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猪肉都是臭的(为什么现在的猪肉)
你发现现在的猪肉吃着没以前香了吗?猪肉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的绝对主角,从东北的锅包肉到四川回锅肉,再到八大菜系都有的糖醋里脊,可以说中国菜的小半壁江山中都有猪肉的身影。但近些年来,大家普遍认为猪肉的味道没有以前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糖醋里脊
猪肉为何没有以前香了在老一辈的记忆中,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上一顿猪肉,那就是绝顶的美味了,尽管猪肉做出的菜各不相同,但炒猪肉时飘出的香味是全国统一的,引得人口水直流。但是在今天,上了点年纪的老人都普遍认为猪肉吃着没有以前的味道了。
据调查,60%的人都认为猪肉越来越不好吃了,统计下来,大家给出的关键词汇是没嚼劲儿、香味淡、柴等等,那么抛却对以往猪肉的回忆滤镜,猪肉是真的变难吃了吗?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现在肉猪和以前肉猪的区别了。
猪肉
以前老一辈养的猪、吃的猪都是全身漆黑的猪,再不济脸上也是黑的,而现在大家能吃到的猪都是外国进口而来的长白猪、杜洛克猪等白净的猪,这些猪的肉普遍都很瘦,瘦肉率更是高达60%以上。猪肉的体内脂肪下降,肉质粗糙没弹性,可不就难吃了吗?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现代饮食的天平倾斜太过了,现代人的饮食都追求一个健康,因此容易造成肥胖和血脂过高的肥肉,自然就被消费者们排除在外了,在购买猪肉时,更倾向于购买瘦肉,而本土黑猪的瘦肉率仅有41%,因此很多肥肉都卖不出去。
白猪
再加上本土猪在处理时需要非常的仔细,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在猪皮上留下黑色的斑点,人们不愿意买这些不太美观的猪肉。为了更高的收益,屠户们就更愿意养瘦肉率高,处理起来方便的进口猪了。
现在的猪和以前的猪到底有什么差别现在无论是动画片里猪猪形象,还是商店里的猪猪玩偶,都是白白净净或者是粉粉嫩嫩的,好像猪一直就是这种颜色的一样。可事实上在中国的本土猪是乌漆嘛黑的皮肤,比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最早设定就是一头黑猪。
黑猪
在80年代以后,中国的种猪受到了一场大变革,本土的黑猪逐渐发展成了国外进口的大白猪,早期黑色面孔的二师兄,也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白白净净的八戒。那为何中国的种猪会出现变革的现象呢?
在早期由于猪不仅不能像牛一样耕作,也不能像马一样上战场,所以地位不高,养殖的人也少,猪的数量也就不多。到了近代,国家鼓励家畜繁育,因此到1927年时全国已经达到2.64亿头猪的存栏量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的生产数量远远赶不上食用数量。
白猪
本土猪的生长速度比较慢,养的量还不如杀的量多,因此,吃得少长得快的大白猪就这么进到了国人的视线里。这些白猪的生长速度比本土猪快了近三倍,从出生到出栏仅需要6个月的时间。
更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进口白猪的繁殖能力,本土猪虽然能一胎十个崽,但白猪在不断地育种改良下,甚至能达到惊人的一胎十八崽的能力,于是养殖白猪的热潮就这么开始了。
猪肉
在与白猪的不断杂交繁殖下,原本又黑又胖的本土猪,就逐渐变成了瘦肉率高、出栏又快的白猪,中国人也真正实现了猪肉自由,但付出的代价除了难吃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本土猪的血缘断层。
本土黑猪被洋猪所取代
黑猪
1994年之前,我国的本土猪在我国猪肉市场上还能占到90%的份额,但很快随着生长周期更快、吃得也比较少的白猪出现,本土猪惨遭淘汰。由于过度依赖海外品种,在07年时,本土猪的市场就已经被挤压到仅剩不到2%的份额了。
中国原本拥有的88种本土猪里,有8种已经灭绝了,剩下的本土猪中,也有31个品种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中,其它的品种数量也在急剧下降,估计再过不久,中国本土的黑猪就要被进口的外来品种白猪给取代了。
猪肉
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能解决眼前本土猪血缘断层的困境,国家也给出了资金扶持,目前已经有近百个国家级的本土猪育种场,这些育种场会从中挑选出真正肉质好、长得快、产得多的种子选手,再进行近一步的繁育。
尽管本土猪的生长周期和产崽量都远远赶不上进口猪,但这些种猪的价值并不在于市场的消费,而是为了稳定猪肉的基因,使猪肉的繁育更加方便。
猪肉
比如最出名的荣昌猪肉,重庆的一个食品集团不仅为此大量投资设立了保种场,还培育了两千头种猪。除保种场之外,现在还会对一些濒危品种的猪进行生物技术保种,比如重庆畜牧科学院就保存了近两万份的荣昌猪精液样本。
这样看来,在不久的未来,人们或许还能吃到和记忆中一样香喷喷的猪肉。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