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

三月的广州天空

属于白衣逆行者,

英雄的名字写上了

城市的最高点。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1)

自3月20日以来,每当夜幕降临,广州塔和全市地标大屏都会依次闪出广东驰援湖北2484名医生护士的名字和照片。在这场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日报发起的“你的名字,我们的荣光”致敬援鄂医护主题活动中,“广州之巅”首次循环展示普通市民的名字,象征着一座有英雄传统的城市对身边英雄的礼遇。

历史性!

小蛮腰首次亮起普通人名字

从来没有一座城市,

能用地标闪耀出平凡人的名字,

这是一座城市给英雄的最高礼遇。

2484个闪亮的名字,

2484个温暖的名字,

是这个春天里最美的诗句。

点击下图查看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2)

木棉花开,英雄归来!

值得一提的是,

这是“广州之巅”

首次循环展示普通市民的名字,

这一开创历史的大动作,

象征着一座国家中心城市对英雄的礼遇。

英雄之名,英雄之模样,

值得每个广州市民铭记。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3)

一连13个夜晚,闪耀在广州塔上的医务人员名字,令不少市民驻足行注目礼,也有医务人员亲友举起手机、相机拍摄留念,并不乏通过网络观看直播的各地网友在线表达敬意。

这是“广州之巅”首次循环展示普通市民的名字,这一开创历史的大动作,象征着一座国家中心城市对英雄的礼遇。英雄之名,英雄之模样,值得每个广州市民铭记。

广州塔相关负责人林恒丰告诉记者,由于广州塔灯网播放的内容为视频格式,兼要结合塔环带形屏幕的可视角度,此番制作设计工作量之大前所未有。接到任务后,工作人员一直加班加点赶工,他们却甘之如饴,“为了向广东的医护致敬,这点辛苦算不上什么。”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4)

最后一个名字,

三分钟的全城致意!

8时25分,

广州塔亮出

“你的名字 我们的荣光”

致敬援鄂医护主题活动

的最后一个名字:

战疫英雄王烁!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5)

回家的援鄂勇士中,我们再也等不到他的身影。他就是中央指导组防控组驻荆州防控队队员、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卫生队员王烁。18天前,王烁在走访查看荆州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时,被一辆急速行驶的面包车从后侧撞倒,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英雄不会被遗忘。3月20日,广东省委决定追授其“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6)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7)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当我踏上去湖北列车的这一刻,我的使命注定不再平凡。”王烁留下的话语,映照在花城广场的夜空下,也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

今晚,

“你的名字 我们的荣光”

在“广州之巅”

向王烁作最后三分钟致敬!

活动谢幕,英雄不朽!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8)

花城广场大屏闪耀着英雄的名字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9)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10)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11)

花城广场少年宫大屏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12)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13)

全城地标为英雄闪耀

连日来,每当夜幕降临,广州塔、海心沙帆屏、猎德大桥、广报中心、花城广场、广州国际媒体港、北京路、流花展贸中心等地标大屏,都会依次闪出广东驰援湖北2484名医生护士的名字和照片,向战疫逆行者们致敬。一个个战疫英雄的名字、照片在各大地标建筑上闪耀,熠熠生辉。

日历翻回到1月24日,除夕夜,首批133名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逆向而行出征湖北武汉,支援湖北省疫情救治工作。广东共派出26批次2484名医疗队员驰援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自3月20日起,完成支援任务的“白衣战士”陆续回家,也自那一刻起,广州满城亮灯迎接英雄回家。

有人形容,这是盖世英雄们踏着彩云归来,也是父老乡亲给予“子弟兵”在返乡路上的最高礼遇——让我们认识他们的名字,也让我们看清口罩防护服后,那英雄的样子。

此次活动用致敬海报和分批播放队员名字的方式,向战“疫”归来的广东援湖北医疗队英雄致敬,传递万众同心的城市温度。与此同时,广东省委宣传部亦组织发动全省各地利用城市地标建筑以及近2000块户外LED大屏,亮灯致敬从湖北战疫归来的广东医疗队。

致敬活动的最后一晚,让我们再看一次英雄们的名字吧!

为了让市民和医护亲友不留遗憾,4月1日晚的北京路步行街健民医药大屏、流花展贸中心大屏、花城广场下沉广场大屏,滚动播放了2484名医护的全名单,以他们的名字彰显我们的共同荣光。

“感谢城市记住了我!”

