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品茶术语及解释(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品茶术语)

六大品茶术语及解释(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品茶术语)(1)

相信绝大多数新茶客,在跟大家一起喝茶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老茶客喝完一口之后说的各种评价词汇,即听不懂也插不上嘴,觉得特别尴尬。其实每个圈子都有对应的专业术语,对于喝茶,那些老茶客口中的术语,翻译过来用大白话讲,就算小白也能听到,学会老茶客都不知道你是新手,一起来学习喜爱那些常用的品茶术语。

回甘

大白话:“甘”就是“甜”,指茶喝到嘴里先是感觉到微苦或平淡,然后慢慢感觉又有一点点甜味,即是回甘。

有回甘的茶口感都不会差,值得入手,微苦微甜,久喝不腻。很多喝习惯了茶的人就不会很想再去喝其他饮料。

生津

大白话:指喝完茶后,口腔内壁、舌头上有唾液口水冒出。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讲的就是生津的过程,还有平时看到好吃的东西,都会说流口水了,就是那种感受。品质好的茶才会有生津。

舌底鸣泉

大白话:“舌底鸣泉” 是 “生津” 的最高境界,指喝完茶后,舌底不断有茶水咕咚咕咚地冒出,涌向喉咙,就跟泉眼冒出泉水一样,所以叫做“舌底鸣泉”。我个人觉得算是一种带有一点夸张的感受表达,到目前还没有体会过。

喉韵

大白话:指品茶时,茶汤给喉咙带来的良好感觉,比如滋润、甘甜、清凉等,滋味不仅仅停留在口腔里,也会深入喉咙。

锁喉

大白话:与“喉韵”相反,指喝完茶后,给喉咙带来不适感,例如干涩,麻痒。这种茶要么原材料不行,要么加工过程出了问题,或者两者都有。

饱满

大白话:指茶汤物质丰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有浓浓的茶味。

顺滑

大白话:顾名思义,指茶汤入口后不干、不燥,由口到喉咙很顺滑,没有阻碍感,感觉良好。

水味

大白话:也叫茶水分离,与“饱满”相反,指茶汤的滋味寡淡,虽然是喝茶,但感觉像是在跟喝水差不多,没什么茶叶味道。一般情况下,同一泡茶泡到后面几泡,就会出现水味,因为茶叶所含物质在前面几泡都慢慢释放掉了,到了后面自然就没味道,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如果一开始泡就有明显的水味,那茶的品质就很一般(茶水比合适且水温够的情况下)

青味

大白话:这里的青味指的并不是鲜叶嫩草的那种芳香、清香,而是在茶叶制作杀青这个环节中时间不够或者温度不够而导致的一种青草气味,一种没有熟透的味道,给人的感觉不太好。

层次感

大白话:“层次”即表示事物的先后顺序,指喝茶时滋味和香气在口腔中不断变化的过程。

苦味、涩味

大白话:顾名思义就是词的本身意思,酸甜苦辣的“苦” 。苦和涩是茶原有的滋味,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溶解于水后就会产生。不过一般情况下,正常的茶都只是轻微的苦涩,苦后有回甘、生津,满嘴茶香;如果苦味比较重并且在口腔里长久不散,那可以肯定不管是哪一类茶,都不是好茶。

收敛性

大白话:指品茶时,茶汤滋味由苦转化为甘甜的速度快慢。当苦涩味快速消退并转化为回甘时,这时就说“收敛性强”;反之,如果苦涩味转化为回甘的速度很慢,就是“收敛性弱”。

香气

大白话:很好理解,就是茶的香味。例如绿茶共同的特征都有“清香”,我们描述一款茶的香气时通常会使用具体的某种植物香、水果香或者花香,例如豆香、兰花香、枣香、署香等等。六大茶类中,乌龙茶的香气最为丰富多样。

最后说说:

上面各种喝茶术语并不是为了让大家在喝茶的时候用来装B,跟其他知识一样,是对感受、对现象描述的一种语言提炼。如果大家都懂,那直接说这些词语会提高沟通的效率,当然如果自己懂对方不知道,那在喝茶聊天的时候就尽量用大白话描述,避免对方尴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