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和他的情人电影讲述了什么(新浪潮电影诗人和他的)
作者:Philippe Met 副标题:Transatlantic Auteur 出版社: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2018-9
20世纪60年代,路易·马勒Louis Malle(1932-1995)被称为影坛新浪潮的开山人物。在此后的30多年里,他高产优质地拍摄了多种风格和主题的影片,成为法国电影的中坚力量。
离开法国后,路易·马勒来到美国,他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式,也是少数在美国还能保持自我风格的“国际导演”。
左起:洛德·勒卢什Claude Lelouch、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路易·马勒、罗曼·波兰斯基
西班牙《电影与录像》杂志曾这样评价他:路易·马勒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世界级导演,他的特点是风格上的跳跃性和主题的非连贯性。
我们在他的众多的影片中,经常看到的是一个儿童的世界,一种对环境与人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和一种揭露社会本质的本领。
他在美国期间所拍摄的影片,尤其是他勇敢无畏地回到过去的那部影片《再见,孩子们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为他的电影创作带来了新的曙光。
电影《再见,孩子们》(1987)中的影像
《再见,孩子们》表明了,尽管当年纯粹由于时间的巧合他被列入新浪潮战士的行列之中,然而事实上,他始终表现得象一个传统学派的导演。
而且,他决心表现他自己所迷恋的那种创作意念,决非是在掌握了各种电影样式和技能之后。
另外,路易·马勒的影像风格永远呈飘忽不安的状态,让影评人难以把握,无法把它以类型归类。
拉斐尔·费伊特Raphael Fejtö在电影《再见,孩子们》(1987)中的影像
他的影像风格与其婚姻状态极为相似,印证了法国文论大家德·布封的那句“风格即其人”的名言,同样让人琢磨不透。
以往,人们常会用梅开二度来形容再婚的伴侣,路易·马勒则走得更远,换了三任不同国籍的太太,可谓梅花三弄了。
这还不算与法国名伶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1928-2017)和美国“女权者”苏珊·萨兰登Susan Sarandon的恋情。
让娜·莫罗和路易·马勒(右)拍摄于1958年
【新浪潮电影诗人】
1932年10月30日,路易·马勒出生在法国一个上层资产阶级的家庭里。18岁时他开始在高等电影学院学习摄影和导演,两年后他作为一名优等生毕业了,选择在雅克·谷斯托船长的一艘轮船上作为他的实习场所。
他和雅克·伊夫斯·科斯托Jacques-Yves Cousteau(1910-1997)合作导演了展现水下世界之美的纪录片《沉默的世界Le monde du silence》(1956)。
纪录片《沉默的世界》(1956)英国蓝光版封套
尽管影片没有多少观赏性,它却获得了1956年第9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
在此之前,他拍摄了两部短纪录片《疯狂学Crazeologie》(1953)和《307站Station 307》(1954)。
1956年他为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1901-1999)当助理导演时,在《死囚越狱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1956)一片中更加显露出其光彩。
让娜·莫罗在电影《通往绞刑架的电梯》(1958)中的影像
此后便是他的处女作《通往绞刑架的电梯Ascenseur pour l'échafaud》(1958),这是一部深受美国电影影响的精美的悬念片,根据卡莱夫Noël Calef的小说改编,描写一对情人决定除掉那个不合时宜的丈夫,当女方等待男方一起私奔时,男方在被害者的电梯里被捕了。
作为一种风格的尝试,路易·马勒的兴趣集中在描绘巴黎清晨和夜晚所产生的痛苦,这是路易·马勒极为喜爱的一种情绪的表现。
电影《通往绞刑架的电梯》(1958)片场,左起:莫里斯·罗内Maurice Ronet、路易·马勒、让娜·莫罗
同时,影片配上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著名爵士乐作曲家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1926-1991)的音乐,这在当时是十分大胆的做法。
乔治 萨杜尔Georges Sadoul(1904-1967)看完这部电影后称路易·马勒为“电影诗人”,这部影片受到热烈欢迎,路易·马勒因此片而荣获路易·德吕克奖,为他授奖的是该片女主演让娜·莫罗。
让娜·莫罗在电影《通往绞刑架的电梯》(1958)中的影像
这部影片被称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导火索”,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年青导演的存在,同时也给这些年青新人以拍片的机会。从此之后,阿伦·雷乃Alain Resnais(1922-2014)、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30-2022)、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1932-1984)、克洛德·夏布洛尔Claude Chabrol(1930-2010)等人的处女作才陆续问世。
电影《情人们》(1958剧照,让娜·莫罗
继这部处女作之后,路易·马勒又邀请让娜·莫罗来主演他的《情人们Les amants》(1958),为出于感情自由的通奸正名。
影片手法已十分娴熟,作为影片主线的那场表现爱情的夜景戏,掀起了当时很大的轰动,弗朗索瓦·特吕弗称这场戏为“电影的第一个爱情之夜”。
该片卖座极好,获得了第19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让娜·莫罗和路易·马勒拍摄于1957年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史》一书中,该书的作者理查德·纽珀特Richard Neupert引用当时评论,说《情人们》(1958)是献给让娜·莫罗的美丽诗篇。
这部电影杀青前,她与导演路易·马勒分手——两人在《通往绞刑架的电梯》(1958)时相爱。
路易·马勒爱上的是怎样的让娜·莫罗?
