道路拥挤,许多车马聚集纠缠在一起,马车夫都不知道怎么操作、如何分开。

平时难得一见的皇室成员,一个个骑着骏马,到野外你追我赶、疯疯闹闹。文人墨客则一个个诗兴大发,引经据典、吟句赋诗,歌颂眼前万民同乐的良辰美景(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14)

(2)金吾将军巡夜

金吾,源于汉代“执金吾”,相当于周代的“司寤”

据《唐六典》记载: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各一人,职责是负责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

到宋代,负责皇城治安工作的人,名为宿卫将。杨家将中的杨文广,就担任过宋英宗赵曙的宿卫将。

元宵金吾弛禁,万民狂欢,但夜晚都城的治安管理工作,丝毫不能松懈,别人观灯,金吾将军以及手下的夜警还得值班廵视,丝毫不敢大意。

《古今诗话》记载有一段关于金吾廵禁的场景描述,足见唐代元宵夜观灯的热闹繁荣非同一般。

《古今诗话》夜行金吾廵禁,察其寺观及前后街巷,会要盛造灯笼烧灯,光明若昼。

正月十五日夜,特许开放三夜,允许男女老幼出游观灯,值班夜警丝毫不敢松懈。他们廵察,无论走到寺庙道观,还是查看大街小巷,处处都是蜡烛燃烧、彩光闪烁,不计其数的灯笼,将深夜照得宛如白昼。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15)

严饬士女无不夜游,罕有居者。车马塞路,有足不蹑地,被浮行数十步者,王公之家,皆数百骑行歌。

虽然官方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夜警也频繁巡视,但男女老幼、不分贵贱,没有人不出游看灯。一路巡逻,发现各家各户都空无一人。

道路上则是人声鼎沸、川流不息,以至于出行的马车堵在路上,寸步难行。贵族王公家里,主人奴仆都是一起结伴出行,他们出游共有几百驾马车,一路欢歌笑语。

山中寺院与道观门前的开阔之地,灯轮灯树,都高一百多尺。而武则天之后,灯轮灯树更是高大山堂,高百余尺,神龙已后复加)。

这里“被浮行数十步”的记叙,很有真实的生活画面感。是说夜警廵视,在人群中,常常双脚无处落地,在无意之间,就被拥挤的人流抬起来、带着向前走了几十步。

即使在今天的法定小长假,大家到拥挤的名胜古迹去旅游,也普遍有“被浮行数十步”的经历与感受。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16)

七、自由奔放的元宵夜(1)宫女出逃

《旧唐书》记载: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是夜,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

710年正月十四夜,唐中宗李显与韦皇后一起着便装、秀恩爱出门观灯。两口子游兴大发,一路漫步,兴致勃勃逛到中书令萧至忠家里去。

当天,李显也给几千宫女放了假,任她们出宫看灯,很多宫女趁机逃走,再也没有回来。

(2)李显要半夜游湖

也许是前一天夜里串门聊天吹牛,玩得太嗨,李显两口子根本没有把大量宫女不辞而别的事放在心上,第二天(即正月十五)夜里,依然像个没事人似的,依然我行我素卿卿我我,便装出行到大街小巷去看灯(丁卯夜,又微行看灯)。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17)

《新唐书》记载,第二天,李显两口子还是去串门聊天了,而且他们去了两家。二人先是说说笑笑到宰相韦安石家,接着又到了女儿长宁公主家。

李显夫妻二人正月十五日夜去下属家,自然不能空着手。李显当夜给韦安石赏赐了不少好东西(赐赉(lài)不可胜数)。

李显从韦安石家出来,还没有玩尽兴,又到女儿家。

安乐公主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城西池馆”,这池馆可不是大家想象的一般的金鱼池、游泳馆,而是一个碧波荡漾的私人游乐湖。

(3)“城西池馆”

一百三十年后,李商隐将唐朝国运与自己坎坷的经历联系起来,有感而发,写下了《街西池馆》一诗:

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疏帘留月魄,珍簟(diàn)接烟波

读这首诗,足见安乐公主家的“城西池馆”的规模。

当夜,李显提出要架船游湖。安乐公主一听,高兴坏了,马上备好楼船,做好安排,请老爸登船游湖。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18)

