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献给摇滚(摇滚与青春)

作者:李惠祥

把青春献给摇滚(摇滚与青春)(1)

我到了这个年纪忽然谈起摇滚,真的有些许的尴尬,一是年轻的时候听的也不多,再有就是这个年纪不是应该心态平和,面带微笑,对谁都不会发生争执,对谁都会委婉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了吗?你还听摇滚干什么啊,捏都是年轻人干的事情了,我却总想发自肺腑的说一句:谁规定的摇滚乐只有年轻人才能听啊,我觉得只要是不会趋炎附势,不想像条狗摇着尾巴似的活着的人都会喜欢摇滚乐!

不行了,必须有BGM,《国际歌》走起,不用唐朝的,近期更喜欢马备版本的!边听边写绝壁有感觉!

好了,BGM已经响起来了,让思绪先闪回到我的青春岁月吧。。。

我的青春时代精神生活真的不能说是贫乏的,那时候虽然没有网络,但是也恰恰因为这个很好的规避了闭环对人们的洗脑,每个人都有自己获取知识与兴趣爱好的路径,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格特性,而不似今天这样大家连长得都快一样了,审美观也没有今天这么阴柔,每个男孩子崇尚的都是阳刚之气,娘们唧唧的是最令人不齿的一种状态,那么我觉得摇滚乐就近乎是那个时代的一首主题歌,刚烈,叛逆,充满了不服输的韧劲与激情!

我最早接触的摇滚乐那肯定是崔健了,但是说实话,我一直没怎么真的喜欢过他,也就比较喜欢《假行僧》。回首再看,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打响了第一枪,还有就是那时候没有多少人接触过摇滚乐,先入为主,所以他被尊为摇滚教父,当看到他也出现在综艺节目的时候,我知道崔大哥也屈服了,也和这个社会妥协了,不再继续以一个批判者的角度来立身于世了,谢谢这位老摇滚告诫年轻人的行为艺术,那就是最终你都会成为金钱的奴婢,一如北京有一句老话,有钱的王八都大三辈儿,谁不爱钱那?

可是真的在我的青春岁月里,人们对金钱还没有那么热衷,或者说那时候大家挣钱还是有底线的,我一直觉得那时候的人们都很有骨气,见过凭着自己的手艺和领导说话不服不忿,见过美女怒斥装逼的暴发户,见过人们不计报酬的去帮助他人,见过那时候许多事情并不是靠钱来解决的。而那时候很多人喜欢摇滚乐,那也是摇滚乐真正辉煌的时代,而不是综艺节目中一帮人假模假式的站起来挥动荧光棒,那种做作的丑态和当年人们发自内心的喜欢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

真正让我喜欢上摇滚的应该是魔岩三杰和唐朝,感觉他们的歌声更富激情与青春的躁动,与那时的我完美的同频了。

把青春献给摇滚(摇滚与青春)(2)

“香港的姑娘们,你们漂亮吗?”

何勇的一嗓子把整个红磡点燃了,一扫前面窦唯与张楚的文艺范儿摇滚乐,那赤裸裸的直抒胸臆的歌词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是热血沸腾,直至唐朝登场的时候几乎就是点爆了,人们躁动的在下面跳着叫着,那时候据说黄秋生就在下面。我自那之后再没见过那么有范儿的摇滚青年了,不善言辞的丁武简单的几句开场白,然后就是撼动人心的鼓声,全场被那不屈服的音符所充斥着!

那时候正好朋友经营一家酒吧,我每次去打开音响,放的第一张盘一定是《摇滚新势力》,听摇滚,必须把音量放到极致,你才会感受到它真正的魅力!

青春时期,接触过几个玩乐队的哥们,一个个都是瘦的像麻杆一样,我现在理解的是那时候他们真穷,真的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据说从廊坊出去的唐朝老五是因为家里条件很好,才让他醉心音乐,没有生活的后顾之忧,成了亚洲第一把吉他,不然的话很难坚持下来的,现在回想起来,玩乐队的哥们基本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来酒吧演出的费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每个人20元,那时候刚开始流行吃美国开心果,那一盘开心果好像就得15元吧,但是我至今依然钦佩他们对艺术的执著,就那么坚强的支撑着。他们所有的人似乎都吃的很少,但是无论男女都爱喝啤酒,那时候还没有精酿,贝克,科罗娜和美乐都是好酒,我们就一起喝最廉价的燕京清爽,而且还是从小卖部成捆儿买来的,哥几个边喝边给我普及摇滚乐的基础知识,每至深夜,我总问谁吃炒面,他们必然摇头,似乎有啤酒就有了一切。

我喜欢摇滚乐大致也就是那么一段日子,后来听烦了就再也不听了,后来身边玩乐队的人们纷纷去工作了,去结婚了,去做爸爸了,去每天柴米油盐了,去扮演这个社会最普通的一个群众演员了。

其实每个人都是好演员,我们在别人的面前扮演着那个他们认为的你,背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真实的你,一如那些已经放弃了玩摇滚的乐队兄弟们,他们一定会有从老板办公室出来之后,拿起一把扫帚当做吉他比划一段solo的时候,接着嘴里无声的唱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基本都会无奈的向生活投降,无奈的接受许多我们并不喜欢的东西,喜欢摇滚乐就代表着没有对生活服气,而服气了之后可能去会听流行音乐了!

而我,年纪越大就越喜欢摇滚乐了!

把青春献给摇滚(摇滚与青春)(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