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

01

为了办好这一场兰亭雅集,王羲之早在半年前就开始了精心准备。

琅琊王氏,这个曾被当年的琅琊王、后来的晋元帝称为“第一望族”的门阀世家,正在渐渐褪去“王与马,共天下”的漫天神辉。

依仗门荫入仕,做到了会稽太守、右军将军的位置,王羲之隐隐感到自己的仕途走到了尽头。

杯满则溢,月盈则亏,自己的两个堂伯父王导和王敦,一个做丞相、封公爵;一个做丞相、封公爵、拜大将军。两个人,都曾是位极人臣的风云人物,当年一内一外,左右过这个国家的朝局走向。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1)

王羲之一想到这个曾经特别疼爱自己的从伯王敦,心里就恨恨不已——王敦密谋举兵叛乱的那天,差点要将自己杀掉灭口;王敦的叛乱,看似因为王导的存在,没有影响到琅琊王氏在朝中的地位,可到底王家后人在王导死后,不再那么如日中天了。

虽然,就连自己的岳父郗鉴,也曾官至太尉,是功勋彪炳的一代重臣。

可是毕竟,他们都已去世多年,属于他们的辉煌时代过去了。

人,还是要向前看。过了知天命的年岁,王羲之清晰看到自己这辈子显然是不太可能位列中枢、主持朝政了。并且,自己也志不在此。

他将自己一辈的王氏族人挨个想了一遍,发现仕途政坛上能超过自己位置的,几乎没有。可是,琅琊王氏的望族荣耀不能丢,七个儿子的光明未来也不能不考虑。

所以,是时候,做些准备了。

如今的皇帝,只是个10岁大的孩子,摄政的是太后褚蒜子。奈何,褚家人丁不旺,太后只有一个哥哥褚歆,也不爱书法,也不尚清谈,没个接近处。

好在太后的母亲出自陈郡谢氏。太后的亲舅舅是如今的安西将军谢尚,堂舅舅就是那个隐居在自己辖境山阴县东山、屡辞朝廷征召辟命、自少以清谈知名的谢安。

去年,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的殷浩北伐,让谢尚做了安西将军,进屯寿春。原来赵国的一个将领张遇,因为不满苻健窃了国,本是归降了朝廷的,谁知这谢尚对他不加安抚,惹得张遇叛乱,杀了谢尚的队伍一万五千人。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2)

王羲之就上书朝廷建议罢兵:本来谢尚是要送交廷尉问罪的,王羲之想帮着求个情。

可谁知,这谢尚被降职后竟走了好运,有归附的敌将将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给了他,他将传国玉玺送至京师建业后,就被升为了尚书仆射。

陈郡谢氏,眼看着就是要大兴,这是不可阻挡的事了。

王羲之琢磨了好多天,就想到要做两件事:一是要与谢家联姻,这是世家大族的传统,平常的很;二是要办这么一个名扬天下的盛会,同谢家人交交心、谈谈天、作作诗、叙叙情。

02

年过五十的王羲之,早早下定决心,要让永和九年的这个上巳节流传千古。

既然要办这么一场盛大集会,那就该请的人都要请到,该做的事都要做到位。于是,正月刚过,王羲之就将自己的七个儿子召集在了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

王羲之说:“再过一个月,一年一度的上巳节就要到了。为父今年想大办一场,广邀名门雅士同来相聚,饮觞咏诗,畅叙幽情,以让民间后人传颂美名,也让你们长长见识,结交些大家高人。你们且都说说看,都邀请谁来参加合适?”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3)

老大王玄之,已二十七岁,一直跟着父亲学书法,凭借门荫入了仕,虽不是什么要紧职位,却也消息灵通,对朝局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对着王羲之躬身施礼道:“父亲,谯国桓氏的桓伟,与孩儿相识,应当相邀。”

