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苦秦(天下苦秦久矣)

界只有不到0.00001% 的人

关注了我

你真是个特别的人

天下苦秦(天下苦秦久矣)(1)

风气

我母亲的晚年还是挺幸福的,到了她们这个岁数,孩子们都到了独挡一面的年纪。所以她们大部分时间都过着带孙子带孙女的共享天伦的日子。

现在收入也高了,日子也好了,闲来无事。当年的同学,知青,工友,邻居,没事就喜欢搞搞聚会,一边回忆往昔,一边在谈:

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复他们当年了。

最近我在追《大秦赋》这部片子,剧本是孙皓辉老师《大秦帝国》的底子。几年前这套书我啃了整整两个月。不得不说,写的荡气回肠,振聋发聩,但也是有一个瑕不掩瑜的问题:

把大秦过度美化了。

如果大秦帝国真的那么蒸蒸日上,真的那么光芒万丈,那么为什么秦二世会亡的那么快呢?别忘了《陈涉世家》里说的那句话:

天下苦秦久矣。

虽然是建立了大一统的不世功业,虽然是有赵高,李斯这些佞臣。虽然覆灭的六国依然蠢蠢欲动,但是归根结底,秦朝速亡的原因在于:

它统治下的人民日子过得不好。

电视剧里有一个桥段,说是楚国的老百姓日子艰难,然后逃到秦国去,要当秦人,后被楚国的当兵的阻拦。

天下苦秦(天下苦秦久矣)(2)

1

这个事情基本上属于胡扯了。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里有这样一段话:

“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无几何人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大概的意思就是秦去打韩国的刑丘,上党两个地方。然后上党的老百姓都跑去了赵国,因为:

全天下的老百姓都不太乐意成为秦的子民。

《商君书·徕民篇》中也写到:

“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

这话的大意就是老百姓总是天然的希望拥有自己的田宅。人家晋国的土地都不够,但我们秦国的田多得是,可是老百姓却不愿西来我秦国,是因为

“秦士戚而民苦也”。(在秦国做“士”非常惨、在秦国做“民”非常苦)。

所以你不要看电视剧里把秦朝写的那么好,君臣一心,统治者开明,老百姓安居乐业,山东六国的君主都是荒淫无道,蠢的跟猪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

秦国严刑峻法,动不动就搞连坐杀人,有点状况就割耳朵割鼻子的,老百姓到了年纪就要去当兵,并且为了支援战争,苛捐杂税众多,赋税压得大家苦不堪言。

就是一个斯巴达式的穷兵黩武的军事帝国。

如果你想建功立业,战场杀敌,那这样的氛围挺好。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就想着“农妇,山泉,有点田”好好过日子的老百姓来说,其实无比痛苦。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风气。

后来统一了,照理说应该给绷得紧紧的社会减压了,但是还没等嬴政忙活这事的时候他就挂了。所以整个帝国的统治一下子就崩了。

2020对全世界来说都很魔幻,我们看到了太多活久见的事情。

比如最近中国互联网的几大巨头就开始纷纷杀入社区团购。盯上了“卖菜”的生意。

如果你看看全世界的科技公司在忙些什么,你会挺不好意思的。

谷歌的ALPHAFORD人工智能在破解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特斯拉的“龙”飞船实现了发射回收,很快要探索火星。

他们在忙着探索宇宙,破解这个星球最深的秘密。而我们的市值可与其比肩的科技公司:

开始卖菜。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的触角不管伸到什么领域,进入什么行业,本质上还是多年前玩剩下的那一套:

补贴--流量--广告--放贷

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他们做了什么,而是这帮有钱的所谓的高科技的互联网公司:

带坏了资本的风气。

官方的态度出来之后,乡村教师就低调的宣布:

淘宝退出卖菜领域。

就像高晓松在奇葩说骂清华博士梁植一样:

名校是“国之重器“,名校生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而你直接问我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觉不觉得你愧对清华这十多年的教育?

风气一差,事情就会起变化。

这些无往不利的互联网资本,深入到社会里每一个触角,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获取利润的角落。从打车到外卖,从生鲜到蔬菜,互联网资本深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是越发明显。

现在连民生领域都想染指了。

不管前期的补贴多么诱人,对外的宣传多么迷人,到了后期肯定还是垄断后的变相涨价。

我不需要菜市场放个科技感十足的触摸大屏幕,

我不需要你用P的图和数据来告诉我商品有多新鲜,

我不需要你的人穿着统一的黄色或者蓝色的衣服为我服务,

我不需要一堆俊男靓女对着几十个手机直播他的卖菜。

我只想陪着家人在嘈杂的菜市场里挑来拣去,

我只想听听卖菜的老主顾跟我说一句:“呦,来啦,今天要点啥”,

我只想跟缺斤少两的小贩斗智斗勇,我只想用眼睛看,用手掐来看菜新不新鲜,

我只想在卖完菜之后看着人家说:“这点葱送你”。

对于我来说:

菜市场的本质是市井气和人情味,绝不是高科技。

一个昂扬的,有前途,有希望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答案还要从学习强国里面找:

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当前,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