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二品官制(清朝的九品官虽小)

在中国古代,官和吏是有很大区别的官无论多小,用今天话说,都是正式编制,吃国家财政而吏一般来说都没有编制,属于劳务派遣的办事员性质,白干活没福利,只为混口饭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清朝的二品官制?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的二品官制(清朝的九品官虽小)

清朝的二品官制

在中国古代,官和吏是有很大区别的。官无论多小,用今天话说,都是正式编制,吃国家财政。而吏一般来说都没有编制,属于劳务派遣的办事员性质,白干活没福利,只为混口饭吃。

清朝的九品官无疑属于前者。

清朝的官制是九品十八级,每个品级都分成正、从两级,如正一品、从一品,从高到低,以此类推,一直到正九品、从九品。当然如果要细致划分,每个品级的官员还分文官和武官、京官和地方官,等等。

那么,清朝都有哪些官员是九品官呢?

01:京官

先说文职京官。

礼部下设一个机构叫会同馆,主要负责接待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节,设大使二人,为正九品。

清朝延续历朝旧例,设钦天监,掌天象、节气和历法。钦天监设五官正,即春、夏、中、秋、冬官正的,具体来说就是五个主要负责推演历法的属官。而协助、辅佐五官正工作的官员有监侯、司历,各二人,均为正九品;此外,还有漏刻博士,掌计时,五官司晨,掌报时,这两个官员都是从九品。

清朝还有掌管宗庙祭祀的机构,叫太常寺,下设属官赞礼郎,主要负责在大型祭祀典礼场合引导、宣读行礼项目等,正九品;司乐,负责祭祀音乐,从九品。

还有清朝掌管朝会仪节机构叫鸿胪寺,下设鸣赞、序班两个官职,主要负责朝会仪式的唱赞,皆为从九品。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中央机构属官,也是九品官,如翰林院侍诏、国子监典籍、刑部司狱、太医院吏目、工部司匠等。再说武职京官。

武职京官中最重要的九品官就是蓝翎长,是驻京京营八旗各营的下级军官,广泛分布在三旗包衣护军营、三旗包衣前锋营、火器营、健锐营、向导处、上虞备用处等,为正九品。

还有一个从九品官,叫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主要是负责宫廷的车马的。

02:地方官

文职地方官中,主要都是在各司、府、县中负责文书收发、勘察刑名等笔墨工作,如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等,皆为正九品。

武职地方官中,最主要的是外委把总。把总是清朝绿营军官。按照清朝绿营兵制,分镇、协、营、汛,营以千总、把总统领,把总为正七品。但是,绿营中还发展了一批编外把总,称外委把总,职权与把总相当,但品级只有正九品。总的来说,九品官都是一些中央地方官署的文武基层官员,说白了就是干活的。但人家虽然人微言轻,但好在有编制啊,也有提拔的可能性,比那些无编制的皂吏强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