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和孟小冬最后怎么样了(独自一人的孟小冬)

1950年,对于62岁的杜月笙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虽说他已病得起不了床,但他却还是坚持做了一次新郎官。在家人的搀扶下,和42岁的孟小冬在香港的寓所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杜月笙和孟小冬最后怎么样了(独自一人的孟小冬)(1)

(杜月笙和孟小冬旧照)

遗憾的是,婚后仅过了一年,杜月笙便因病去世。只抛下无儿无女的孟小冬独自一人活在这世上。而且,杜月笙并没有给她留有多少遗产。那么,孟小冬是怎么生活的呢?

说起来,孟小冬和杜月笙相识甚早。出身梨园世家的她,早在12岁就开始登台表演。14岁时在共舞台出演时,杜月笙还是黄金荣的臂膀。不过,杜月笙是个识才之人,他看孟小冬长得英朗俊俏,唱戏又独具天分,因此对她多有照顾,并劝她去北京继续学艺。

在杜月笙的鼓励和支持下,孟小冬只身一人做起了北漂。

在北京的京剧界,孟小冬四处拜师学艺。经过苦心钻研,她做了余叔岩的关门弟子。

孟小冬一边侍奉余叔岩,一边潜心向他学习。她的努力,很快就赢得了在京剧界的声望,被人尊为“冬皇”。

事业走上巅峰后,爱情也随之来到,在众人的撮合下,孟小冬和梅兰芳结为眷属。

按说,一对佳眷该如他们戏中所唱的那样天长地久。可事实并非这样。一方面,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坚决不让孟小冬进门;另一方面,又发生了一起孟小冬的粉丝枪杀梅兰芳的事件。虽说梅兰芳躲过一劫,但他的好朋友张汉举却做了替死鬼,这让梅兰芳心里有了很深的阴影。因此和孟小冬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情殇北京的孟小冬不再登台唱戏。杜月笙知道后,心里非常牵挂,正好杜家祠堂落成,他便广邀南北名伶来表演。其中,他特意让四夫人姚玉兰邀请了孟小冬。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姚玉兰和孟小冬都是梨园弟子。二人早年相识,且感情要好。

杜月笙和孟小冬最后怎么样了(独自一人的孟小冬)(2)

(梅兰芳和孟小冬旧照)

孟小冬应邀而来,和姚玉兰住在一起,自然常常能见到杜月笙。

不过,演出结束后,孟小冬并未久留,便返回北京。当时杜月笙给她开了一份丰厚的薪水,让她留下上海,却被她拒绝了。于是杜月笙又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让孟小冬落脚,这次孟小冬没有拒绝。

抗战爆发后,杜月笙远避香港,但他一直关注着孤身在外的孟小冬。到他返回上海后,第一时间便给孟小冬拍了一份邀她来上海的电报。孟小冬感念杜月笙的情谊,再加上姚玉兰又对她百般劝说,于是她来到了杜月笙的身边。

1949年解放前夕,杜月笙带着一家人再次远避香港,孟小冬与之同行。

此时的杜月笙,已病入膏肓,常常卧床不起。

孟小冬早年精心照顾过余叔岩,所以在进入杜家后,便主动承担起照顾病中的杜月笙的任务。

杜月笙深知时日不多。为了能给孟小冬一个名分,也为了她能分一笔不多的遗产,于是就有了文中开头的一幕。

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分得两万美元的遗产。随后她寓居香港,以授业为生。

不过孟小冬对学生挑剔得很,只收那些有天分又吃得苦又沉迷于艺术的人。她教课很严,还有诸多规定。也正是因此,在她的调教下,出了好几位京剧名家。

杜月笙和孟小冬最后怎么样了(独自一人的孟小冬)(3)

(孟小冬和姚玉兰旧照)

大约在香港住了15年后,远在台湾的姚玉兰,才联系上了孟小冬。在姚玉兰的盛情邀约下,孟小冬迁居台湾。

孟小冬在台湾大部分时间,用来打太极拳、遛狗和看电视。

但孟小冬的名声实在是太响亮了。台湾当时又极流行唱京剧,许多人纷纷上门,希望她能出来演出或者教戏,结果都遭到了她的婉拒。

孟小冬说,杜月笙对她情深意重,她再出来抛头露面,是对杜月笙的不尊重。

姚玉兰的女儿杜美兰,从小是孟小冬带大的,因此对孟小冬的感情,甚至超过了生母姚玉兰。在孟小冬移居台湾后,她便事无巨细,对孟小冬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殷勤周到。

孟小冬虽然过着隐居生活,但她的好朋友张大千等人也偶来探视。除此外,她的身边还云集了不少票友,每逢她过生日,大家都要去给她祝寿。

1977年,孟小冬迎来了70大寿。大家欢聚一堂,给她热热闹闹过了一个生日。然而这年,孟小冬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哮喘一直不见好。到5月份,竟在一阵剧烈的哮喘后晕倒了。虽然及时送到医院,但还是让肺气肿和心脏病夺去了生命。

(参考史料:《杜月笙传》《一个真实的孟小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