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都可以(又听粤语歌)

粤语歌都可以(又听粤语歌)(1)

久违了,粤语歌!久违了,香港乐坛!在纪念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之际,芒果台推出了音乐综艺节目《声生不息》,致敬港乐和粤语歌,收视率颇高,话题多多。

这档音综通俗点说就是演唱粤语歌,重温粤语歌的辉煌,《海阔天空》、《千千阙歌》等如雷贯耳的歌唱重新燃响舞台,林子祥、叶倩文、杨千嬅、李克勤等大咖粉墨登场,重出江湖。间或有一两首港版国语歌也只是点缀。

有观众说,粤语歌由湖南台做,广东台干什么去了,干饭去了吧?我却不这么觉得,外省的朋友可能以为粤方言区唱粤语歌是家常便饭,就像他们唱普通话歌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实情是粤方言区也和其他省份一样用普通话唱歌,在日常生活中,讲的是粤语,唱的是国语。

粤语歌都可以(又听粤语歌)(2)

在香港粤语歌引领潮流,港乐风扉全国那些年,广东自然也不例外,但即便如此粤语歌仍非主流,广东没有自己的粤语歌,唱香港粤语歌只不过是近水楼台而已。

粤方言区唱粤语歌肯定要容易和方便得多,但流行和热度未必水涨船高。八六年前后有一次我在北京一所大学看露天电影,开映前播放汪明荃唱的粤语歌《万水千山总是情》,竟引起全场大合唱,男女老少,声势浩大,惊诧得我完全合不拢嘴,要知道就连广东人都未必唱得完的歌词,不懂粤语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广东真的看不到这种粤语歌全民大合唱,看不到对粤语歌的如痴如醉,如疯如癫的盛况。在广大的非粤语歌区域却做到了,港乐对大陆流行音乐的兴盛起到了大作用。

粤语歌都可以(又听粤语歌)(3)

要知道我可是个如假包换的广东人,母语就是广府白话,自细讲到大,虽然乡音未改,听和唱粤语歌完全没有障碍,可是我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不如北方人,我只知道四大天王,小四大就一头雾水了。

好像是九O年,有一次在大连开会,晚上唱卡拉OK,别人都觉得我粤语歌唱得不如他们,肯定是个假的广东人,还引发了广东话是不是香港话的争论,我赶紧逃离了现场。当然这也与我不热爱唱歌,没有娱乐细胞有关系。我们这一代人是推广普通话的一代,港文化大举进入那几年,我正是忙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工作和生活颇为紧张,根本顾不上唱歌。

但是,我否认不了,那些走过的岁月,有港乐在陪伴。也无可否认,港乐对百姓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的丰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粤语歌都可以(又听粤语歌)(4)

不过,广东人遇见真刀真枪的粤语歌就有优势了。例如这次林子祥唱的《学生哥》:“学生哥好温功课,咪系净挂住踢波,最弊肥佬咗,无阴功啰……”,广东人一听就明还甚觉亲切,就如同平日里聊天一样,但若翻译为普通话,还真的不易贴切。

难为了芒果台,打出歌词还须标注词义,实际上是弄出来粤语和普通话两套歌词,观众更苦,连看字幕的时间都不够,可是全场观众都在哼哼,高声唱和,他们听懂了吗?

好在后来几年的港乐都有向大陆倾斜的做法,在歌词创作及使用上与普通话渐趋同化,例如《上海滩》里的“浪奔,浪流,万里江水永不休……”可以说是普通话式的粤语了,即便如此,用普通话咏唱就不押韵了。

再后来就有了双语版,粤语国语两首歌弦律是相同的,情景也相似,歌词就不一样,甚至连题目也不一样。国语版的《上海滩》就变成了“浪奔,浪涛,万里江海点点星光耀”,为了押韵而改词,没有了粤语版的味道和气势。

粤语歌都可以(又听粤语歌)(5)

我试试翻译上边这段歌词:“同学们要认真做功课,不要老惦记着踢球,要是考试不及格,那就严重了……”这里面“波”乃英语“ball”的音译,“肥佬”即“fail”的音译,“无阴功”是粤语口语,很难找到对应的译法,“阴功”一般作“无助”、“可怜”、“凄凉”、“不幸”、“造孽”解,前缀“无”,非否定之意,反而是加重语气和程度,“无阴功”即“没有如此阴功”。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粤语与其他方言不同,有自己的文字表达方式,用粤语写歌词,有独特而丰富的韵脚和音律,翻译为普通话就乱了套,因而普通话版本就只好另起炉灶,重新填词,正所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粤语歌都可以(又听粤语歌)(6)

北方人追捧和享受粤语歌正是因为这一层,觉得粤语歌比普通话歌好听,这恐怕是粤语歌在非粤方言区得以流行的一个驱动。有些不懂英语的人爱听英文歌,大致亦如此。

可是粤方言区的人却难以体会得到,因为本身说的就是这种语言,还能听出什么特别?广东人看赵本山的小品只能跟着傻笑,一时半会根本听不明白说什么。许多广东人说普通话都是在心里用白话想好该说的,再翻成普通话说出口。在他们那里,普通话听不懂,粤语好听是天经地义。广东人不看春晚与此有关。

不过,从意思表达来看,粤语歌的歌词确实耐听,有内涵、有品味、有感而发,又有语言文字的厚重功力和绵延悠长的乐感。加之港星的唱法自然,互动性强,想怎么唱就怎么唱,让听惯了内地假腔假调“专业”唱法的观众耳目一新。

从这一点上说,港乐影响了内地乐坛,促生了大陆流行音乐,让音乐走上大型演唱会,走进KTV,走入千家万户。

粤语歌都可以(又听粤语歌)(7)

如今,我是追着看《声生不息》,与其说是怀旧,是共鸣,还不如说是补课,把失去的东西补回来,就像许多人当年耽误了上大学,退休了去上老年大学一个样。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一些旧时金曲的旋律还是熟悉的,毕竟曾经耳闻目睹,有少数甚至耳熟能详。生活本身就是五花八门的,或者也可以说精彩纷呈,认识到这一点,颇觉快慰,于是就成了这个节目的粉丝。可惜的是,港乐独领风骚数年十数年,并没有能够引领华语乐坛走向辉煌,又或者说,港乐之于内地仅仅是昙花一现而已,这是为什么呢?我并不明白。

如今华语乐坛一片凋零,年轻一代新歌手的口水歌屡遭吐槽,许多人沦落到无歌可唱,也许,这也是《声生不息》大热的一个原因吧。你看荧屏上的观众,在一众港星大咖的率领下,手舞足蹈、口吐芬芳,迷眼朦胧、不能自拔,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今天的港乐虽然式微却自在人心,人们是多么盼望曾经辉煌的港乐和粤语歌,连同整个华语乐坛重生,生生不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