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姓的本姓是嬴吗(秦姓的起源与演变之一)
要追寻秦人的足迹,必须先给大家讲一讲秦姓的起源与演变,以及秦姓与秦朝、秦始皇的关系,否则,你不可能真正的了解秦氏的历史和文化。
甘肃张家川牧场
远在西周以前,在如今的天水河谷盆地,因为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开阔、水草丰茂,是牧马养畜的好地方。居住在这里的秦人祖先伯益,因替舜养马繁殖很快,得到舜的封土和赐“嬴”姓。
嬴姓,是我国远古时期东方部族的姓系,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姓之一。当时嬴姓国很多,段连勤先生曾经指出:除了秦国之外,还有徐国、郯国、莒国、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白冥氏、修鱼氏等,几乎都是嬴姓国氏。
非子养马图
到西周时,伯益之后非子又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到周孝王赞赏。孝王不仅让他继承了舜时伯益的“嬴”姓,还“封其地为附庸,邑之秦(即今清水、张川一带)”叫“秦地”。
秦,既是一个姓,也是古国名和地名。现在的甘肃、陕西很多地方都曾经仍然以“秦”命名,陕西省就简称为“秦”。
据专家们考证,“秦”的初义并非指地名,而可能是指一种粮食作物,出产这种“秦”的区域可能原来就有秦名,后来非子受封于此后,“秦”便成为了这支嬴人定居的地名。
“秦”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秦字,上部中间有一把杵,左右是两只手,下部用两株禾谷,象征成熟的庄稼,整体字形表示举杵舂谷之意。
秦人是善于种粮的氏族,秦人居住的秦川和秦岭地区一直被称为秦地,后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秦”的称谓由禾名而变为地名、族名、国名、朝代名和姓氏名,其禾的本义却逐渐被人遗忘了。
秦姓因与秦朝秦国同为一个“秦”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被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直在探讨两千多年前能纵横六国、统一天下,能修直道、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嬴秦族人的来源。
秦始皇兵马俑
说起嬴秦族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归结起来有“西来说”和“东来说”两种。“西来说”以王国维、蒙文通等学者为代表,“东来说”以何汉文、卫聚贤等学者为代表。
“西来说”的主要观点是说,秦人原本就是西方部族戎人的一支,后来自西方崛起而东迁成就大业。
“东来说”的主要观点是说,秦人本身并非戎族,而是源自东方当时文化居于先进行列的少昊集团,后来是被迫西迁,秦人与东方的周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文化受周文化影响极大。
那么到底是哪种,学者们也是争论不休,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秦人“东来说”的观点。
秦姓图腾
秦姓起源之一:
源于嬴姓,属于以国名为姓。
此种说法认为,秦姓族人为颛顼嬴姓的后代,出自周孝王给伯益后裔非子的封地秦国,发源地是甘肃省天水的故秦地,属于以国名为姓。
少昊陵
秦人在西方崛起,但其族根在东方。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秦人本是东方众多嬴姓部族中的一支,源于东方当时文化处于先进行列的少昊集团,因此,秦人也认少昊为本部族的始祖神。
在我国传说时期,少昊是个极为显赫的人物,他是与黄帝部族相当的东夷部族的首领,主要崛起于泰山地区以及济、淮流域。
段连勤先生曾经指出:除了秦国外,如徐国、郯国、莒国、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白冥氏、修鱼氏等,几乎所有的嬴姓国氏,其地望都在山东及江淮地区。
由此可以看出,秦人远祖少昊在传说时期主要活动于山东及江淮地区。
玄鸟图
秦人又自认颛顼为始祖的。司马迁在《秦本纪》中明确生秦祖大业的女修,就是颛顼的“苗裔孙”,女修也是秦人的女祖。祝中熹先生在《秦人远祖考》一文中认为,颛顼可能属少昊之母系一族,他们两人或许是甥舅关系,或许是表兄弟关系。有可能颛顼的童年是在少昊部族度过的。在少昊之后,颛顼出任了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颛顼族后来与少昊族通婚,并融入同一部落联盟中。
颛顼苗裔孙女修生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文华,生大费,此大费即是秦人远祖伯益,又作柏翳。虞夏时代,与伯益同一家族的还有一位名叫皋陶的名臣,都同属于少昊家族。在禹之后,其资历、声望都高于伯益,禹本来都准备让他接班了,但他却英年早逝未能接上班。也有学者认为,伯益为皋陶的儿子。
