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全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其实阆中古城有)

阆中作为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历史古迹历代都不会少。不过,这文物古迹讲级别,凡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就是比较牛逼的文物了,可以称之为国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界定,所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所属的文物行政部门、国家文物局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即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为止,国务院已公布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为4296处。作为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我国仅有四千多处“国宝”级文物古迹,其实并不算多,反而觉得是少之又少,毕竟文物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和资源,这反映出保护文物古迹的迫切性,当然也更体现了这些“国宝”级文物古迹的弥足珍贵。

2013年4月27,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阆中除已有的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四川贡院榜上有名外,又新增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唐代石塔四个单位,故目前阆中拥有了八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宝”数量位居四川县级市之冠。

【看点】阆中标志性的文物古迹,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个不用过多的解释了,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张飞庙!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名。张桓侯祠屡废屡兴,历时一千七百余年。现存的张桓侯祠为一组四合庭式明、清古建筑群,占地六千六百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二千四百多平方米。

张飞庙在文革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张飞塑像被砸掉,庙里文物被洗劫。张飞的“丈八蛇矛”本来也不能逃脱被洗劫的命运,但民间得到消息的百姓提前将“丈八蛇矛”藏了起来,因此而逃过一劫。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阆中市人民政府按照记忆中的旧貌对张飞庙进行了两次重修,除了将幸存的文物进行整理之外,一些著名的文人还重新题写了张飞庙的楹联。

2.五龙庙

阆中全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其实阆中古城有)(1)

【看点】中国现存不多的元代古建筑

五龙庙位于阆中河楼乡白虎村五龙山,元代建筑,占地4亩,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庙为布筒瓦覆盖的单檐歇山式屋顶,面阔3间,檐柱侧脚明显,前檐下施六铺作斗拱出双挑,第一挑瓜子拱雕呈翼形,第二挑华拱左右各出斜拱,极为别致。斗拱用料粗大,梁架举折小,屋面平缓,四根檐柱用料较大。整个建筑既具宋代《营造法式》中某些建筑特点,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叉手”用料为同期建筑所罕见,左右次间还保持“草袱”及圆木掾子,建筑造型优美,大式作法,与山西五龙庙形制相似。五龙庙文昌阁虽仅存后殿,却是已保存不多的元代建筑。

3.永安寺

阆中全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其实阆中古城有)(2)

【看点】《天龙八部图》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珍品

永安寺位于阆中市水观镇东北5公里群山环抱的黄泥岗上,距阆中城约40公里。建于唐代,宋治平年间,元至正年间,明嘉靖年间,屡为培修。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现存为元代和清代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是一座重檐悬山式建筑。

大殿佛像后山墙上,有壁画彩绘“天龙八部图”。壁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技法高超,不同人物的职位、性格和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为古代艺术珍品。经文物部门专家鉴定,认定永安寺所有建筑、藻饰、石雕、木雕、泥塑、绘画等六种技艺,均属上乘,优于陕西之永乐宫和峨嵋之飞来殿。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壁画和塑像均被毁坏。所幸壁画照片尚存四川省博物馆,佛像画家程世秋又将其临摩复制,现观音楼、大殿、西厢侧殿、天王殿、古永安禅院山门等古建筑保存完好。

4.滕王亭子石塔

阆中全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其实阆中古城有)(3)

【看点】神奇的唐代斜塔,研究佛塔式石构建筑的重要资料

一座小小的石塔,比阆中白塔的地位还高!这可能是阆中最NB的国家级文保了,玉台山滕王亭子石塔,位于玉台山山腰(现在的滕王阁景区内),为覆钵式喇嘛塔。塔高8.6米,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个部分。塔基为四方形,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柱体,内刻一佛跏趺坐于莲台。上装塔刹,有石雕八力士举刹身。刹身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塔顶为一焰纹状圆石。石塔雕刻精美,除局部风化外,基本保存完整。玉台山石塔无确凿建筑年代,根据其形制特征,推断为唐代所建。玉台山石塔的人物造型、装饰及塔身造型带有明显的唐代特征,是研究佛塔式石构建筑的重要资料。

20年前,一名英国建筑学家前往阆中考察,在石塔前观摩大半天,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这塔都是“斜”的。独特的视觉效果,引起文物界和建筑界的轰动。

5.观音寺

阆中全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其实阆中古城有)(4)

【看点】曾经的唐代名刹开元寺,古巴蜀最大的寺院。

阆中观音寺是明代的建筑,由天王殿、罗汉殿、大雄殿、松花井组成。观音寺初建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初期。据史料记载,直到元明朝,它仍为阆中最大的寺庙。后来随着时光流逝,开元寺遭到残毁。公元1496年,寿王祜封藩保宁,在西城修建王府,将明初的观音寺拆迁到开元寺旧址,重新进行修建。从而使观音寺取代开元寺成为巴西最大的寺院。

昔日的观音寺规模宏阔,背负觇星台、面对嘉陵江、门临潺潺溪流,周围翠竹千竿环绕成荫。惜民国时,观音寺的第四重主体结构——藏经楼被大火化为灰烬,内藏的800余卷经书也未能幸免。相传观音寺内还存有开元寺遗留的两尊大头坐铜佛像。重约六百斤,高四尺七寸,下宽五尺。不仅其容慈祥端庄而且铸造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此佛后来移存桓侯祠,可惜的是在十处动乱中遭到损毁。

6.巴巴寺

阆中全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其实阆中古城有)(5)

【看点】西南地区重要的伊斯兰教建筑

巴巴寺位于四川阆中市城区东郊蟠龙山南麓。为伊斯兰教嘎德忍耶教派第一位来我国传教的祖师华哲·阿卜董拉希(又称“西来上人”)的墓地。“巴巴”,即为阿拉伯语“祖先”、“祖师”的意思。“阆中巴巴寺原名“久照亭”,占地1.3万平方米,富有浓重的伊斯兰色彩。

现在,这座清真寺仍然是中国伊斯兰教重要派别大拱北门宦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常有川、陕、甘、青、宁等地的穆斯林前来朝拜。

7.大佛寺

阆中全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其实阆中古城有)(6)

【大佛寺】释迦坐佛为四川十大佛之一

位于阆中东南,嘉陵江对岸的大像山麓,初名大像寺,宋时敕名永安禅,明代恢复旧名,俗称大佛寺。寺院占地6公顷,主要以大佛,即释迦摩尼尊像为主要景点。大像山摩崖造像,位于嘉陵江东岸大像山上,主体为崖峦石刻大像。这尊释迦坐佛,就天然石崖凿造而成,高约10米,是四川10座大佛之一。

在大佛寺左侧摩崖上,刻有楷书“虎溪”两个大字,每个字长5米、宽4米,恢宏刚劲。传说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来此采药,在这里治好一只生病的老虎,这条山溪遂有“虎溪”之名。今更置药师庙,以为纪念。

8.四川贡院

阆中全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其实阆中古城有)(7)

【看点】全国保存最完好的两处贡院之一

四川贡院,又称川北道贡院,是古代专门供学子们考试的地方。目前全国贡院最有名的有两处,一处是南京的夫子庙,即江南贡院,另一处就是阆中贡院。据记载,在明清时阆中曾代行四川临时省会10年,那期间在这里共举行四科乡试。省会迁徙后,阆中贡院考棚又作县试、府试场所,一直到废除科举制度后贡院才闲置下来。

阆中贡院保存完好,三进四合庭式建筑,纯穿斗木结构,房舍整齐规矩,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都是号房。今天贡院被作为展示古代科举制度的活教材成为阆中旅游的一处重要景点。(民俗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