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非常好怎么样说(英语也可以样说)

这是《熊大爷话生涯》的第49个故事。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大家好!又来到了我们《熊大爷话生涯》的专栏。今天我想跟各位说一个《英语也可以这样说》的故事。

记得我在高中的时候担任旅行社的导游,有一回带了一群老外去旅游的时候,路上出了一些状况,迎面过来的是一个车祸,那老外就一直问:“what happened? what happened?” 我知道那是车祸,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样用英语来表达,急啊急啊,真的是着急啊!那个时候又没有像现在这么好,有个手机可以马上查。你们是生活在蛮幸运的一代,那个时候假如我们也有这个像APP或者智能手机,可是问题是没有也要活下去,那怎么办呢?我当时又担心这些旅客回去告我一状,那我将来不是又没有工作了吗?

我当时着急的事情蛮多的,又要担心英语,又要担心客人,又要担心客人会不会(投诉)。总而言之,这些所有的担心让我知道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怎么样突破那个时候、那一分钟、那一秒钟的尴尬,所以,我后来干脆就豁出去了,我就告诉老外:“you know, one car come, another car come, and two car boom.”老外也高兴了,他们一高兴,我真的安心多了,他们为什么高兴呢?因为他们听懂了,知道原来那个叫车祸。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其实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很多,譬如说,很多年以后旅行社有一个员工的绩效报告,发现回来要我继续担任导游的客人越来越多,而且比那些正统的英语系专业毕业的还要多,为什么?不是因为我的英文讲得好不好,是因为他们的评语是,他们完成了一个英语里说的任务,他们也达到了尽善尽美地把风景都讲得很清楚,但是少掉了一点点生活上那种幽默吧。我用我自己的方法,我的方法就是诚恳,我会,我就告诉他们我会,不会的,我就用“可爱英语”。

做一个导游,虽然英语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人与人之间,不管他是外国人,中国人,只要你诚恳,(就能)产生一种心灵上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所以,英语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困难,反而我会建议一些英语像我当时那样的同学,别怕,英语好就是要脸皮先厚,大胆地说出来,因为语言本来就是一种沟通,对方听懂了,又很开心,“可爱英语”又有什么不对呢?

英语非常好怎么样说(英语也可以样说)(1)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了,讲到这里,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跟你分享。英语有一个字叫做“不可能”,impossible,I-M-P-0-S-S-I-B-L-E,不可能,可是各位,你有没有想过在“I”跟“M”的中间,你如果加上一个apostrophe,就是一撇,你再去试试看念念,那就是I’m possible, impossible是不可能,只要你心中有那一撇,你的另外一个非常明确的观念就出现了:I’m possible!非常有信心,当在做导游的时候,明明那个车祸我不会讲,那就是不可能,可是为了怎么样能够应变,我发现一直停留在impossible,那么就叫impossible,如果我心中的一撇出来,就是把不可能而变成可能,其实方法是很多的,就是你心中有没有一种想把它突破,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一个当时不会的英文字用现在的话就是去掰吧,去掰也好,去说也好。解决问题的英语我一直认为就是好的英语。

所以,这些年来心中一直常常有这个故事,想跟各位一起分享。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学习当中,还有我们长大以后的工作当中,都会遇到很多很多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当时你认为不可能,或者你会遇到一些你担心因为英语讲不好又患得患失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没有任何的必要去说“对不起,我英语不好”,那是给你自己一个理由,但事实上你并没有解决,你要解决当时的那种处境。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希望这样一个故事也给你带来一些你的新的想法,至少在我的生活当中,从念书一直到去美国留学,这一路上我一直赞成用这种方法,语言就是一种表达。

后来,我在Webster Dictionary里面看到:“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the language? ”语言到底是什么定义呢?上面写得很清楚,语言就是the habit forming,就是习惯的养成。当我们的习惯一直讲一直讲,而听众也一直一样地养成了一种习惯,所以“可爱英语”也是另一类的英语,因为它达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又很顺畅,又很开心。那个就是一个很好的语言,不必为我们一定要追寻别人定的很多的规矩而影响到我们自然地成长。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你觉得呢?谢谢你收听《熊大爷话生涯》。

-END-


附黄天中教授简介

黄天中,美国爱荷华州德瑞克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学院博士后访问学者,现任华侨大学董事会海外董事、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州库克大学中国总校区校长,美国乔治亚州托马斯大学中国总校区校长。曾任台湾淡江大学心理学教授、公共行政学系主任、中国大陆研究所创所所长、研究学院院长,美国奥克拉荷马市大学教授、副校长,美国加州阿姆斯壮大学心理学教授、校长等职。

黄天中教授所获荣誉不胜枚举,获列美国名人录(Who’s Who in America)表彰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卓越贡献; 获列英国剑桥名人录(The TBC of Cambridge)选为21世纪杰出教育家;获列中国中央电视台“华人纵横天下”——全球杰出百位华人等。

黄天中教授在生涯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建树颇深,著有《孙子兵法与生涯规划》、《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幼儿版、小学版、高职版、中学版、大学版)、《人事心理学》、《幼儿心理学》、《临终关怀学——理论与实践》、《死亡教育概论——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研究》等三十余部。所讲授的《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获列中国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线上开放课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黄天中教授在中国有两个第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创建了中国的第一个美国MBA。


声音&文稿来源:黄天中(2018年录制)

文稿校对:蔡华艺、冯力元


生涯之路工作室

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分享快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