电影《情人们》(1958剧照,让娜·莫罗和让-马克·伯里Jean-Marc Bory
路易·马勒在早年的采访中提到此片拍摄期间,他描述了一个“不美”但“迷人”的让娜·莫罗:因为让娜·莫罗的脸不上镜,摄影师给她上很重的妆,冲印出来效果甚至是吓人的;但银幕上,“她可以看起来几乎是丑陋的,但十秒钟之后,像换了张脸一样,变得无比迷人。”
电影《通往绞刑架的电梯》(1958)片场,路易·马勒和让娜·莫罗
正如路易·马勒所说:“我认为拍第一部影片是很容易的,就象写第一部小说,只要是和自传差不多就行。但是最因难的是拍第二部影片。而我却决定在一段时期里拍摄各种样式的影片,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要保证每一部都比前一部更好。”
碧姬·芭铎在电影《私人生活》(1962)中的影像
【《印度魅影》招致印度抗议】
此话绝非戏言。路易·马勒的下一部改编作品是1961年拍摄的《私人生活Vie privée》(1962),这是一次尝试把英国喜剧作家诺尔·科尔德的作品同女影星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一致起来,即用前者的同名剧作去适应后者的个性。
路易·马勒大胆地让碧姬·芭铎去充当一部试图戏剧化地表现这位明星私生活的影片的主角,让她同男影星马塞洛·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1924-1996)搭挡,真是一个令人咋舌的主意。
碧姬·芭铎在电影《私人生活》(1962)中的影像
经过了7年时间,路易·马勒成为一个稳固的、折中的电影导演。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失去了个人风格,但是也许这样更有利于解决任何类型的影片。
他确信:“人们说我是玩弄风格的把戏,但我不认为。比如说,一个画家,能立即找到他之所需;需要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去寻找它。”
路易·马勒
在以后的那些年里,这种寻找随着路易·马勒越来越接近人的最隐秘的领域而变得愈加残酷。这类影片的出现使他声誉日隆。
1963年改自法国名著的《鬼火Le feu follet》(1963),描写了酗酒的堕落浪子在自杀前的种种遭遇和颓废心态。作品让颓废的灰暗发出了珍贵的光辉,微弱的光芒里有路易·马勒对逝去青春的悼念。影片获第24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电影《鬼火》(1963)剧照,莫里斯·罗内Maurice Ronet
路易·马勒拿出的第一部杰作是《江湖女间谍Viva María!》(1965),一部由让娜·莫罗和碧姬·芭铎主演的巨作,她们扮演两个歌舞演员。
她们绝对是无政府主义者,并参与了一个假设的拉美国家的革命。路易·马勒的这部巨作无非是要试一下,让娜·莫罗和碧姬·芭译哪一个更为出色。
让娜·莫罗和碧姬·芭铎(右)在电影《江湖女间谍》(1965)中的影像
在20世纪60中期,以罗兰·巴特和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为代表欧洲文论大家,密切地关注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探询、推论中国文化、妇女和语言的现状及其走向。
1967年初,路易·马勒将摄影机扛到印度去,力图在影像领域切实地把握东方古国的社会变迁,他秉承“直接电影”的理念所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印度魅影L'Inde fantôme》(1969),力求客观、真实地再现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引起极大关注,甚至招致印度政府的强烈抗议。
纪录片《印度魅影》(1969)德国蓝光版封套
而且印度政府甚至采用外交手段驱逐BBC在印度的员工。但无论如何,这一套影片已经是记录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接着,他在群导合拍的《勾魂慑魄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1968)中,路易·马勒导演了《威廉·威尔逊》这一集,描写威尔逊(阿兰·德龙Alain Delon 饰)面对他的分身和朱塞平娜(碧姬·芭铎 饰)时所遭受到的内心痛苦。