“哦?为什么要邀他来?”王羲之面无波澜,平静地问道。

王玄之道:“因为他是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儿子。六年前,桓温平定蜀地,灭了成汉,声名大振,如今治下已有八州之地,自行招募军卒十万,听说朝廷本来要拜他为太尉,被他拒绝了。此人日后必将主政朝廷,当下该笼络一番才是。且他这个儿子桓伟,平厚笃实,受人爱戴,无论士庶都对他赞誉有加,文采虽非一流,却也是不差。”

王羲之点了点头,说:“好,算他一个。你且与他联络,让他三月三日前务必与会。”

老二王凝之,十九岁,也随父亲练书法,只是更爱谈玄说道,虽说这是一代风气,却也会让王羲之担心他的偶尔愚痴之举。

王凝之站起来说:“父亲,舅舅郗昙一定要邀的,他现在做了中书侍郎,前程也是不可限量。况且,我们也已有许久没有见他了!”

王羲之笑道:“好,他也算一个。就由你负责去通知他吧!”

老三王涣之,年方十八,也随父亲自幼学习书法,善行草书,平日也读书。

王涣之道:“颍川庾家,出过皇后,虽因庾亮造成苏峻之乱、京师陷落,毕竟在名门望族中余威尚存,该在庾家人中找上两位人物来。”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4)

王羲之点了点头,道:“好,那就请庾友、庾蕴两位来吧!你且记下。”

老四王肃之,十六岁,平日里沉默寡言,不显山不露水,也不爱书法,也不尚清谈,只是喜欢读读书。

王肃之道:“我看父亲属下、同僚中,也颇有读书明理、喜好吟诗畅饮者,不妨从中选些来参加,一时人多热闹些,二是联络下情感,也是一桩美事。”

王羲之点头道:“不错,这个待为父斟酌一番,到时拟个名单出来,着你去通知他们。”

老五王徽之,十五岁,虽是从小才华出众,却生性高傲落拓,放荡不羁,崇尚名士习气,向来不修边幅,经常蓬头散发,衣冠不整,如今就是这样一幅模样,王羲之对他也是见怪不怪。

王徽之道:“既然是名士盛会,当然要请孙绰、许询、孙统。这孙绰博学善文、放旷山水,袭封长乐侯,与清谈领袖高阳许询齐名;这孙统虽只是个前县令,却也是一介狂士,颇有文才。依我看,那些赋闲在家的、退隐山水的,不管他是不是世家大族,只要有名气,都请了来,这才热闹!”

王羲之慢悠悠地说:“既然如此,那就听你的,你且报个名单来,咱一个个请去。”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5)

老六王操之,十三岁,也是跟着父亲学书法,在练草隶,平日里倒是话多,这回却有点抓耳挠腮。

王操之道:“这能请的人都让哥哥们说完了,我想不出还能请谁了。”

王羲之就看着最小的老七王献之问:“你呢?觉得还应该请谁?”只有九岁的王献之答道:“陈郡谢氏,谢安。”

王羲之有些吃惊,他几个哥哥都没想到要请谢安,这最小的儿子怎么就能想着请他呢?便问了一句:“为什么请他?”

“谢氏将兴。”王献之答。

03

经过一番斟酌,王羲之最终敲定了参与这次集会的四十二人名单。

然后,王羲之就带着大儿子王玄之去选址。毕竟,这样一场显贵高士云集的盛会雅事,定然是要寻一处山水形胜清幽之地不可。

看罢几个地方,王羲之就选中了会稽山阴兰亭。这里有崇山峻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这里还有茂林修竹,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里还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实在是个林静山幽的绝佳妙境。

听着潺潺溪水奔流,王羲之忽然想到《诗经》中的一句“羽觞随流波”:当年周公造洛邑的时候,因流水以泛酒,何等高雅!如今这兰亭有清流激湍,何不将水流引出,到时大家列坐两旁,将木杯或羽觞浮于水中,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作诗,岂不大妙哉!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6)

一念至此,王羲之当场就依形就势,在兰亭附近画出了施工图:水从哪里引,水流如何弯曲游走,谁坐于何处,酒杯在水中如何漂流,如何让众人散而不乱、相隔有间又绕为一团……王羲之足足忙了一天。

