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件最不可思议的古代文物发现(古代的逆天文物)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代人民的智慧很多到现在都不能理解,那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逆天的文物吗?这些文物颠覆了我们现在很多人的认知,原来现在的很多事物都是我们的先人已经做过吧。

宋代高尔夫

你觉得高尔夫这个贵族运动是苏格兰人的发明吗?其实在中国的宋朝就有这项运动了。

12件最不可思议的古代文物发现(古代的逆天文物)(1)

明宣宗行乐图

这是明宣宗时期的绘画,你看画中的人在干嘛?是不是很眼熟,杆子、小球、旗杆和洞、这完全就是高尔夫的组合嘛,其实这就是明宣宗在打高尔夫,只不过那时不叫高尔夫,而是叫做捶丸。

捶丸的起源于宋代,最早是从唐代风靡的马球变化而来,不骑马的马球叫步行球,慢慢就变成了捶丸。在元代大受上流社会欢迎,在明代成为流行运动,无论男女老少都没事会打一下。

这是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用于捶丸运动的球杆和石球。

古代陀螺仪

陀螺仪作为一种运动平衡的仪器,在很多产品中使用,现在基本上每部智能手机都有这东西,但其实在唐代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发明了陀螺仪。

12件最不可思议的古代文物发现(古代的逆天文物)(2)

唐代被中香炉

这个主要是放在被子中熏香用的,如果只是一个香炉倒也没什么,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不管你怎么折腾,里面的炉灰都不会洒出来。

它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同样,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球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所以炉内灰烬怎么都撒不出来。

随重心作用,中心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无论薰球怎么转动,盂内的香料都不会撒出,可置于被中或系于袖中,的这种结构完全符合现代航空航海中使用的陀螺仪原理。

无烟雁鱼铜灯

12件最不可思议的古代文物发现(古代的逆天文物)(3)

别看这个只是一个铜灯,作为当时的油灯,这盏灯可谓是开创了环保的先河,只要是烧油就有烟,但雁鱼铜灯就通过它的内部构造,完全把烟消化了,实现环保零排放污染物。

12件最不可思议的古代文物发现(古代的逆天文物)(4)

雁鱼铜灯的制作非常精妙,整只鸿雁都是中空而相通的,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最终溶入水中,由此减少油烟污染。还谈啥环保,古人才是我们环保事业的先驱者。

所以,千万不要先看古人的智慧,说不定很多你玩的东西都是古人以前玩剩下的。

本文由盖饭GetFun原创内容团队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盖饭GetFu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