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起回忆的随笔(沙洲日记我眼中的沙洲)

2月11日 星期六 雨

2020年9月16日,考察湖南第一站,直奔“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沙洲村,山大沟深、人多地少,曾经一度极为落后。2018年,整村脱贫。2021年,人均收入1.71万元,村集体收入70.5万元,全村面貌日新月异。村民感叹:跟着,中国人民有福气!跟着共产党,世世代代有福享!

从“半条被子”到幸福日子的巨大变迁,沙洲村庄成为新时代红色地标,“走红”为著名旅游打卡地。以红色文化为依托,挖掘整合红色、历史、民俗等各类资源,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走出一条“红色 绿色 古色”的融合发展道路。

勾起回忆的随笔(沙洲日记我眼中的沙洲)(1)

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里,讲解员朱淑华接待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沙洲村由原来的一个交通闭塞的小山村,变成了发展潜力巨大的沙洲红色旅游景区。我眼中的沙洲是朱淑华和一代代沙洲人坚定传承“半条被子”精神,要把“半条被子”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的决心。

每到丰收季节,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里40亩姜田产出的小黄姜一筐筐被运上车发往各地。农旅基地慢慢步入正轨,选择在农旅基地长期务工的村民达300多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了业。张有发自豪地说,“这两年来,我们遵照的嘱托,我们每一条都做到了。这两年我们的收入还是一年比一年好, 2020年我们合作社收入110万元左右,2022年达到了差不多200万元。”张有发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就业,让我感受到沙洲就是要有自己的产业,村民们都有自己的一口饭吃。

在沙洲村红色记忆奶茶店里,返乡创业的店主朱晓英忙忙碌碌做着一杯又一杯奶茶,稍微闲下来,又在网上开直播给沙洲特产带货。在朱晓红的身上,我看到的沙洲青年回家乡建设的勇气,为沙洲村注入一股股年轻力量。我眼中的沙洲是返乡创业青年为沙洲村的振兴添砖加瓦,是广袤乡村回馈给他们以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朱贵旺是村里的一名退休老教师,见证着沙洲村一点一滴的变化,看着自己生活的地方从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红红火火的小康村,村集体收入达7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7000元,村庄面貌日新月异,村民们幸福感不断提升。每每想到这,朱贵旺就会激动地说,“沙洲建村四百年,变化最大近几年,只有跟着,中国人民就有福气,紧跟共产党,世世代代有福享。这是我实实在在的心里话,我们村里这几年的变化,真的让我深有感触,跟党走,我们生活越来越好。”在朱贵旺身上,我看到一个个心怀感激的沙洲人,他们不忘当年“半条被子”的鱼水情深,更加坚定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认识沙洲的短短几年,我眼中的沙洲是一栋栋建好的新房;是地里丰收的奈李、板栗各种果蔬;是产业旺起来,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是逢年过节村里热热闹闹的节庆活动;是洋溢在村民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我眼中的沙洲正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乡风有机融合,续写着“半条被子”故事的新篇章,沙洲人正齐心协力把为沙洲擘画的振兴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作者:郴州电视台记者 邓喜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