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1)

绝对性即无条件性,相对性即有条件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任何时间和空间都同运动的物质一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们的时空观念只不过是对客观的时间、空间的反映。

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不同的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总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的制约,即它们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非欧几里得几何学对于揭示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证明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揭示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之间的深刻联系,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出,时间和空间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与物质运动的速度直接相关。

根据相对论的公式,尺子的长度在不同的运动着的物质体系中是不一样的,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缩短,运动的速度越快,长度就变得越短,即空间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同样,同—个时钟的时间间隔性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中也是不—样的,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慢,运动的速度越快,指针的速率就变得越慢,即时间的间隔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进一步揭示出时间和空间与引力场的关系,认为有引力场存在的宇宙时空是弯曲的时空,没有引力场存在或者引力场很弱的时空则是平直的时空,而且物质质量愈大,分布愈密,引力场愈强,时空也愈弯曲。这样,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证明了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密切关系。

可见,时间和空间的特性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时空曲率也受物质质量的影响。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正确性,指明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是可变的、相对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绝对时空观否认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是不符合事实的,从而给唯心主义者留下了空隙。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时间一维性是不可穷尽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对具体事物来说又是有开端和终点的。比如,任何一个生命体从出生到死亡,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有长生不老、永远不死的生命体。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空间的三维性是不可穷尽的。宏观世界大而无限。现在的天文望远镜能观测到的恒星系已在10亿个以上,最远的距离我们150亿光年。

人们还观察到了距我们大约200亿光年的类星体,而这远不是空间的尽头,也不可能找到空间的尽头。微观世界小而无限,现代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研究尽管已经深入到了层子(夸克),但仍不能说已经是微观世界结构的最后层次。

同时,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在空间上又是有限的。比如,银河系的直径是10万光年,太阳系的直径是118亿千米,原子核的直径是10-13厘米~10-12厘米,其具体的空间总是有限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