伯益像
皋陶死后,伯益被选为了禹的接班人。但是随着私有制和父系家长制的完全确立,专制主义政权逐步出现,“禅让制”已不能适应社会或是部落联盟总体利益的需要,伯益没有接成班,而是由禹的儿子启掌了大权,夏王朝宣告正式建立,“家天下”也由此开始。
启当政后,有一种说法,说伯益在第二年即回自己的封地当他的诸侯去了,为禹守了三年之丧,主动避居于箕山之阴。但也有另一种说法,伯益被启杀死了。《古本竹书纪年》说“益干启位,启杀之”。《韩非子.外储说》云“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双方利益集团斗争激烈,最终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即著名的甘之战。
此场战争的结果是:有扈氏战败被灭,夏王朝政权得到巩固。被灭的有扈氏也称“九扈氏”,是与皋陶、伯益同属少昊集团东夷族的部落,这个时候的部落联盟主要是由来自中原地区的夏部落和来自济、淮流域的东夷族组成,但随着伯益的失势和有扈氏被灭,就极大的削弱了嬴姓东夷族在夏初的实力,也加深了夏民族和东夷族的矛盾。后来,嬴姓部落在夏朝末年加入了以商汤为首的反夏联盟并成为了殷商王朝的重要力量。
青海湖畔
据《尚书.尧典》记载,在尧当政的时期,曾经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合称“羲和”的主管祭日、测日。其中,和仲“宅西”。这个部族在和仲的带领下,为追寻太阳的光宿,翻过陇山,来到西汉水的上游,在那里辟地耕种生活下来。这个部族中走得最远的一支,曾经沿着河谷地继续西行到了青海湖畔。在这里,他们停止了西行,因为再走就是沙漠和戈壁了。但是,因为青海湖畔的自然条件没有西汉水上游好,其部族主体就留在了西汉水中上游一带,那里更适宜部族群体的繁衍发展。这一地区就被定名为“西”。
根据祝中熹先生的研究观点,这个和仲一族就此开始在西汉水中上游地区栖息繁衍,发展农、牧业,在复杂的民族环境中艰难地生长,这个地方也就成了这一支族人神圣的祖地——西邑,也是尧时代测日的最西端。在夏末商初,他们曾因陇西犬戎的攻击而被迫离开,但他们始终不愿放弃这片祖地,一直为回归故土而斗争,他们就是后来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的嬴秦一族。
西犬丘位置示意图(源自地图里的兴亡)
夏末商初,源于东方九夷中的“畎夷”从东方西越陇山,到了西汉水上游,赶走了本定居于西邑地区的和仲一族,即秦人的祖先,然后这个地方便开始称作犬丘,又称作“西犬丘”、“西垂”。
这个“西垂”经众多学者不断地考证,目前基本确认是汉代陇西郡西县的县治所在,其在今甘肃西汉水上游,礼县、西和县交界地区的永兴、长道二镇附近,在距西汉水与西和河(古建安水)交汇处不远的地带。
后来,同样来自东方的嬴秦部族与由“畎夷”部族演变而来的犬戎长期争夺这个地方的控制权,斗争十分残酷,曾几度易手。
商朝后期,以中潏为首领的一支嬴秦人开始在西垂居住。犬丘地名因历史惯性而延存下来。
原始部族劳动生活国画
商末时期,嬴族首领名蜚廉(有的也作“飞廉),其长子是恶来,父子两都在为商王朝服务,但其后裔一控制着西汉水上游地区的嬴姓方国。恶来后来被周王朝杀死了,但其四世孙名大骆,大骆有一个儿子叫非子,非子的后裔就是最后统一全国的嬴秦人。
蜚廉还有一个二儿子叫季胜,季胜的三世孙名造父,因为善于驯马驾车受到周穆王的宠爱,“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据考证,赵城即今山西省洪洞县北的赵城镇。这就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缘起。
嬴姓部族也由此分为两支发展,恶来的后裔为秦,季胜的后裔为赵。
造父封赵(图源网络)
周灭商后,居于犬丘的嬴秦人转而臣服于周,因为造父一族受宠获封赵城为赵氏,于是恶来的后裔们也跟着改为赵氏,以表示本族和造父一族都是一家人,对周室王朝是无限忠诚的,以向王朝示好。所以,后来有很多人说秦始皇为赵氏,也叫“赵政”,实际上秦赵本是一家。
这个时期,居于犬丘地区的嬴秦人作为周王室与陇西犬戎族的联系纽带,很好地起到了稳定西部民族关系的作用。
周孝王时,犬丘秦人的首领是大骆,大骆娶周王室权臣申侯之女为妻,生子成为大骆的嫡嗣。除此之外,大骆还有一庶子,名非子,善于养马,为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分土为附庸,邑之秦”。
其实,周孝王本来打算让非子取代大骆嫡子成的世子地位,接大骆的班,但从当时宗法制度来说又有违常制,受到了那些王室权贵特别是申侯的反对,因为大骆的正妻是申侯的女儿。于是,“周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嫡者,以和西戎。”就这样,非子一族被封为周王朝的附庸,并被确认成为了嬴氏的正宗地位,在宗法意义上的地位高于了原属的大骆主族,而这时从嬴族中别出为赵氏的大骆一族早已不再是嬴姓正宗了。
可以说,非子受封,不仅是其本人一生中的大转折,也是这支嬴姓部族改变命运的关键点,也就此改变了后来中国的历史轨迹。
原始部族劳动生活国画