电影《勾魂慑魄》(1968)片场,路易·马勒(右)和碧姬·芭铎
这是一部完全按照路易·马勒自己的意愿拍摄的短片。路易·马勒说:“它是我电影生涯中的一次决裂。我想重新回到现实,并把自已隐藏在现实的后面,把摄影机变成一面沿着那些道路漫步的镜子。”
或许可以说,这次体验是为路易·马勒导演他的两部重要作品做准备的。
电影《好奇心》(1971)剧照,贝努阿·费雷Benoît Ferreux
这两部影片是《好奇心/那个少男不怀春Le souffle au cœur》(1971)和《拉孔布·吕西安Lacombe Lucien》(1974),两部近似自传体的影片,每一部都引起影界的争议。
《好奇心》是表现资产阶级少年住在温泉旅馆,同他母亲一起睡觉。
《拉孔布·吕西安》对一个在抵抗运动中成为纳粹告密者的年轻乡巴佬,作了一种温情的描绘。
皮埃尔·布莱士Pierre Blaise在电影《拉孔布·吕西安》(1974)中的影像
在这两部光彩夺目的影片中,路易·马勒显示出一种超凡的表现那些令人生畏主题的特殊本领。
路易·马勒后来在杂志访谈中认为自己最棒的经历是和《拉孔布·吕西安》中那个17岁的男孩合作的那次。
“在拍那部电影之前,他在森林中工作,是一个伐木工,从来没有看过电影。他对这项媒介一无所知,真的有点像是一个野蛮人。
电影《拉孔布·吕西安》(1974)剧照,皮埃尔·布莱士
“但他呈现出了我所看到过的最有趣的表演。他与我所写的人物非常贴近,但他也赋予了那个人物很多我想不出的东西,这一直让我感到很惊喜。”
【在美国好奇的十年】
直到派拉蒙公司制片人和《拉孔布·吕西安》的狂热崇拜者巴里·迪勒Barry Diller拿出300百万美元让他到好菜坞去拍片时,他才开始思考在美国拍什么
电影《艳娃传》(1978)片场,路易·马勒(中)正在给弗朗西丝·费伊Frances Faye(左)和波姬·小丝说戏
当他踏上旅程时,一个将持续10年的新阶段在路易·马勒的眼前展现了,这也使他成为了极少数能够与美国导演抗衡的欧洲导演之一。
实际上,路易·马勒对美国文化一直怀有一种坦率的崇拜。
电影《艳娃传》(1978)宣传时,左起:波姬·小丝Brooke Shields、基思·卡拉丹 、路易·马勒、苏珊·萨兰登
他并非一味地去模仿人家,而是以一个法国导演的眼光去观察与分析美国的文化。
《艳娃传Pretty Baby》(1978)是描写新奥尔良红灯区一职业妓女12岁的女儿的成长和最初的经历,因为在20世纪初第一个10年中,那里集中了城里所有的妓女。
苏珊·萨兰登在电影《大西洋城》(1980)中的影像
路易·马勒以一种轻松的格调来表现强烈而又沉重的生活悲剧。
尽管该片获得很大的成功,但是路易·马勒在美国好莱坞所拍的影片中最优秀的无疑要算是《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1980)。
在大西洋城,他和剧作家约翰·格尔John Guare找到了不停地境迁人移的旋涡,这些激励了他们的想象力。
伯特·兰卡斯特在电影《大西洋城》(1980)中的影像
演员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1913-1994)在这部影片里出色地扮演了一个毒品交易的中间人。
在他周围是一系列刻划得很生动的人物,人物关系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是那样复杂而毫不混乱。
评论认为,路易·马勒的美国化完全成功了。影片赢得了1980年第37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得到了1982年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5项奥斯卡奖的提名,可惜最终一个奖也没得到。
苏珊·萨兰登和伯特·兰卡斯特在电影《大西洋城》(1980)中的影像
从此,路易·马勒开始深入到他早年作为人类学者的兴趣之中,“在这个大门敞开的移民国家,处处充满鲜明的对照。在这里,确实存在着陈腐的东西。”
他开始了三部系列影片的第一部《阿拉莫湾Alamo Bay》(1985),影片根据当年发生的真实事件而改编,越南渔民在那里安家,开始为鱼源越来越少而同得克萨斯州人发生争执。
电影《大西洋城》(1980)外景地,路易·马勒(左)和摄影师Richard Ciupka
这是路易·马勒在异国拍摄的一部最雄心勃勃的影片,他将剧情片和纪录片揉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他以后几部影片中,他追踪朝鲜、俄国、巴基斯坦及尼加拉瓜等各国移民的足迹,这些移民一方面想要加入这个国家,同时又为保留他们的传统而斗争。