本报摄影记者帮助

援鄂护士拍下名字登塔瞬间

“妹妹还在武汉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坚守,我答应她要替她看看广州塔上播她的名字。此前几天来都没拍到,今晚再来蹲点拍!”4月1日晚上7点,市民陈女士准时来到海心沙,第四次来到地标大屏下,准备记录下表妹张利娴的名字在全市市民面前光荣亮相的瞬间。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14)

张利娴朋友圈截图。

原来,护士张利娴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的第三批队员,也是广东援鄂第9批医疗队员,在元宵节前一天(2月7日)抵达武汉协和医院。目前,张利娴仍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至今已驻守该院重症监护室55天。

担心拍不到自己名字?广州日报摄影记者帮你实现愿望!了解这个故事后,广州日报记者陈忧子特意留心了广州塔播出的最后一批名单,援鄂护士张利娴的名字拍到了!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15)

本报摄影记者拍下的张利娴名字“登塔”瞬间。

“尖叫中!”收到记者发来的图片时,陈女士激动说道,“我自己用手机也拍到了,名字一闪而过,但是不太清晰。摄影记者的照片拍得太好了,这是我妹妹的高光时刻,一辈子可能就那么一次,很珍贵,我代表全家向你们表示感谢!”陈女士在连连致谢后,也准备发朋友圈,记录下这个瞬间。

护士张利娴:17年前抗击非典 这次再赴武汉前线

“名字登上地标很光荣,感谢城市记住了我”

3月20日开始,连续13天,2484名广东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的名字分批登上广州塔和全市地标大屏。连日来,每当夜幕降临,“你的名字,我们的荣光”活动开启,闪耀在广州塔上的医护人员名字,令不少市民驻足行注目礼。这是“广州之巅”首次循环展示普通市民的名字,象征着国家中心城市对英雄的礼遇。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16)

张利娴在武汉协和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

张利娴通过微信告诉记者,55天来,她每天的日常就是在协和西院和驻地之间来回穿梭,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作为一名普通人,自己和同事的名字能登塔,感觉有无上荣光!”

17年前,抗击非典的战役在广州打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其中一栋楼封闭,作为传染病区的专门收治点。当时大学毕业第二年的张利娴,主动和整个院区的医生护士申请奋战一线,在大楼内一待便是3个月,一直没有出病区。物换星移间,当年那个小姑娘如今已成为两个学龄孩子的母亲。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后,她再次请缨,北上抗“疫”。

在出发前,张利娴在微信上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将谨记医训: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武汉,中山一院来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看到广州日报关于活动的报道后,张利娴由于不能回来亲自观看,便委托表姐帮她记录下这个时刻。“我连续几个晚上都去二沙岛等着拍妹妹的名字,有时站到晚上十点半都没拍到。”

陈女士告诉记者,她认为答应了妹妹的事情就要做到。“妹妹在武汉坚守了快两个月,作为家里人的我确实不能为她做些什么。但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因为通常能亮相地标的一般是明星或者是社会名人,普通的广州市民很难有机会。我们全家都觉得很光荣,最起码这个城市记住了这些战疫英雄,记得他们的付出。家人都觉得很有意义。”

医护人员:

广州塔的礼遇,最辉煌的时刻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17)

一座城市传达的暖意,会留在市民的记忆中,留在白衣天使们的心中。

“广州塔的礼遇,是我人生至今最辉煌的时刻了。”名字登上广州塔,中山三院精神科二区的95后护士冯俊敏在朋友圈感慨道,支援武汉是一生最值得骄傲的经历,“人总要勇敢一点,才能不留遗憾。”她的背后,是自2月9日出征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队的133名逆行勇士,他们在武汉整整坚守了50天,圆满完成任务。3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33人国家医疗队平安返粤。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副主任医师李文莉告诉记者,疫情发生至今,忙得没有机会在医院外走走,但在朋友圈,她一直有关注到致敬活动,感觉是“最美逆行者名字光耀朋友圈”。

“我要好好找找好朋友曾驿惠、秦思的名字!”在省二医风湿免疫科护士吕晓枫看来,医护的名字第一次在广州夜空放光芒,盛况空前——如此直接告诉全世界:是这么一群人,在最艰难、疫情最严重的一线,为很多很多生命拼命!

市民:

我就站在那里,看着每一个名字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18)

“我就站在那里两分钟,看着每一个名字滚动。”广州白云区某学校英语老师黄先生,一边看着广州塔轮播医护名字,一边感受内心的激动。40多天以来首次出门,黄老师来到花城广场,就看到广州塔“你的名字,我们的荣光”致敬援鄂医护主题活动,他感动地说:“作为一个广州本地人,觉得广州这个城市挺温暖的,为广州感到骄傲”。他更希望通过致敬活动,把市民对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尊重传达出去。

“他们去得比其他地方的医护都要早。”老家在湖北赤壁贺阿姨来穗10多年,对广东医疗队援鄂的事迹知之甚详。从花城广场抬头眺望广州塔上的战疫英雄之名,她动情地说, “湖北人民感谢他们!”