第二天,王羲之就找到手下匠人杂役,交代清楚自己的要求,让老大现场监督,限他们十日内必须完工,届时自己将亲自验收。

选定了地址,王羲之就让老二凝之、老三涣之给一众名士写请帖。这两个儿子跟着自己学书法,已是小有所成。

王羲之单独将老四肃之叫到了自己的书房,对他说道:“你们兄弟七个,都尚未婚配,咱们王家岂不叫人笑话?你大哥当年因为看上了一个寒家女,为父不允,他就赌气至今不娶,我也无可奈何;你七弟年龄太小,还不用去想这件事。我听说谢安有个侄女,名叫谢道韫,自幼聪颖好学,吟有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可见是个蕙质兰心的女子,当下也有十五六岁了,我托人去说媒,将她嫁与你可好?”

王肃之扭捏道:“全凭父亲做主,只是这谢家未必选得上我。父亲打算托谁去提亲?”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7)

王羲之道:“孙绰一向与谢安交好,让他去应该把握更大些。”

王肃之赶紧摇手道:“父亲千万不能让他去!你没听说他是怎么把他那个傻女儿嫁出去的事吗?这事如今可都传开了。”

王羲之一怔,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王肃之就将自己听到的这件趣事告诉了父亲王羲之:

太原王氏的王坦之有个弟弟阿智,自幼顽劣不堪,老大不小了,名门闺秀里没人愿嫁他。孙绰有个女儿,也是性格怪癖、不近情理,一直嫁不出去。这孙绰就跑到王坦之家,要求见见阿智,见过之后假装惊讶说:“这孩子挺好的啊,不像人家所传的那样,这么大人了怎能到现在还不成亲呢!我有个女儿,长得还不丑,你们若不嫌弃我们家境贫寒,我想让阿智娶她。”

王坦之高兴坏了,连忙去告诉父亲蓝田侯王述:“孙绰要把女儿嫁给我弟弟阿智。”王述听了也是又惊又喜。可等娶进家门才知道,孙绰这女儿的愚蠢、顽固,比起阿智来是有过之无不及,这才知道孙绰欺诈了他们。

王羲之听完,也不禁莞尔一笑。

王羲之想了一想,就亲自提笔给谢安写了请帖,让肃之将老五、老六、老七都叫了来。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8)

王羲之对他们三个说:“为父写了请帖,你们三个拿了,一起去谢府拜望谢公,邀他三月三日上巳节来参加兰亭集会。务必记得,要执晚辈礼!”

老六、老七都应诺了。

只有老五徽之大咧咧地道:“这谢安现今也就三十出头,比父亲小了近二十岁,我们拜望他执晚辈礼,这岂不是太抬举他了?”

王羲之怒道:“为父的话,你如今也敢不听了吗?”

王徽之看到父亲动了怒,只得说道:“孩儿领命就是了!”

04

谢安和许询刚刚从外面捕鱼打猎回来,正在家中喝茶清谈。

自从堂兄谢尚拿到传国玉玺交给天子,被升任尚书仆射以后,谢安就明白谢家在朝廷已是站稳了脚跟,也就更不愿意去做官了。

谢安年少时,早早得到过名士王濛和宰相王导的器重,但他生性淡泊,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无论是朝廷征召他,还是扬州刺史庾冰逼迫他;无论是让他做著作郎,还是让他做尚书郎、吏部郎,他都拒绝了。

人在官场、在朝廷,哪有在山水之间自在、逍遥。纵情于山水,携歌女同行,与名士清谈,探究境界人生的真意,何等快哉!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9)

门房来报,说是王家三位公子来访,谢安就让门房领了他们进来。

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见了谢安,恭恭敬敬鞠了一躬,齐声问候:“晚辈给叔父请安了。”

许询在旁边看了,有些惊讶。谢安却是一脸的云淡风轻,让他们平身落座。

王徽之拿了请帖,对谢安说道:“父亲让我三人来,特地给叔父送来请帖,邀您参加三月三日上巳节兰亭集会,还望叔父务必到场。”

谢安接了请帖,一眼看到王羲之的墨宝,不由赞叹道:“好字!笔风平和,笔势含蓄,遒美健秀,果然是王右军的手笔。”

王操之在一旁说:“还是叔父的面子大。有人出高价想让父亲写字,一千金一个字,父亲都没答应呢!”