父女俩的举措,可把跟随李显到安乐公主家去蹭饭的韦安石吓坏了,赶忙阻止说:现在是晚上,是乍暖还寒的季节,我担心万一起一阵夜风,把这弱不禁风的小船给吹翻了,可不是好玩的。这夜间驾舟游湖,可不是您当领导的人该玩的危险活动(公主具舟楫,请御楼船。安石谏曰:御轻舟,乘不测,臣恐非帝王之事。《旧唐书·韦安石》)。

李显一听,有道理,才没有执意半夜划船游湖。

八、追求自由幸福的日子

每逢元宵之夜,万千妙龄少女,精心梳妆打扮,身着盛装走上街头,欢度佳节。

(1)追求爱情的节日

元宵节,至少从唐朝起,就是女性放飞自我、追求爱情的美好节日。

微服到民间观灯的李显与韦皇后夫妇,他们是天子与皇后,也是一对甜蜜恩爱、不离不弃的患难夫妻。也许正是他们拥有美好甜蜜的爱情,才能体谅逃走的思春少女,才没有因她们出逃而暴跳如雷、大张旗鼓地派人追查。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19)

《新唐书·后妃》:正月望夜,帝与后微服过市,彷徉观览,纵宫女出游,皆淫奔不还。

意思是,元宵之夜,皇帝李显与韦皇后一起着便装流连于市井之中,沉迷于观赏灯会、浏览夜景,而支持放纵宫女出游,任由宫女都跟着情郎帅哥逃跑了。

★因韦皇后在政治斗争中败亡,所以历史资料对她的评价,多处用词带有贬义。

(2)红手绢裹诗

《新唐书》记载了正月十五夜李显两口子同意宫女出游,而宫女逃走找情郎的事情。

无独有偶,《全唐诗》收录了唐代女诗人李节度姬的两首诗,一首是“殷勤遗下轻绡意,好与情郎怀袖中”的《书红绡帕》,另一首是二人约会、女诗人对情郎倾诉衷肠的《会张生述怀》。

《御定全唐诗》也记载了这个长期被深宫高墙压抑的李节度姬,在元宵夜寻觅到中意情郎的故事。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20)

《御定全唐诗》:李节度有宠姬,元夕,以红绡帕裹诗,掷于路,约得之者,来年此夕,会于相蓝后门。

一位姓李的节度使的宠姬,富贵貌美,性爱整齐,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人兴致勃勃出游的上元节,写了一首情诗,用自己朝夕相伴的贴身之物——红手绢包裹着,扔在路上。上面写着若是有缘人得到这首诗,明年此日,就到相蓝寺(又名大厮国寺)后门相会。

有一个张姓小官吏家的年轻后捡到她的手帕与情诗,第二年正月十五夜如期应约。于是二人私奔,逃到江南地生活(宦子张生得之,如期而徃,姬与生偕逃于吴)。

明代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中,演绎这段美丽大胆的爱情故事,说二人最后“两情好合,谐老百年”。只不过冯梦龙将时间改为宋徽宗年间。

另外,唐代孟棨(qǐ)在《本事诗》中,记载唐玄宗时期,一位宫女,追求幸福爱情的故事——《红叶题诗》,更是家喻户晓。

九、展示大唐盛世的元宵实况

隋代,当时万国来朝,凡是正月来给隋炀帝杨广拜年的外交官,都会被盛情挽留到正月十五,观看京城举办的元宵节晚会。隋朝的元宵联欢晚会规模宏大,戏场“绵亘八里”,表演时间是从正月十五的黄昏,一直办到正月十六天黑(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隋书》)。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21)

到唐睿宗李旦第二次在位时期,元宵节盛况空前。

(1)君民同乐的历史先河

《旧唐书·睿宗》:初,有僧婆陀请夜开门然灯百千炬,三日三夜。皇帝御延喜门观灯纵乐,凡三日夜。

713年正月十五夜灯会之前,西域僧人婆陀提出的请求,元宵点燃成千上百盏灯。唐睿宗李旦当即安排了五万盏灯。灯会一共进行了三天三夜。李旦还亲临安福门,与民同乐,开创了历史上君民同乐的先河。

