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住宿山上青年旅舍(旅途的灯塔游子的暖乡)

“旅馆谁想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们。”戴叔伦先生在自己的诗篇中记载,一年到头,他还身在离家乡万里远隔的异地,无法回家团圆,只有自己一人歇在旅馆,与一盏寒灯相望,分外寂寥。由此可见,在唐代时期,旅馆已经是民间常见的设施了。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德鲁纳酒店》,里面涉及的新奇且带有神明色彩的一间酒店,吸引了无数海内外观众的观看。但大家有所不知,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旅馆就已经是各种宗教和志怪的结合体了!

最初的旅馆又称之为逆旅,是传说中神出鬼没的场所,总之非常的玄幻,这基于中国古代浓厚的宗教和佛学氛围。虽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逆旅和如今的酒店意义大相庭径,但好歹旅馆已经初具雏形。

老君山住宿山上青年旅舍(旅途的灯塔游子的暖乡)(1)

唐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飞跃发展的一个阶段,人人安居乐业的基础上,自然衍生出各种新兴行业,进京赶考和游山玩水的人多了起来,旅店就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那是我,旅店就不再是志怪的聚集地了,而是服务业中的佼佼者。旅店不仅能够提供食宿,还能为路过的客人寄放货物,业务扩张得十分全面。

可以看出,古时的旅社业服务从最初的单一到后来以盈利为目的的全面发展,依赖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落实。那么古代旅馆的服务可以细分出什么呢?又是怎样原因使得旅店业蓬勃发展?

一、古时服务“全乎”的各朝旅舍业

1.为过往旅客服务的魏晋南北朝的旅舍

古代的逆旅和现在的酒店也有不同,酒店多是企业的连锁经营,拥有成百上千的员工或者更多,盈利目的强;逆旅则更加与现代的民宿相似,是当地平民或者官员自己开办的,基本上都属于私营。而且逆旅也都不全是为了盈利而开设,平民为了赚钱维持生活而选择这份活计,那么官位稳定的官员为何也要开办逆旅呢?

这是因为在古代逆旅还有另一层的意义,那就是震慑奸轨。这一类的逆旅多半修建在人迹罕至的萧条之处,或者是广阔视野的空旷地带,为了威慑四方来的逃亡人员,和心怀不轨的流寇,自然不以盈利为终极目标。

老君山住宿山上青年旅舍(旅途的灯塔游子的暖乡)(2)

相较而言,古代盈利的逆旅就更加的容易想象了,和现在的旅店大致相似,他们给来往的客人提供住食宿,不住店的路人也能在逆旅中购买食物,并且逆旅中一般都有一口水井,以供游客不时之需

古代的旅店虽然没有科技支撑,没有系统的管理体系,但是根据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态度还是深受消费者欢迎,逆旅中夏天有凉荫,冬日有温庐,还可以喂养客人疲惫的牛马……基本上解决了客人的所有问题。不过因为古时候没有身份证,也没有警卫系统,所以客人住店的时候身份并不能盘查仔细,经常会有不法之徒住进逆旅。

这些服务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形成的,由此我们可知,古代逆旅行业已经相较成熟,有自己总结出的一套服务体系,也有足够的发展前景。而这些服务内容还在不断改进和增添,比如传递信息等,总之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老君山住宿山上青年旅舍(旅途的灯塔游子的暖乡)(3)

2.唐宋时期城市旅舍业的吃食服务

民以食为天,不管你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还是过往的商贾,亦或是临时受命的官员,出门在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食问题。所以唐宋时期的旅店除了提供最基本的住宿服务,更加的把心思放在了食品之上。

唐宋不仅经济发展飞速,百姓幸福指数提高,就连美食文化也是空前繁盛,许多的旅店为了吸引客人,推出自己的特色招牌菜,是典型的一种营销策略。比如唐代有一家旅店名叫野狐泉店,名字倒是新奇有趣,但是让它真正引人注目、远近闻名的却是一碗凉粉!别看是简简单单,平平无奇的一碗凉粉,里面还大有门道,旅店专门创新,用绿豆碾碎了来做凉粉,配上口味丰富的调料,是夏天消暑开胃的佳品!所以不仅是住宿的游客爱吃愿意买账,还有消费者慕名而来,只为尝鲜。

同样的,还有旅店以鲜花饼作为噱头,让行人留宿或者进餐,从种种史料记载,依靠特别的食物和好口碑来经营旅店已经不是个例,大家分享自己的成功之道,一起来促进服务业的繁荣。由此可知,唐宋时期的吃食服务是基于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总结的经验,都是旅店行业的重要组成。