许询在一旁点头道:“这倒确有其事,我是知道的。”

谢安将请帖看了一遍,随手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微微一笑道:“如此雅事,我定然是要去的。回去告诉你们父亲,届时我一定到场。”

王徽之道:“听父亲手下的参军说,叔父又拒绝了朝廷的征召,平日里就爱游山玩水、捕鱼打猎,这倒是挺对我的脾胃。日后要是能像叔父一般,忘情于山川,逍遥于江湖,也是快意人生!我才不想如父亲那般,官场上忙碌了大半辈子,也就是个会稽太守、右军将军!”

王操之听了,显然是不同意,说道:“我们世家大族的子孙,生来就是做官的命,我们不做官,难道官都让那些寒族做了去?如今北疆不宁,社稷未复,好男儿当以收复河山为平生之志,天天游山玩水有什么意思?”

谢安和许询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谢安看王献之半天不说话,就问他:“小公子你呢?同意你哪个哥哥的看法。”王献之站起身来施礼,回道:“春寒料峭,阴气未退,叔父多保重身体。”

谢安听了他的回话,不禁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

几人又说了一会话,王家三位公子就回家复命去了。

许询问谢安:“王右军亲自为你写请帖,这可是一份重礼,他究竟所为何来?”

谢安拿了请帖递给他看,说:“这是在向我们谢家提亲。帖中虽未明说,但他这请帖中提到了谢家的咏絮之才,分明是想让我在王家几位公子里选出一个,让我们家的道韫嫁过去。”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10)

许询看了请帖,也点点头,说:“是了,确是这个意思。那么,谢公看刚才这三位公子,哪个最贤?”

谢安说:“最小这位最贤。”

许询奇道:“你怎么知道的?”

谢安说:“吉人都惜字如金,浮躁的人才多说俗事,推此知之。”

许询点了点头:“这倒也是。可这小公子年龄这么小,和道韫也不配啊!”

谢安笑了笑,说:“那就选这个五公子徽之,倒是和我对脾气,也不算俗人。”

许询道:“可我听说,这个五公子不拘小节,生性高傲、放诞不羁,经常不修边幅,怕是道韫不会喜欢。”

谢安叹了口气,幽幽说道:“竟是如此?那就……兰亭集会后再看吧!我也好对王家公子逐个考察一番。”

05

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三月三日上巳节,终于到了。

这天一大早,会稽山阴兰亭四围十里就戒了严,大队军士游弋在各出入道口,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通过。

今天可真是一个好日子!朗朗晴天,万里无云,清新的空气、柔和的春风,吹得人人心情惠然舒畅。

王羲之带着七个儿子,早早来到了兰亭。特制的羽觞、上等的醇醪、各色的佳肴、精美的坐具、鼠须笔蚕茧纸、祓禊时的一应用品……都被运送了来,准备停当。

会稽太守府衙王羲之的一众下属、同僚,山阴令虞谷、行参军徐丰之、镇军司马虞说、群功曹魏滂、群五官佐谢绎、行参军曹茂之、行参军事卬丘髦、参军孔炽、参军刘密、府功曹劳夷、府主簿后绵、府主簿任儗,是第一批到的。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11)

毕竟,自己的主官或顶头上司办这样一场盛事相邀,定然是要早早就来捧场的。这帮人看到此地山水绝佳、景致非常,自然是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了一番。

前余姚令孙统、前参军王丰之、前上虞令华茂、前中军参军孙嗣、前长岑令华耆、前馀令谢腾等,是第二批到的。王羲之派人将他们用马车一起接了来,毕竟有几位年岁大了些。

散骑常侍郗昙、荥阳桓伟、侍郎谢瑰、殷浩僚佐王彬之、陈郡袁峤之、颍川庾友庾蕴、徐州西平曹华、广汉王蕴之、镇国大将军掾卞迪、行将军羊模、任城吕系吕本、彭城曹礼,是第三批到的。

