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下厝乡30多年前的珍贵影像(全村4000多名男女老少齐参与)
这不仅是20年一次的“接爷”仪式,更是整个村子的春节狂欢活动。
“倾城出动接城隍,载歌载舞好疯狂。千面彩旗迎风摆,万人潮涌似海洋。队伍浩荡数里长,锣鼓声震十里乡。莫道桑梓常寂寞,接爷狂欢赛西方。”以上描述的场景正是西安市鄠邑区北部乡村古老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迎祭城隍”(俗称“接爷”),它是在中国古代城隍信仰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独特的地方民间春节狂欢活动。据了解,早在2014年,迎城隍活动已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八)上午10时许,华商报记者来到鄠邑区渭丰镇坳河村,走到村头,就看到迎城隍活动现场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据坳河村民乐会会长介绍,“此次迎接的二城隍是由20个村子联合祭祀的,这意味着一个村子隔20年才能将其接到本村。”
在村口宣传栏处张贴的宣传页上记者看到,二城隍名叫韩诚,陕西鄠邑区韩村人,元末时投奔明太祖朱元璋,为推翻元朝统治,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1372年,韩诚在洞庭湖康郎山的战斗中壮烈殉国,明太祖念其忠勇可嘉,追赠为“忠壮侯”和“城隍”。其夫人杜氏为人善良贤惠,户县(鄠邑区)北方二十一里群众深感其夫妇在乡里正直有德,为国家民族犹立大功,即按照明太祖追赠尊奉为“二城隍”,并塑其夫妇尊像,由20个村子逐年轮转祭会。
“迎祭城隍不但集中了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更是乡村的狂欢节。”坳河村民乐会会长说,“虽然每年都迎城隍,但由于有20个村轮转祭祀城隍,对我们这些村子来说,20年才能轮到一次,所以全村的4000多名村民都参与到这次盛典中。”
村民李先生说:“为这次活动,我们准备了两个多月,村里每家每户又出人又出力,上午7时活动就开始了。”说话间,4位骑手跨着骏马奔驰而来,马儿的嘶吼与围观村民的喝彩声连成一片,村民称,这是迎城隍队伍的第一个表演项目“报马开道”。
最热烈的表演还要数锣鼓队,队伍还未接近,“咚锵”声就已传入耳,村民们就围聚上来伸长脖子等待着。领头的鼓手在凛冽的寒风中赤裸着上身,用一双鼓槌挥洒着激情,身后的队友也跟随着节奏敲锣打鼓,声音铿锵有力,好不热闹。
12日下午3时许,坳河村的“接爷”队伍抵达崔村,而交接仪式从下午5时开始,持续了一小时有余。文|图 华商报记者 王娜 实习生 王路 | 陈团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