这一年元宵夜,无论是宫女侍女,还是嫔妃贵人,都载歌载舞,手拉着手同场欢度元宵。文武百官到场欣赏歌舞,活动进行了整个通宵(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

唐睿宗李旦也兴趣盎然,游玩观看了一夜。直到左拾遗严挺之说,您老人家的身体关乎国运,不能这样天天陪大家游玩。您自己需要休息,剩下的几天就让别人去玩吧。

这一年元宵节,一共前后举行了四天三夜才结束(凡四日方罢《唐会要》)。

唐代张鷟(zhuó )在朝野佚闻笔记《朝野佥载》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当年的元宵盛况。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22)

(2)灯轮溢彩的火树银花

《朝野佥载》: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

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夜,李旦为了证明大唐实力已经超过前朝,向西域僧人婆陀展示了大唐的霸气。他在安福门安排了高二十丈的灯轮,从上到下包裹着华丽的绸缎,装饰不计其数的黄金、玉器吊饰。灯轮上,挂有五万五万盏灯笼。点亮的灯笼聚拢在一块儿,五彩缤纷、斑驳陆离,黄金玉器吊饰在灯笼的彩光照射下,反射出的闪耀光芒,星星点点,交相辉映。灯轮溢彩,烟霞蒸蒸,火树银花,熠熠生辉。

一阵阵夜风轻轻拂过,彩光随灯笼起伏,四周灯火斑斓,金玉饰品轻轻碰撞,声音清脆绵长,绝而复起,雅音悠悠沉远,余音徐徐难尽。

(3)雍容华贵的霓裳舞

《朝野佥载》: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贯。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23)

几千宫中妙龄少女,身着华贵的丝绸霓裳,清婉婀娜;摇曳着艳丽的精美彩衣,鲜媚绰约;头顶闪耀着珍珠与翡翠,皎洁幽芳,身上涂抹有名贵的馨香脂粉,国色天香。

她们头戴镶嵌珠宝、雍容华贵的花冠,花钿华丽、怡情似水的披肩,价值一万钱,每一位普通的歌姬舞女的妆扮,价值也高达三百贯铜钱。

(4)宫中与民间同台度元宵

《朝野佥载》: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除了几千宫女之外,还在长安百姓家,挑选了一万名少男少女,以及一千良家妇女,一起来欢庆元宵佳节。这一万一千名来自寻常百姓家的少男少女的穿着打扮,价值据说也是让人瞠目结舌。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24)

近两位名经过精心打扮、身着华丽衣裳的少男少女,在用灯笼、金玉点缀的二十丈高的灯轮下,或如仙子临凡轻歌曼舞;或柔情似水,艳歌凄婉;或如勇士凯旋,踏歌明快,或含情脉脉、低吟浅唱。

宫中女子,与民间少男少女同台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共度元宵的狂欢盛会活动,三日不断,亘古未有。

结尾·烂熳唯愁晓,周游不问家

唐代继承了隋代统一天下的遗产,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展到唐睿宗李旦时期,天下统一已经130年,人口已经翻倍,国力蒸蒸日上。

于是,唐代丰富多元的元宵节的活动,继续发扬了隋代元宵节不分男女无论贵贱,共同狂欢的精神,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地。金吾弛禁,官民共享的元宵,突破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谱写着追求自由、怡然自得的华丽乐章。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25)

烂熳唯愁晓,周游不问家!

身单影只在外的游子,沉浸于五彩斑斓、人声鼎沸的元宵之夜,害怕天亮,害怕天亮之后又要面对挥之不去的思亲之情。 故而,尽管仍处于天寒地冻、乍暖还寒,但依然不影响人们的勃勃兴致。上至天子皇后,下至后生少女,都流连忘返,追逐平等与惬意。

只有天下统一国泰民安,兆亿黎民才能追求幸福安康;才能展示自由与奔放!

唐朝怎么过元宵节(彰显盛世大唐的繁华与实力)(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