他们一来,这兰亭上可就真的大大热闹起来了。这帮人个个身份显贵、锦衣华服,皆是王羲之特邀而来,自然免不了惹来前两拨人的嘘寒问暖,结交攀扯。

谢安带着弟弟谢万和好友左司马孙绰,姗姗来迟,是最后一批到的。

谢安和孙绰倒是平常士族打扮,唯有这谢万头戴白纶巾,身披鹤氅裘,足穿木屐,一副名士做派。

王羲之早就听会稽王司马昱说过,这位当今在会稽王府做中郎的谢万,喜欢与他长谈竟日,曾因举止轻浮被名士阮裕讥讽“新出门户,笃而无礼”。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12)

王羲之看人都到齐了,便选了一个高处,拱手为礼绕了一圈,朗声说道:“各位贵戚贤士、同僚好友!且听我一言。承蒙大家不弃,应我之邀,共赴这一场兰亭之会,今日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三月三日上巳节,自古便是行祓禊之礼的日子,理应沐浴除灾祈福。我已为大家选好清泉佳处,咱们先行祓禊之礼;然后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来个不醉不归,尽兴方休,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齐齐高喊了一声:“好!”,免不得一番欢声雷动。

自有仆役领了众人,一个个去了附近的山泉中去祓禊,用香薰花草洗濯一番,去病患、除鬼魅、作祈禳,除灾祈福。

崇山峻岭间,听风吹茂林修竹,沐浴在清流急湍中,每个人都情绪高涨,欢乐氛围渐浓。

祓禊之礼行过,王羲之便引领众人来到曲水流觞处,一觞一咏间,畅叙幽情。

06

曲水流觞开始了,大家兴奋起来,一切烦恼、忧愁都被抛诸了脑后。

王羲之介绍游戏规则:羽觞置于荷叶之上,经引流而成的弯弯曲曲的清溪上游浮水而行,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半炷香内,做不出诗来者罚酒三杯。

第一杯,停在了山阴令虞谷面前,在众人的起哄声中,他只吟得开头一句,便续不下去,只得认罚,连饮三杯。

第二杯,羽觞在镇国大将军掾卞迪座前打起了转,他也没能做出诗来,罚酒三杯。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13)

第三杯,羽觞停在了陈郡袁峤之面前。袁峤之略一沉吟,随即朗声吟道:

众人一致鼓掌叫好。王羲之也觉得这一首四言诗应时、应景、应情,对此人不免高看了几分,想着或许以后这袁家也会有兴起的一天。

第八杯,羽觞停在了王凝之面前。王凝之胸有成竹,站起身来便朗声吟道:

众人又是一致叫好,座中还有人高声赞道:“二公子有才!”谢安听了,也觉得王凝之这诗中有富贵雍容气象,这王凝之相貌也是堂堂,若是让侄女谢道韫嫁给他,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十杯,羽觞停在了孙绰面前。孙绰随口便吟了一首四言诗:

毕竟是才华出众之人,孙绰的这首诗自然也赢得一阵赞誉之声。

第十六杯,羽觞停在了谢安面前。谢安在半炷香燃尽前,吟出了一首五言诗:

王羲之听了,不免有些伤感。他知道谢安喜欢清谈,爱习老庄道玄,这齐彭殇之念,本是庄子的妄作。自己和谢安,终究是有出世、入世之别。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14)

第二十一杯,羽觞停在了桓伟面前。桓伟也在沉吟一番后做了一首五言诗:

座中有人知道他是桓温的儿子,自然免不了对他这首诗大大吹捧了一番。

第二十六杯,羽觞停在了王羲之面前。这座中之人,不是自己的下属、就是自己的晚辈,作为召集人,王羲之自然不能做不出诗来,便朗声吟道:

众人齐声高高叫好!虽然王羲之位高尊显,但这诗中意境气象,却也确实比别人高出一筹,这个好倒是发自内心。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15)

