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卫士种树(斯力马吉植树记)

来源:天山网

环保卫士种树(斯力马吉植树记)(1)

斯力马吉在自己种的树前开心地笑了(3月5日摄)。 祖丽皮亚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宋卫国 克州记者站祖丽皮亚

在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托卡其拉村西北方向有一座石头山,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这里植绿、护绿。

他叫斯力马吉·阿不都热西提,是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托卡其拉村村民。说起植树,斯力马吉用实际行动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植树31年,花费100多万元,挖钝了100多把坎土曼,种活了5万余棵树木。

在村民眼里,他是一个痴迷于植树的“树痴”。

放下羊鞭痴迷植树

是什么让斯力马吉热衷于植树?这得从31年前的一次放羊经历说起。

1990年的一天,斯力马吉赶着羊群来到村西北方向13公里处的石头山附近放牧,当地人管这里叫吉格地力克。这里有一眼山泉,周围的水草比别的地方更茂盛一些。他并不是第一次来这座石头山放牧,但那天看着山泉、绿草、荒山,他的脑海里不由冒出了一个想法:植树,要把这座荒山变成绿油油的青山。从那天起,斯力马吉认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植树了。

要想植树就要有投入,斯力马吉打起了家里积蓄的“主意”。前一年,因为草场归属调整,斯力马吉和家人把大部分牲畜都卖了,卖的40多万元都放在家里。

回到家,斯力马吉告诉了家人自己要拿这笔钱去植树,父亲和斯力马吉刚结婚不久的妻子麦妮莎·阿不力孜都强烈反对,劝说、争吵,什么都无法动摇斯力马吉植树的决心。下定决心的斯力马吉偷偷拿走了一部分钱,扛着几把工具上山,开始了自己的植树生活。

吵归吵,毕竟还是一家人,家人认为斯力马吉是一时想不通,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让一家人没想到的是,那次斯力马吉离家两个月后才回家,从那以后这成了常态,甚至三四个月回一次家。最后,他干脆在石头山上搭了一个窝棚、修了一个小鱼塘,每天的生活就是挖坑、引水,最后从外地买回来了1000棵白杨树苗。

第二年,1000棵白杨树苗基本都成活了。但这一年的降雨量比往年要多很多,山上发了3次洪水,将斯力马吉种的大部分树苗都冲走了。眼看着自己的心血就这样一点点被毁了,斯力马吉心里像是被刀子剜了一样疼。

窝棚冲走了、树苗冲跑了,斯力马吉还是不愿放弃。他决定修防洪坝。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修好了一个500米长、10米宽的防洪坝,从此树苗再也没遭受过洪水的冲击。

斯力马吉说,植树之前荒山没有一棵树,雨水稍微大一点就会把山体表面的浮土冲刷下去,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植树的决心。

昔日荒山变身果园

走进斯力马吉的“世外桃源”,白杨树高大挺拔,红枣、沙枣、杏、苹果、新梅等树开出了各色花朵,花香扑鼻而来,鱼塘里的鱼自由地游来游去,斯力马吉搭建的小屋就在鱼塘旁边,绿树、鱼塘、小屋构成了一幅甜美的风景画。如今的石头山上已形成一条长1000多米、宽100多米的绿化带,31年间斯力马吉累计植树5万余株。

荒山变绿了,心愿完成了,斯力马吉看着眼前的树木说:“31年来,吃得苦数不胜数,可我绝不会放弃让荒山变绿的梦。”

一次,斯力马吉在原有的防洪坝对岸开辟了几亩地种上树苗,可当时对岸的位置没有修好防洪坝,一下雨又发起了洪水,有几十棵树苗被洪水冲走,为了将树苗从洪水中救出来,斯力马吉毫不犹豫地跳进洪水里,因为水流速度快,不但没能抓住树苗,自己也被洪水冲到岸上。

把父亲送给他的新皮袄卖了买树苗、自己筹钱修防洪坝、摩托车坏了就徒步上山……每过一段时间,儿时的玩伴亚森江·买买提就会从别人口中听到一个关于斯力马吉植树的故事。

“刚开始觉得这个人太犟了,时间长了,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你看现在这里漫山遍野全是绿色,哪里是以前的石头山,特别佩服他。”亚森江说。

一心向绿从不言悔

每年秋季,山上的果子成熟了,斯力马吉都会给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送去品尝。

“我搞绿化目的就是为后人造福,为家乡的绿化作贡献。”斯力马吉说。

一头短发,一双长满老茧的双手,窝棚里放着几件换洗衣物和简单的生活用品,这就是斯力马吉的全部家当。

对于植树,斯力马吉从没有后悔过,每天去剪枝、施肥、浇水。累了,他会靠在大一点的树下歇一会儿,再站起来时,浑身又充满了动力。

为了植树,斯力马吉家里7亩地和牲畜都靠妻子照料。如今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儿子在上阿图什镇从事装修工作,女儿也已出嫁。

现在,斯力马吉已满60岁,可他并没有放下铁锹的打算,在他眼里任何事情都没有植树造林重要。

“能看到荒山变绿,我就觉得自己这些年值了,没白干。”斯力马吉说。

本文来自【天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