老君山住宿山上青年旅舍(旅途的灯塔游子的暖乡)(4)

3.唐宋时期城市旅舍寄存服务

另外,鉴于住宿的客人大多数是在赶路,目的地远,必当带着大批的生活物品,或者押送各种货品,所以给这类客人提供寄放物品的服务也不可或缺。唐宋时期衍生的不仅有吃食,还有寄存服务。

唐代有一男子名叫李生,策马扬鞭赶路前往太行大道,已经行进了白日。一天他照常赶路,在途中遇见一少年,用鞭子赶着一匹骡子,骡子身上还背着两大包的包袱,到了晚上,骡子和少年都已经筋疲力尽,并且嗓子也哑了,谁知走到了一处悬崖绝壁上,虽然尽力阻止,结果少年和骡子还是摔下悬崖,李生连忙把骡子带去旅店,把骡子身上的包裹卸下,寄放在旅店。

旅店寄放货物是屡见不鲜,但是最开始旅店并没有专门的库房用来存放顾客的行李,因为货物堆放会减少旅店的面积,不利于运营,所以后来为了解决难题,一般的旅店都另外修建了库房。

可以看出,古代的逆旅服务涉及面广,提供的服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物美价廉,是旅途中的首选。不过大家也有也有疑问,那就是旅店明明只需要提供住宿,为何还要大费周章的研发出这些新兴服务呢?

老君山住宿山上青年旅舍(旅途的灯塔游子的暖乡)(5)

二、古时旅舍业如此服务是因

1.旅舍的前身“邸”的职能沿袭

逆旅的突然衍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在“邸”的前身下衍生的,所以它也沿袭了“邸”的基本职能。那么“邸”到底有哪些职能呢?首先大家明白邸最通常的组词习惯就是府邸是,是一个家族的房业,用于居住,所以“邸”的第一作用就是居住的宅馆。一些名门贵族还会在自己上朝的途中修建府邸,以便自己随时歇脚。

邸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囤放物资,不过并不是为了方便路过的客人,而是专门为朝廷和军事提供方便,主要存放的物资也都是军粮军饷。第三,通过它前面的两个作用来进行盈利,通过客人住宿和存放物资来收取费用。

所以可以知道,旅社的前身就是“邸”,并且旅店的很多服务内容也都是由“邸”的职能发展出来。

老君山住宿山上青年旅舍(旅途的灯塔游子的暖乡)(6)

02.旅舍所存在的朝代赋予了其特殊的文化思学

逆旅在魏晋南北朝兴起,是一个好开端,但却没有遇上好的时代,因为魏晋南北朝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屡见不鲜,烽火硝烟四起,百姓苦不堪言。为了抚平心中的阴霾,那个时期的百姓更加愿意相信宗教和玄学。因为人生的命数不定,逆旅又是旅途中短暂的栖身之地,所以大家很容易把逆旅与人生相联系,赋予逆旅更加深厚的意义。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百姓容易悲悯的情怀让逆旅生意火爆,大家渴望在逆旅中寻求灵魂契合和安慰。所以进而逆旅为这些寻求共鸣的旅客提供各种服务。

老君山住宿山上青年旅舍(旅途的灯塔游子的暖乡)(7)

03.历朝历代对于旅舍的普及使其有为百姓服务的意识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不是旅店的前身职能沿袭,也不是时代背景,而是逆旅普及之后,这个行业的工作人员有一种为百姓服务的意识。在唐宋时期,旅店已经成熟,是寻常的一种企业,旅店的发展历史悠久,才最终促成良好的结果。从最初的“邸”,到宗教色彩笼罩的逆旅,再到客舍、宾馆,旅社存在任何一个有需要的朝代,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和承认。

因为旅社的兴起,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发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百姓服务的意识也传承不朽,所以旅店才能够全面服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结语

旅店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是我们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行业,也是帮助来历朝代书生、商贾、官员完成工作和学业的帮助者,它的意义从来不限制在提供住宿上面。最初的逆旅由“邸”发展而来,它是歇脚的住所,是存放军粮的仓库也是提供食宿的盈利空间,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让旅店富有宗教色彩,是志怪的聚集地,是百姓寻求共鸣的角落。

老君山住宿山上青年旅舍(旅途的灯塔游子的暖乡)(8)

古代的旅店在每一个朝代的沉淀下逐渐变得正规,成为了和如今并无二致的宾馆。为来往的客人提供异乡的住所,温暖的庇护所,可口的食物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也让旅舍成为了大家在外的依靠,让工作人员由心产生服务意识和使命感。

古代的逆旅和任何一个行业一样,是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形成,逆旅行业是古代经济发展的见证,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中国历史的组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