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第一部票房多高(详解功夫熊猫310亿票房背后小遗憾产经)

功夫熊猫第一部票房多高(详解功夫熊猫310亿票房背后小遗憾产经)(1)

《功夫熊猫3》拿下内地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2月27日,中美合拍动画片《功夫熊猫3》内地票房突破9.57亿,超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为内地动画片票房冠军。由于已经延长一个月公映密钥,它有希望成为首部票房过10亿的动画电影。

对于《功夫熊猫3》来说,登顶内地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距离10亿票房仅仅一步之遥,这个成绩听起来已足够耀眼,也算是内地动画电影票房的最好水平了。但是如果回顾下《功夫熊猫》前两部的历史成绩,再看看同期上映的《美人鱼》探出的30亿市场潜力,《功夫熊猫3》的票房还是有点遗憾的,它本该有的票房潜力,并没有被完全挖掘。

2008年,第一部《功夫熊猫》的票房为1.5亿元,当时国内院线的银幕数为4000块。2011年,《功夫熊猫2》的票房为6.08亿元,拿下了2011年度票房亚军的成绩,当时国内院线的银幕数约为8000块。

到了2016年,国内院线的银幕数已经增加到3.2万块,银幕数已是五年前的四倍。在上映之前,《功夫熊猫3》信心满满,片方的票房目标恐怕不会低于10亿。1月23日,《功夫熊猫3》点映仅3小时,就获得 4000万票房,拿下内地动画电影点映的票房纪录。当时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部电影票房达到15亿甚至20亿,创造新的纪录也不是不可能。

《功夫熊猫3》是中美两国在动画电影制作上的首次合作。为中国观众量身打造的中文版口型设置,再加上成龙、黄磊、白百何、周杰伦等组成的全明星配音阵容,让这部电影堪称是“最有中国味”的动画大片。为照顾中国市场,安排在1月29日这个北美甚至全球都是冷清的档期上映,梦工场动画CEO杰弗里·卡森伯格,对这部电影的“偏心”可谓有目共睹。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让这部本来被寄予厚望的影片,表现得中规中矩?是档期没选好?口碑没爆发?同期竞争对手太强?还是动画电影存在票房天花板?说到底,此时此刻总结任何原因,都不免有马后炮的嫌疑,我们试图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聊聊《功夫熊猫3》成绩背后的那些遗憾。

档期没选好?

足够照顾中国观众 偏遇上春运加寒潮

如果说《功夫熊猫3》的档期没选好,那“梦工厂”的大佬们,心里肯定一万个不乐意。事实上,这部电影的档期,一定是经过了精挑细选的。

《功夫熊猫3》选在1月29日在中国内地和北美地区同步上映,这可以说是为了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档期。此前,不仅是梦工场动画,其他大片厂的大制作动画片很少选择北美的1月上映。因为1月和2月是北美的低潮档期,北美的热门档期主要是暑期档、感恩节档、圣诞档期。

但2月恰恰是中国电影市场最火热的时期,今年2月内地电影市场票房达到创纪录的68.7亿元(约10.49亿美元),比同期北美市场高出约2.5亿美元(约16.38亿人民币),中国内地首次同期票房超越北美,成为全球同期票房最高的电影市场。

对于在中国上映的动画电影来说,最常见的“好档期”有三个:寒假档、暑假档和“六一儿童节档”。《功夫熊猫3》选择在1月29日上映,不仅能赶上“寒假档”,也能覆盖上全年最热的春节档期,看似是一个怎样都不会失手的“万全之策”。

不过,《功夫熊猫3》和最火热的春节档相差了一周,但就是这一周的差距,让它痛失冲击15亿甚至20亿票房的可能。

据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市场研究专家刘嘉分析,《功夫熊猫3》的票房受到档期的影响很大。“《功夫熊猫》的前两部都选在暑期档上映,所以票房表现十分出色,因为在暑期档,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节日,但是选在寒假上映,会受到春节档的巨大影响。通常动画片的票房,在第一周都不会特别出色,它受到口碑的影响,会有一个长线的爆发。”

刘嘉分析,“《功夫熊猫3》在上映首周,由于受到春运的影响,再加上寒潮天气肆虐,大盘整体十分低迷,它的票房表现平平。上映第二周又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春节档,它的排片受到严重挤压,所以难以冲高,只能维持着稳健的收入。”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宋磊认为,“它虽然受到了排片的挤压,但也算是享受了春节档期的红利,如果没有这样的市场大爆发的话,它的票房也许不会接近十亿。”

这样看来真是可惜,《功夫熊猫3》选择了一个足够照顾中国观众的档期,但还是没有足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对于国人来说,“春运”和过年这件事,怎样都比看电影更重要啊!

有好评 但口碑没爆发?

缺乏像《大圣归来》一样的口碑燃爆点

由于有《功夫熊猫》前两部珠玉在前,这部《功夫熊猫3》的口碑压力确实不小。在时光网上,《功夫熊猫3》评分高达7.6分,单纯从影片品质来说,它还是收获了不少好评的,无论是电影的3D效果、故事设定、还是特别定制的中文口型,都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即使没有第一部《功夫熊猫》那么惊艳的效果,但是好评也不少,为什么它的口碑没有广泛的爆发?

