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晚景二首古诗(春夜读诗二首)

春夜读诗二首

作者:一山晚啼 字数 :1443

喜欢在新读的书的前页空白处抄写上一首诗。打开第一次读的这本东野圭吾的《圣女的救济》,我想到前日见到的一首诗,即抄写在上面,在这个春夜里,正好静心来一读。

这首诗原是在读一份报纸时的一篇文章上见到的两句:

数卷残书香篆息,园花落尽到荼蘼

春江晚景二首古诗(春夜读诗二首)(1)

喜欢。一查,原来是明朝人叫张宇初的诗:

忽雨二首

明.张宇初

飘风急雨燕初泥,新竹成阴小阁西。

数卷残书香篆息,园花落尽到荼蘼。

每读一句,都有一种意境,脑海里对应出一个画面。整体感受:清新,闲适,还有一点寂寞,些许淡淡的愁思。

“燕初泥”,燕子开始筑巢,表明是春三月的季节。有末句“园花落尽”相对应,大概已是暮春的时候了。

飘风急雨,迎面扑来,带着花香春草的味道,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息。雨来得快,潇潇洒洒,景与人的心情相吻合,是舒畅的。它的急,带着风,又有点夏雨的意思,与春暮相符合。

新竹成阴,让人想到雨后春笋,一夜拨高。第二天清早一看,都长出了翠枝,再过两天,添了碧叶。像画家一笔笔挥就。阳光下,疏疏朗朗,翠色喜人。来到小阁西头,望着这一片景色,那一种闲适,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尽在眼前心底。

床头或案上,放着几卷常看的书,或者说是几卷没有读完的书。屋内的“香篆”也刚刚燃完了。

主人在香篆点燃之中读了半晌的书。

乏了,来到屋后的花园,只见落花一地,像是一场盛宴结束的样子。

就喜欢这样的一种生活,心情,心境。任外面的喧嚣,不问它的繁华,只过着自己的生活。在只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之中,或读书,或闲步。面对新竹,静看落花。任风雨忽来,也毫不影响。人与自然,相融相知相伴。

没有一定的心境,境界,是写不出来的。

春江晚景二首古诗(春夜读诗二首)(2)

既是标有(二首),经查,另一首是:

依稀烟树暮鸦风,春事无端怪落红。

白发相钱有谁在,卷帘闲坐雨声中。

同样的喜欢。

不过,这一首心境变得沉重。

作者用到“暮鸦”,“落红”,“白发”的字眼,不由让人伤感。

尤其是末两句,

白发相知有谁在,卷帘闲坐雨声中

景和人相应,融在一起。景是暮春,人是白发。“有谁在”?人到白发,同龄朋友多有离散,不仅是说生命上,也是指还健在的人的心情上。仿佛是在问,也是在叫喊。这一种孤独,就在身边围绕着自己。

欣慰的是,作者没有悲观,也没有陷入人生伤春的情怀之中,而是面对着人生的风雨,卷帘闲坐。是何等大观。

读前人的诗,时空虽远隔六百余年,仍是有这样多的体会。人的情感上的共性,不会失,不会变。而六百年前人的境界,尚不能达。自叹,天地之悠悠,路漫漫其修远兮。

春江晚景二首古诗(春夜读诗二首)(3)

附主要字词解释以及作者简介:

字词解释

香篆:1香名,形似篆文。如:“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清 .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2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因其曲折似篆文,故称。如:“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范成大《社日独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在这里理解为自然而然的,不由人改变的。春事,落红,可不是这样的么。

这让我想起诗词中“无赖”一词。比如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这里的无赖,本指人多诈狡狯,这里形容花柳都在任意地生长,从而撩起游人的羁愁。

春江晚景二首古诗(春夜读诗二首)(4)

作者简介:

张宇初(1359 -1410)

明代正一派天师,是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

志于文二十余,博通诸子之学。

尤善于词墨,为当时名人雅士所重。“形峻而学广,灵仙飞化之变”;“ 儒经释典,诸子百家,多所涉猎”;“颖悟有文学, 人称为列仙之儒”。“国初名僧辈出,而道家之有文者独宇初一人”。

1409年,1410年,曾两度受命寻访张三丰,皆无结果。

擅画墨竹,精于兰蕙,兼长山水。曾画《秋林平远图》,洪武三十一年所画的《夏林清隐图》轴传世,现存日本,永乐八年羽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