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提前食疗(天冷大进补竟酿经痛)

天冷大进补,竟酿经痛、月经量爆增!中医:子宫内膜异位症防火上加油,食养辩虚实。

冬天天冷喜欢进补,临床上却常发现刚吃完羊肉炉,姜母鸭后,当月的月经突然爆大量,或是产生严重经痛。中医师提醒,女性进补要小心,可能是属于不能吃补的“实证体质”,而且这种体质的人多半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风险族群,吃了过多温补的食材恐造成子宫充血、发炎而产生肿胀的现象;以及下焦气血运行不畅,子宫收缩不佳导致月经爆发大量,甚至会产生经痛。

月经提前食疗(天冷大进补竟酿经痛)(1)

中医看痛经,又分“虚证”与“实证”

中医师表示,中医在痛经的分类来看,有分“虚证”与“实证”,一般在痛的时间上,以经前、经行时痛者大部分属实;经后仍绵绵作痛,或经后开始痛者属虚。在痛的性质上,绞痛、灼痛、刺痛、拒按者多属实;隐痛、坠痛、绵绵作痛、喜按者属虚;灼痛的热痛反加剧暑热;冷痛得热疼痛减轻则属寒。

属于实证的女性朋友,不适合在月经前吃补

通常实证的女性朋友是不适合在月经前吃补的,也就是不是每种痛经都是喝温热的姜茶会改善的,如果子宫肌腺瘤发炎引起的痛经,喝姜茶或是吃补品反而会更严重。

发炎在中医来看,大多属于实证的痛经,月经来潮时在骨盆腔反复充血与发炎,从中医观点来看,是一种湿热症状,如果月经来时饮用黑糖姜茶来舒缓疼痛,只有刚开始时感觉舒缓,但是久了反而会加重发炎的情况,甚至会产生经血爆大量的情况。

中医师说,曾经在门诊就见过有1位女性上班族,每天都喝人参茶,结果造成月经不来,过了3个月后突然血崩到不知所措!妇产科医师打止血剂也没效,后来至门诊求助,予以服用龙胆泻肝汤等去湿热,加上仙鹤草、鸡冠花、荆芥炭等去湿热中药,才让血崩停止。

经血爆量、经期紊乱、前后异常出血,先排除是否为子宫肌瘤

所以,提醒如果不知道自己月经前能不能吃补,建议可以先谘询专业的中医师,不要贸然大进补。如果经期有特殊变化,比如经血爆量、经期紊乱、前后异常出血,在考虑进补调理前,也可先接受超音波检查,排除是否为子宫肌瘤或内膜瘜肉等问题。

排卵期的白带,也是是否能吃补的观察重点

此外,通常排卵期的白带情况,也是是否能吃补的观察重点,正常状况下,白带会随生理期而变化。排卵期时白带会特别多,正常的白带顶多有一点味道而且呈透明水状,像蛋清一样;如果味道很臭,且变得很黄,甚至是绿色,还有搔痒,有渣渣,或者在裤底、阴部可发现像乳酪或豆腐渣一块块白色的东西,多半是因阴道感染,这时也不能吃补,吃补会让感染趋于严重;如果白带中有血丝或者呈微红色,首先要判断是否因夹带排卵期的出血,或是之前有性行为,这时吃补有可能会让有血丝的分泌物更多,这时也要暂停吃补,要排除子宫颈糜烂的问题。而长子宫肌瘤或是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胡乱吃补会让充血更严重且更痛。

就像“火上加油”并不适合,但是也不能吃冰来降温,容易造成子宫痉挛,增加疼痛的风险,还有月经前体质易化热,也避免辛辣的食物,如果平日肠胃不好,或者经前或月经来腹泻的状况,也应该避免吃四物汤。因为四物汤中的当归与熟地有滑肠的作用,会使腹泻情形更为严重。

麻油鸡汤常使用老姜米酒料理趋于燥热,会大幅提升活血

于是有人会问:“街头巷尾都有卖的麻油鸡汤,应该算安全了吧?”中医师表示,麻油性寒内含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将转换为前列腺素促使子宫收缩,服用可加速排除经血或坐月子帮助排除产后恶露。但坊间多数麻油料理,如麻油鸡料理过程大多先以老姜爆炒,再加入米酒调味,酒精本身即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加上老姜本身辛热性及爆炒后,属性由凉转热的麻油,整道料理将变得十分燥热,且会大幅提升活血作用。

若患有子宫内膜异位、巧克力囊肿、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体质属热或是平时经血量较大的女性,食用麻油相关料理,可能因子宫加速收缩导致大量出血,甚至血崩经期时,子宫及骨盆更处于一种过度充血极为脆弱状态,恐导致发炎反应更加严重,造成排血量剧增,或经痛加剧等不适。所以,建议经期不要自行食用,先寻求专业医师建议后再食用。

月经期间饮食宜尽量清淡,多摄取优质蛋白质

月经来到底能吃什么呢?中医师表示,此时期饮食宜尽量清淡,为了保持体力多摄取优质蛋白质,鸡肉、鱼肉,而煮熟的花椰菜、番茄汤、海带汤等,对女生妇科的保养也有帮助。此外,也建议多摄取能利湿的食物,像是冬瓜、红豆、绿豆、薏仁等,而含高抗氧化物的蓝莓、樱桃、葡萄,具有丰富的花青素,有消炎止痛的效果,且都属于高铁质水果,能舒缓经血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及体虚,但是切忌在白天时服用。

月经提前食疗(天冷大进补竟酿经痛)(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