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礼器鸮樽(祭孔礼乐祭孔礼器)


祭祀礼器鸮樽(祭孔礼乐祭孔礼器)(1)


笾(biān),形状如“豆”,古代用竹编成的食器。祭祀燕享时用来盛果实、干肉等。

《说文》曰:“笾,竹豆也,从竹,边声。”

关于笾的使用,《仪礼》中多次言及:

《仪礼·聘礼第八》:“凡致礼,各以其爵,朝服。皆用其飨之加笾豆。无饔者无飨礼。”

《仪礼·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实豆、笾、铏,陈于房中。”

《仪礼·少牢馈食礼第十六》:“司宫摡豆、笾、勺、爵、觚、觯、几、洗、篚于东堂下,勺、爵、觚、觯实于篚;卒摡,馔豆、笾与篚于房中,放于西方;设洗于阼阶东南,当东荣。”

明刘基在《卖柑者言》中也说:“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在祭孔活动中,孔子神位前所陈十笾中盛有:盐、藁鱼、枣、栗、榛、菱、芡、鹿醢、白饼、黑饼。

盐,就是食用盐。《礼记·内则》:“屑桂与姜,以酒诸上而盐之。干而食之。”贾谊《吊屈原赋》:“骥垂两耳,服盐车兮!”杜甫《夔州歌七绝句》之七:“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是说制作和羹时,一定要有食盐和梅子这两种调味品。但作为祭孔用盐,还需做一番加工后,才能使用。《圣门礼志》上说:“用洁净白盐即为虎形;印为山形者,即为物形,实笾内。”

藁鱼。“藁”亦写为“稾”或“稿”。藁鱼,即干鱼。《圣门礼志》说:“用白鱼大者,剖腹去鳞,洗净头尾,腹内俱以盐搓之,放桶内一日夜,取出晒干,临用时温水洗净,酒浸、切碎,实笾内。”

枣,即大枣。《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女贽榛栗枣脩。”杜甫《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住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穆天子传》卷一“华骝”,郭璞注:“今名马骠赤者为枣骝。”关于枣在祭孔中的应用,也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圣门礼志》:“用胶枣煮蒸,去皮,水润洁净,实笾内。”

栗,又叫板栗。《诗经·邶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即指栗树的果实。陶渊明《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栗常常又被形容成饱满、坚实、谨敬的样子。《诗经·大雅·生民》:“实颖实栗。”《礼记·聘义》:“缜密以栗。”《诗经·周颂·良耜》:“积之栗栗。”《尚书·皋陶谟》:“宽而栗。”《左传·桓公六年》:“嘉栗旨酒。”等等。《圣门礼志》对用于祭孔的栗,要“拣择大栗,去皮,实笾内。”

榛,即榛子。榛树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叶子互生,圆形或倒卵形,雄花黄褐色,雌花鲜红色,结球形坚果。果实可以吃,又可榨油。《诗经·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又《诗经·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在榛。”《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女贽不过榛栗枣脩。”在祭孔时,要选取榛树的果实,即“榛子”为祭品。《圣门礼志》上说:“拣净仁洁白者,颗颗砌起,下丰上锐,与笾相秤。”

菱,菱角。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沼中,根生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略作三角形,边缘略有锯齿,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绿色或褐色,果肉可以吃。《楚辞·招魂》:“涉江采菱。”白居易《观采莲》诗:“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陆游《好事近》词:“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祭孔时所用菱,必须将菱角的外皮剥除。《圣门礼志》上说:“拣净实洁白者,颗颗砌起,下丰上锐,与笾相秤。”

芡,果实叫芡实,又叫鸡头米。芡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池中,全株有刺,叶子圆形,像荷叶,浮在水面。花单生,花瓣紫色,花托形状像鸡头,果实供食用。陆游《好事近》词:“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祭孔中所用芡实,也要:“拣净实洁白者,颗颗砌起,下丰上锐,与笾相秤。”(《圣门礼志》)

鹿醢,鹿肉制成的酱。《诗经·大雅·行苇》:“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吕氏春秋·本味》:“鳣鲔之醢。”在制作祭祀孔子所用的鹿醢时,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用活鹿肉碎切”;“加油、盐、姜、椒、茴香、葱白拌肉煮熟,以香为度,实笾内。”(《圣门礼志》)

白饼,用白面烤熟的扁而圆形的面食。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饮食》:“《杂记》曰:‘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溯其渊源,由文籍观之,汉时则记载增多,如《汉书·宣帝纪》:“宣帝微时,每买饼,所从买家则大雠(售)。”故《说文解字》已收“饼”字。如今,饼专指蒸烤而成的扁圆形面食或其他饼状食物。祭孔用的白饼:“用白麦面拌以油蜜,内包蜂蜜、熟榛菱为馅,印圆饼如掌大,炉干,笾二十枚。”(《圣门礼志》)

黑饼,《圣门礼志》说:“用荞麦面拌以油蜜,内包蜂蜜、熟榛菱为馅,印圆饼如掌大,炉干,笾二十枚。”看来,“黑饼”与“白饼”的区别,就在于所用原料是荞麦面和白面的不同。荞麦,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略带红色,叶互生,三角状心脏形,有长柄,总状花序,花白色或淡粉红色,瘦果三角形,有棱,子实磨成粉状供食用。陆游《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诗:“城南城北如铺雪,原野家家种荞麦。”范成大《长沙王墓在阊门外》诗:“荞麦茫茫花似雪,牧童吹笛上高丘。”看来,荞麦是古代一种很普及的粮食作物。


选自济宁历史文化丛书《祭孔礼乐》:孔德平 彭庆涛 孟继新

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