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

1946年2月10日上午,重庆各界爱国人士和大专院校数千名师生,来到校场口广场前,准备参加“陪都各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然而会议刚开始,一伙手持凶器的中统特务就冲了进来,对李公朴、郭沫若、沈钧儒和马寅初等60多名著名爱国人士进行殴打。此外,这群特务还抓走了许多进步师生。等得到消息的周恩来赶来的时候,特务们已经跑光了,这就是震惊一时的“校场口血案”。

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1)

后来查明,这伙特务的头子名叫郑蕴侠,他受老蒋和陈立夫的指使,蓄意制造了这场血案。郑蕴侠毕业于黄埔四期,后来加入了中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带着政工队参加过藤县保卫战,后来还跟随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打过仗。应该说,在抗日战场上,郑蕴侠还是作出了一定贡献的。但抗战胜利后,他就带着手下的特务干起了迫害爱国人士的勾当。

除了“校场口血案”之外,郑蕴侠还在中美合作所对许多革命志士进行了严刑拷打,犯下了累累罪行。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特意交代有关部门,对郑蕴侠展开抓捕,并要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郑蕴侠就像突然在人间消失了一样,毫无音信。那么他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重庆解放前夕,郑蕴侠本来是要和国军的溃兵一起跑的,他知道自己作恶多端,如果被解放军抓住的话,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2)

但就在郑蕴侠准备逃跑的时候,陈立夫给他的任命状到了,他被任命为中统少将政治部主任,负责指挥由特务和部分国军散兵组成的“东西山游击纵队”阻挡解放军进入山城。郑蕴侠打过仗,知道要想靠这群乌合之众来挡住解放军的进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陈立夫的命令他又不敢不执行,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前线。果然不出郑蕴侠所料,他手下这帮人刚和解放军的前卫部队打了个照面,就死的死,逃的逃,郑蕴侠瞬间成了光杆司令。

为了逃命,郑蕴侠混在败兵当中向成都逃去,然而当他赶到成都的时候,却发现成都已经解放了。后来郑蕴侠回忆说,当时他给自己规划了三条路线,一个是去台湾,另一个是去海南岛,最后一个是去缅甸投靠李弥的残军。从成都去台湾和海南岛路程都很远,而且沿途都有解放军盘查,搞不好就会被抓住。最后他决定去缅甸找李弥。

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3)

然而当他走到赤水河的时候,发现前面都是哨卡,盘查十分严密。郑蕴侠心生怯意,没敢走大道,而是沿着山里的小路经合江来到了南川。越往前走,盘查越严格。郑蕴侠意识到再往前走的话,自己早晚要落网。于是他花高价搞了一套假证件,偷偷回到重庆,在一个榨菜厂里当了一名工人,准备躲过风头后再潜逃。不久后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开始,郑蕴侠在榨菜厂待不住了,他化名刘正刚,装扮成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一路南逃,来到了贵州务川县濯水镇。

这是一个人口不足2000的小镇,交通不便,消息也比较闭塞,而且民风淳朴,人们都很善良。郑蕴侠认为这里是一个理想的藏身之地,就编了一套谎话,说自己在战火中失去了所有亲人,孤苦无依,流落至此。一位何姓大娘见他可怜,就收留了他,让他住在了自己的家里。此后郑蕴侠就在濯水镇潜伏了下来,靠贩卖杂货为生。他当过十多年的特务,十分善于伪装,平日里不论见到谁,都是笑脸相迎,说话也十分客气,给人们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

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4)

土改的时候,郑蕴侠被定为贫农,因此分到了土地和房屋,何大娘见他老实可靠,还给他介绍了一门亲事。这样一来,郑蕴侠就彻底地融入了当地村民的生活当中。这样平稳的日子一直过了好几年,就在郑蕴侠以为自己的罪行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的时候,一件小事却使他意外暴露并被捕。全国解放的第八年,郑蕴侠由于一贯表现“良好”,被安排到镇子里的食堂上班,吃起了商品粮。

自从来到濯水镇后,郑蕴侠总是对别人说自己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学,不识字。因此他来到镇子里的食堂上班后干得都是一些粗活,领导们对他也没有太过留意。有一天郑蕴侠在上班的时候发现自己常用的一件东西不见了,下意识地说了一句“不翼而飞”,恰好被食堂的领导听见。这位领导的警惕性很高,他见自称不识字的郑蕴侠竟然随口就可以说出成语,而且还用得十分恰当和贴切,认为他十分可疑,随即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公安机关,郑蕴侠就这样被捕了。

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他是周总理钦定要犯)(5)

至此,这位潜伏了8年之久的中统特务,终于被缉拿归案。一开始,郑蕴侠认为根据自己之前犯下的罪行,肯定是活不成了,但不料最终他仅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975年10月,郑蕴侠被特赦。之后他在一所中学里当了老师,教语文和地理,还被选为县政协委员。郑蕴侠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犯下那么严重的罪行,被特赦后还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心里既感激又愧疚。2009年7月,郑蕴侠去世,终年102岁。临终前,他对家人说:“我还有最后一个心愿没有实现,就是回重庆校场口看看,站在历史面前忏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