对于“你的名字,我们的荣光”致敬援鄂医护主题活动,在广州东塔上班的市民刘先生认为,这是一种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认同,也是一份感谢。他说,“通过这样的致敬活动,能让普通市民知道辛苦付出的医护人员的名字,了解一个个医护人员名字背后所体现出的力量,了解医护人员背后的故事。”

刘先生透露,身边也有不少同学是医护人员,疫情期间,他们一直在各自的医院加班,随时投入工作,坚守岗位。为此,他希望借着参与致敬活动,对这些医护同学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中外文艺界人士点赞:

你们的名字记录时代

战“疫”不分国界,对于在“广州之巅”登场的致敬活动,在穗的中外文化艺术界人士都有着独特的感受。来广州多年的意大利主持人罗密欧说,非常感谢中国医疗专家给意大利带去了重要的经验和帮助,广州雕塑家朱英元则选择用作品记录时代,通过见证城市地标“致敬医护”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

“通过作品塑造国士担当”

广州雕塑院客席雕塑家朱英元曾参加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手印·铭记”启动仪式。正是在这次活动上,他看到了钟南山院士送出的1号手印,也了解广州将打造“手印大道”,在这里用雕塑和手印致敬战“疫”英雄。

日前,朱英元也站上了广报中心七楼观景平台采风,近距离观看在广州塔、猎德大桥等地标亮起的援鄂医护人员名单,为自己找到创作灵感。“最近我每次路过这一带,老远就能看到广州塔上这一串的医护人员的名字非常闪亮,非常耀眼。我想我跟许许多多人一样,每当看到他们的名字,便会心生崇敬。确实,他们值得我们仰视。”

这次采风给朱英元的雕塑创作又带来了一些启发。近几天,他开始构思一批草图,希望表现英雄归来的内容。“结合各大地标亮灯的元素,我想创作一件‘欢迎英雄回家’主题的雕塑,表达对这些可爱的医护人员的敬意和祝福,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迎接他们回来。”

朱英元目前还在进行初步构思,希望将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下飞机回家的画面通过雕塑呈现出来,“作为雕塑家,我们虽然不能上防疫一线,但希望能通过专业技能、通过作品,记录时代真实写照,塑造国士担当,为抗‘疫’宣传出一份力。”

“他们是我们的白衣天使”

来自意大利米兰的知名外籍主持人罗密欧,到中国工作已经14年了。疫情期间,罗密欧一直待在广州关注战“疫”情况。随着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罗密欧说,他也会给外国好友介绍中国抗击疫情的方法。

“所有人都应该向他们致敬!”自己的家乡如今也遭受着疫情的肆虐,罗密欧表示很有感触,“这些医护人员真的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在家庭生活和个人时间上做出了很大的牺牲,非常感人。抗击疫情就像打仗,湖北疫情暴发的时候,全国各地派出医疗队去援助,广东、广州也派出了很多医护人员。这是只有中国才可以做到的事。”

罗密欧说,如今,当疫情主战场从国内变成国际,中国也给意大利带去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带去物资,也有医疗团队。这种经验共享和互相帮助,展现出中国的大爱,“中国的医护团队在抗击疫情方面很有经验,现在已经有三个医疗队到达意大利,并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建议。他们很快抓住了关键问题,也推动意大利的防疫做出改变。”

见证历史!

广报中心加入致敬英雄队列

最近广州塔(这个名字登上广州塔足足3分钟)(19)

广报中心作为珠江边琶洲龙头位置的大型综合体,与周边的广州塔、猎德桥相映成辉,义不容辞加入滚动播放致敬英雄的队列。

为方便市民致敬、拍摄这颇具历史意义的一幕,从3月26日起,广州日报更逐日预告当晚播放的战疫英雄姓名。海心沙、花城广场、赤岗塔公园、二沙岛等“最佳拍摄位置”连日吸引着为数不少的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光临。

“广东支援湖北抗疫前线的英雄在完成了使命离开湖北的时候,湖北人民都深情地说‘舍不得你走’。”广州日报传播力建设办公室负责人曹苏宁表示,“当他们回到广东时,广东人民也热情地张开双臂,拥抱归来的勇士。”

与此同时,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发动全省各地利用城市地标建筑,以及近2000块户外LED大屏,亮灯致敬从湖北战疫归来的广东医疗队。

据悉,近期全省各地以及机场、火车站、航运码头、高速公路等,将运用各类电子屏、移动电视终端、走码屏等滚动刊播“木棉花开、英雄归来”“战疫英雄、欢迎回家”等主题宣传画、宣传标语和“最美逆行者”照片、姓名,向广东援湖北医疗队员致敬、欢迎战疫英雄回家。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邓潇丽、张姝泓、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陈忧子、苏韵桦、罗知锋

H5文案:梁倩薇

H5视觉:黄潭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陆凯声

拼了命的72天,广州人经历了什么?

广州在入境人员中发现11例无症状感染者,国家卫健委: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0例

广州,大手笔!

这,就是广州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