在宋磊看来,这主要还是评判标准的问题。“这部电影虽然是中美合拍片,虽然全片有近三分之一的场景是在中国内地制作的,但在观众心里,《功夫熊猫3》还是一部‘动画大片’,甚至是带有浓重好莱坞色彩的动画大片。这类片子平时也有很多,但它并没有特别大的突破,至少是没有像《冰雪奇缘》或者《头脑特工队》那样的创意突破。观众们看完会觉得还不错,但能引起话题效应的亮点不多,缺乏像《大圣归来》一样的口碑燃爆点。”

宋磊解释道,“《大圣归来》是彻头彻尾的国产动画片,而且是第一部被广泛认可的国产动画片,从调动“自来水”的民族自豪情绪来说,《大圣归来》当然会比较占优势。作为中美混血的“阿宝”,再怎样也很难和土生土长的“齐天大圣”相比。《大圣归来》甚至不能算是一个‘动画大片’,但是它有非常燃的情绪贯穿其中,也容易引发观众们的自发推荐。”

同期竞争对手太强?

国产片组团来袭 后期营销显乏力

如果说《功夫熊猫3》的竞争对手太强,其实也是不太准确的。事实上,由于《功夫熊猫3》早早定档,在2016年寒假,不少国产动画片纷纷避让。连续三年在寒假上映的“熊出没”系列动画电影——《熊出没之熊心归来》,选择错开半个月,在1月16日上映。和《功夫熊猫3》同期上映的动画片,只有《鼠来宝4:萌在囧途》、《年兽大作战》和《青蛙王国之冰冻大冒险》,还有2月底日本动漫电影《圣斗士星矢》和《火影忍者》,它们在观众上也有很明显的区分。可以说,在动画电影领域,《功夫熊猫3》并没有遇到直接竞争对手。

不过,《功夫熊猫3》在春节档期,遭遇了史上票房最强的国产片组团来袭。春节上映的《美人鱼》横扫30亿票房势如破竹,登顶内地票房总冠军,而《三打白骨精》和《澳门风云3》,也纷纷跨过10亿票房大关。

电影市场专家蒋勇分析,“面对复杂多变的中国电影市场,梦工场动画和东方梦工厂有些过于自信了。”的确,在春节上映的三部国产大片,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在营销和发行方面各显神通。即使像《美人鱼》这样的大片,导演周星驰也是马不停蹄地跑了20个城市的路演,可谓是“蛮拼的”。

在春节期间,《功夫熊猫3》的营销声势逐渐减弱,缺乏强有力的第二轮营销动作,甚至被对手们盖过了风头。在影片上映之后,也缺乏对于口碑的积极引导。而且三部国产大片在上映初期,在电商平台花大手笔砸下巨额票补,这方面大概也是《功夫熊猫3》的短板,所以在排片上,它只能占据下风。

因为排片的劣势,《功夫熊猫3》本来应该牢牢抓住的儿童观众市场,在春节期间也没能很好地抓住。在春节时,笔者去影院看了《三打白骨精》和《美人鱼》,亲眼看到多位大约三五岁的小孩,被父母带进影厅看这两部电影。由于影片内容偏向成人化,孩子们一直哭闹完全看不下去,这本来都应该是《功夫熊猫3》的目标观众啊!实在是让人十分遗憾。

看来,《功夫熊猫3》面对的竞争对手不仅强大,而且还比它更加“努力”。这也给好莱坞片方们提了个醒:中国电影市场蛋糕虽大,但竞争同样激烈,想要“闭着眼睛赚钱”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何在营销和发行上更加有竞争力,抢夺观众有限的“钱包”,值得深思。

动画电影存在票房天花板?

“合家欢”动画片票房潜力大

值得注意的是,《功夫熊猫3》的票房后劲不错,以好品质一路坚守口碑,成为春节期间唯一一部票房每日上涨的电影,在寒假期间,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收入。截止3月2日,《功夫熊猫3》的票房已达到9.78亿,由于大部分学校已进入开学阶段,目前它的票房收入趋势已经明显放缓。

去年暑假《大圣归来》拿下9.5亿票房,今年《功夫熊猫3》在接近10亿票房时缓慢徘徊,而其他的动画电影,则很难迈过3亿票房这个坎。难道对于国产动画电影来说,10亿就是票房的天花板了?

刘嘉分析,“中国观众的消费能量巨大,不能说哪种电影有票房天花板。《大圣归来》是把国产动画片,提高了全民动画的时代。以前的国产动画电影都是以低幼市场为主的,2015年《熊出没之雪岭雄风》创造的2.96亿票房,已经是低幼市场的高点了,而“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由于票房逐年走低,今年就没有再做。适合全年龄观众的国产动画片,还是刚刚开始的起步阶段,不能说10亿就是动画电影的票房天花板。”

宋磊也认同这个观点,他对记者表示,“在北美市场,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票房可能达到3-5亿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国产动电影获得10亿人民币票房,折算过去也只有约1.52亿美元,还是有差距的。动画电影这个片种,能占到整体市场10%的体量,按照中国电影市场不断追赶、甚至逐渐超越美国的趋势,动画电影的票房还有可能更高,‘合家欢’动画片票房潜力很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