第三十二杯,羽觞停在了谢万面前。众人看他鹤氅纶巾,一幅名士打扮,也有听说他做派、想着他若做不出便要嘲笑一番的,不料这谢万也吟了出来:

王羲之听了微微一笑,觉得这谢万确实应该做个文士,只是没有将帅之才,不适合外镇一方,像谢尚一样统领兵马。

第三十六杯,羽觞停在了王献之面前。大家看到羽觞停在了九岁的王家七公子面前,纷纷起哄,催着他快快吟出诗来。

王献之沉吟半天,时间到了,还是没能做出诗来,只得认罚,饮酒三杯。

……

时光飞转,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大家还在不亦乐乎。

07

王羲之很高兴,谢安也很高兴,大家都很高兴,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王羲之宣布曲水流觞游戏结束,让手下人统计了一下成果:

王羲之和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等十一人,各成四言五言诗一首,郗昙、桓伟、华茂、庾友、虞说、魏滂等十五人一篇成,其余十六人诗不成,各罚酒三杯。

酒酣耳热的山阴令虞谷高声说道:“诸位!今日这兰亭盛会,必将传为风雅佳话,我身为山阴令、此地的父母官,恳请将各位的大作编集起来,印册刊版,传至后世,斗胆烦请右军大人亲笔作序,各位可赞同?“

大家纷纷极力表示赞同,一个个踊跃非常。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16)

王羲之今天心情也特别好,感到状态极佳,酒酣之际,心中又有万千感慨,自然也不推辞,当下便乘兴让人取了鼠须笔、蚕茧纸,抬了书桌,一时笔走龙蛇。

众人将他团团围住,看他挥毫落纸,一开眼界。

王羲之一落笔,便觉如有神人相助,一点一画皆似舞蹈,潇洒流丽,直写得出神入化。

四周突然沉寂到了极致,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静得连一片树叶落地的声音都听得到。

谢安在旁边,看到王羲之笔下的那些字,或坐、或卧、或躺、或飞、或舞、或翔,一个个都像有了生命,突然就想到曹植《洛神赋》中的句子:

谢安突然就明白,王羲之为什么要办这一场兰亭雅集了。

山水形胜、茂林修竹之胜境,天地之间,不知会有多少;上巳修禊、除灾祈福之礼节,一年一度,总在世间延续;显贵高士、饮酒赋诗之雅事,虽算难得,却也不足为奇。

唯有这一篇《兰亭集序》之作,怕是要名垂千古,永无第二人能做到了!

儿童文学兰亭集序(故事我编6:曲水流觞)(17)

自己此前曾猜测琅琊王氏会渐渐没落,今日看来,是自己错的太过离谱了:有王羲之这一篇《兰亭集序》在,就是他们王家“天下第一望族”最好的护身符;有这一篇书法作品在,怕是千年万年后,王家的声望也倒不了。

谢安沉思之间,王羲之已经将序写完,众人无不啧啧称奇,高声赞叹这必将是传世之作。

王羲之自己也颇感满意,他看向谢安,问道:“谢公觉得如何?还请指教斧正一番。”

谢安拱手为礼,悠悠说道:“在下有一请,万望右军大人允诺。”

王羲之一怔,问道:“谢公请说。”

谢安说:“我谢家有女,名为道韫,到了出嫁的年龄,今日兰亭集会,我看你家二公子凝之,心性高贵,学识不凡,我想让他们二人结为秦晋之好,不知右军大人允否?”

“哦?你看中了老二?行,行,行,我们王家求之不得。”王羲之没想到他看中的是老二。

“既然亲家公答应了,那我可要讨上一份定礼。”谢安不紧不慢,望向王羲之。

王羲之心中一沉,瞬间就明白了他想要什么,可现在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他也没办法开口拒绝,只好硬着头皮问道:“不知谢公想要份什么订亲礼?”

谢安稳稳答道:“别的什么都不要,就要你刚刚写就的这篇《兰亭集序》。”

“这个……这个……好吧,就给了你们谢家。”

四周欢声雷动,众人都庆祝王谢两家联姻,向王凝之恭喜不久将抱得美人归。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