电影《阿拉莫湾 》(1985)外景地,路易·马勒
路易·马勒在他那影像探索的道路上,向来不甘于成为形式的奴隶、风格的走卒乃至语言的囚徒。创新求变、离经叛道,将摄影机对准人类灵魂的每个角落,是他矢志不渝的艺术主张和文化诉求,因而表现出超乎常人的道德勇气和力量。
路易·马勒和妻子坎迪斯·伯根Candice Bergen
【抗拒回到探索的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路易·马勒对美国的好奇心消失殆尽,他说:“我觉得渐渐失去了与当地人的区别,我对美洲的看法可以说已趋于正常化、美洲化。”
他坦诚地宣布:“如果我最终又回到法国,那是因为我对美国的好奇心开始淡薄了。”
1986年,路易·马勒回到法国,而他重归法国电影界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便是《再见,孩子们》。这一选择可以说是一种寻根意识使然。
拉斐尔·费伊特Raphael Fejtö在电影《再见,孩子们》(1987)中的影像
他最终决定选择他自身的经历和他对少年时代的回忆来作为影片的素材。该片获1987年第4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是路易·马勒1986年9月回法国后的一大成果。
《再见,孩子们》是编导路易·马勒以自己小时候亲身经历的一个真实的事件为素材创作的。
拉斐尔·费伊特Raphael Fejtö(右)和加斯帕·曼尼斯Gaspard Manesse在电影《再见,孩子们》(1987)中的影像
标志着人们所期待的路易·马勒出走美国十年后的回归。它是一部不加掩饰的自传体影片,又是一堂电影课。
他成功了,因为他的影片以它的朴实、细腻和真实而令人折服。
因此,这部影片还获得得了1988年第1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布景、最佳剪辑7项大奖。
电影《再见,孩子们》(1987)外景地,导演路易·马勒(右)给拉斐尔·费伊特(左)和加斯帕·曼尼斯说戏
尽管很多观众是从情色惊悚片《烈火情人Damage》(1992)开始真正从新认识路易·马勒,它是由当时还很年轻的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饰演衣着优雅的诱惑者,与杰瑞米·艾恩斯Jeremy Irons饰演的无聊的议员相遇,两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爱情电影的那种无言吸引。他们令人痛苦的尴尬的性爱场面预示着一个悲惨但可笑的结局。
杰瑞米·艾恩斯在电影《烈火情人》(1992)中的影像
同时,这部电影的情色部分是推动剧情和情感深化的重要行动,这一切,都在为最后的悲剧结局所铺垫,形成强烈对比,有多激烈,就有多悲烈。
虽然《烈火情人》在镜头表现上比《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及《情人们》大胆狂野,但此时此境再拍这样的禁忌题材,已注定是一场在爆炸之上的爆炸,因其个人也因其时代,其内在的震撼和冲击力,仍无法与其早期的黑白作品相比。
朱丽叶·比诺什在电影《烈火情人》(1992)中的影像
每当人们问路易·马勒创作的那些题材多样、风格迥异的影片究竟有何共同之处时,他总是回答说“我。”
路易·马勒坦承自己有重复自己的倾向,“那些拍过的题材就像我曾经的'情人们’,要知道,离开了就不要再回头,”因此,他极为努力而又自觉地抗拒回到业已探索的领域。
让-保罗·贝尔蒙多Jean-Paul Belmondo在电影《贼中贼Le Voleur》(1967)中的影像
路易·马勒认为:“我真的觉得一个艺术家的天职是去创造一个世界,一个以风格及眼光来定义的世界。同时,我很崇拜那些不断求新的艺术家,他们不会一直守着同样的技巧,同样的表现手法。”
作者:Billard 副标题:Le Rebel Solitaire(French Edition) 出版社:Olivier Orban 出版年:2003-02-27
- 被泪水祭祀的天才:因患艾滋英年早逝的西里尔·科拉尔
- 她让情人在“弯”道上改变取向 离去后大导们为何念念不忘
- 33岁成为法国凯撒影帝,感谢巩俐的提携,如今出演漫威剧集
- 让-保罗·贝尔蒙多和阿兰·德龙因撕番位27年不往来,最爱邦德女郎
- “性感小野猫”风流成性,离婚三次,两次自杀未果,曾被儿子起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