数年之后,到了周厉王时代,周厉王无道,诸侯纷纷反叛,西北那些戎族也趁火打劫开始反周,与周王室关系密切的大骆一族成为首攻目标,结果大骆一族被灭,西垂地区又被犬戎占领。这个时候非子一族的后裔已离开了其祖非子曾为周王室养马的汧渭平原,而徙居到了今甘肃东部的清水、张家川一带,没有和大骆这一支在一起,所以幸存下来没有被灭。
周宣王时,为了加强与西戎的斗争力量,宣王开始大力扶植非子那一支秦人。他封非子一族秦人的首领秦仲为大夫,命他攻击西戎。结果秦仲被西戎杀死了。
秦仲被西戎杀死后,周宣王又召集秦仲的五个儿子,给兵七千,以秦庄公为首,带兵再次攻击西戎。这次秦人取得了胜利,秦庄公不但控制了秦仲所据的秦地,还占领了大骆的故地,收复了犬丘地区,并把族人的活动中心移至了犬丘,回到了宗邑之地,号称“西垂大夫”。
西垂示意图(采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西垂地区位于今甘肃天水礼县境内,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自然环境都是十分不错的。这里是汉水流域同渭水流域的接壤地,东依秦岭,西接岷山,是川、陕、甘三大地区的交通枢纽,沿西汉水,东可入汉中盆地,南可下成都平原,北可达泾渭流域,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还盛产井盐,在农耕时代,也充分保障了畜牧业的发展,非子也靠养马成功而受封,因此,这里在汉代及以前,都是秦岭、陇西区域最富庶的地区。
数百年间,嬴秦人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壮大,丰满了自己的羽翼,在与西戎的保卫战中,也锤炼了嬴秦人的斗争精神,为后来的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河南洛阳周天子驾六博物馆
到庄公之子秦襄公的时候,因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有功,秦国被升为诸侯国。后来,襄公的儿子文公再度击退了犬戎,占有岐山以西的广大地方。
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人开始把活动中心向关中转移,迁到了汧地,文公十六年(前750年),文公彻底打败西戎,秦人在关中终于立稳脚跟,开启了不断东进的步伐。
秦始皇陵
秦国最初建国于雍(今陕西凤翔),后来,随着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国都多次迁移,先后迁至脚邑(今陕西洛川)、平阳邑(今陕西宝鸡)、雍(今陕西凤翔)、栎阳县(今陕西临潼)等地。
后来,秦穆公横扫十二国,在西戎初步建立起霸业。但因战国初期经济较落后,又常发生内乱,国力逐渐衰落,被魏国攻取了河西一带(今北洛水和黄河之间),并差点被灭国。
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广招天下人才,国力逐渐增强,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成为战国七雄之首。
秦惠王时击败魏国,再振雄风,最终夺回河西,并一鼓作气,开疆辟土攻灭巴蜀之国,夺取楚国的汉中。
秦昭王更是不断攻城掠地,使得魏、韩、赵、楚等国元气大伤。
秦始皇雕像
公元前227年秦王嬴政纵横捭阖,吞并四方,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后来,秦始皇建都咸阳,进一步统一了东南、西南地区。
嬴政认为自己功高“三皇五帝”,故自称“始皇帝”。
但是,由于连年战争,耗资巨大,在秦始皇突然暴病而亡后又被赵高修改遗诏,让秦二世胡亥当政,老百姓苦不堪言,民生没有得到缓解,加之秦国法律严苛,最终激起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反秦的风暴很快席卷全国。
秦末农民战争图
后来,赵高设计杀死秦二世,立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子婴为皇帝。子婴又设计杀掉赵高等人,成为了秦国三世皇帝。
尽管子婴当政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平反昭雪,重用良臣,诛杀奸佞,恢复朝纲。但各地诸侯反叛,大军已兵临咸阳城下,秦朝江山已被奸臣赵高、暴君秦二世丧失殆尽,挽救秦朝已为时过晚。
秦皇子婴在位第四十六天,刘邦大破秦军,兵至灞上,派人招降秦皇子婴。
秦皇子婴用绳索圈在脖子上,手捧秦朝玺符,白马索车,归降于汉王刘邦。
汉王刘邦占领咸阳城,烧掉官室,收其珍宝货物,诸侯共分,然后杀秦皇子婴及秦朝诸公子宗族。
秦国灭亡,天下被分,刘邦为汉中王,项羽为西楚霸王。
项羽雕塑
据说,子婴长子嬴召、次子嬴乘化装逃出了咸阳城,从此改为秦姓,隐居在民间,其后裔多居于陕西等地。
这一支秦氏就是通常说的“嬴秦”或是“天水秦”,其郡望为天水郡,是目前国内秦氏的主流之一。
西晋时期天水郡示意图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各位看官别忘了点赞收藏啦!
秦网站长将继续给大家分享关于“秦”的知识,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