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德川家康(有好爸爸形象的北条氏康)

后世称为"相模之狮"的北条氏康,在群雄乱斗的关东地区,与更为人熟悉的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还有骏河的今川义元,合演了战国时代东日本最精彩的"关东四国志"。

相比老对手上彬谦信和武田信玄,北条氏康的人气或许比他那个总是活在信长阴影下的邻居今川义元好一些,但事实上一般战国迷对他的印象,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他与谦信和信玄的对打,当然,多得游戏的帮助,提到氏康的话,总有一个特别的场景留了给他。1546年初夏发生的河越夜战。一场号称“八千对八万”的绝地反击战,传说北条氏康透过示弱,以及夜间偷袭,成功击溃了十倍于己的大军,更一举奠定了北条家关东霸业的关键基础。

除了河越之战,还有他的好爸爸形象。虽然到他儿孙时家族没落,但在那时为止,各儿子孙子都克尽己任,力保家族到最后,显示出氏康的教育有方;但始终不少战国迷对氏康他个人的认识,远远比不上上彬谦信和武田信玄。考虑到北条氏康的活动在当时东日本的战局有着十分大的影响力,这里也想谈谈他,尤其是一些较为不为人知的部分。

日本战国时代德川家康(有好爸爸形象的北条氏康)(1)

北条氏康

首先,北条氏康他的才华是怎样的呢?没有出名的家臣,一直主要靠家人亲族的互相扶持,这就是北条家的最大特点。因此,当家的能力也左右着北条家族的命运,后来的氏政错失保全家族的时机,也多少反映了这个特点是双刃之剑。不过,北条氏康看来也不是天才横溢,更可能就是一个大器晚成的类别。其实他的父亲,也是更被后人低估轻视的北条氏纲在留给儿子的遗书中,前面的部分就这样说:

“你的才干在任何方面都远不如我,虽然尝言道古人有金言名句,但也总有遗忘之日,既然如此,为父留下这遗训,想必你也断不敢忘却吧。”

父亲对儿子作出这样的狠评之余,在遗训中列举了不少集中在为人修身、作为武士的涵养,以及为政者治民的心得等,这想必也是父亲氏纲对当时已二十多岁的儿子有点不放心,才会苦心留下这些教诲。这也暗示早年的北条氏康其实并非天之骄子,天才巨星,也是经历了不少磨练才百炼成钢的,第一个的试练就是那场河越之战。

日本战国时代德川家康(有好爸爸形象的北条氏康)(2)

氏康的父亲北条氏纲

不过,夜战大反击的传说终归是传说,河越夜战本身的经过其实谜团众多,根本连具体怎样打的也因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史料,因此相关的战况乏具可陈,当然也没有明确的资料证明那是一场以一对十的战争。我们只能肯定的是,这是一场北条军大胜的战事。

其实,所谓的“八千对八万”的故事也只来自于《相州兵乱记》、《北条盛衰记》、《关八州古战录》等文献记载,由于向来这些文献在数字上的可信性可以完全无视,我们只能从一手资料上知道,当时河越城内约有三千多名守军,也的确被包围,但是不是到了十面围攻,从小田原城赶来救援的北条氏康的军队有多少人皆无从考证。

不论如何,河越之战后,关东地区以至甲信骏的局势都出现重大的转变。其实当时权倾东国的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在北关东依然有着十分大的影响力,不仅与北条氏康为敌,也在西边与对抗武田信玄的村上义清、小笠原长时等保持合作,力阻北条氏康与武田信玄这两个新兴势力的崛起。不过,时值青年的他,难敌稍为年长的北条氏康,河越一役战败后,宪政大失人心,四年后便已经被北条氏康逼迫到身陷上野.越后的边境之中,连家内的不少家臣都已离弃而去。

日本战国时代德川家康(有好爸爸形象的北条氏康)(3)

河越之战

不过,等待奇迹的宪政终究还是运气未尽,获得了长尾景虎,也就是后来的上杉谦信支持后,数年后便猛攻关东,关东因此满目疮痍,军民疲惫,最终虽然把上彬谦信打退了,但留下的问题却十分大,怎样重建被上彬谦信军队洗劫一空的领国,是北条氏康的一大难题之一,被上彬谦信欺负到头上来,可谓有负领主之名,也无法堪称能保护家国的战国大名,是先安内,还是先反击,也是北条氏康要选择的决定。

当时北条氏康与一名叫不知道的根神社别当,当时神官的一种,就战后的善后措施有过争论,简单来说,神官希望北条氏康应该专心治政抚民,敬神求安,不应全想着去反击上彬谦信,穷兵黩武,否则领国将又再生灵涂炭。北条氏康不久后写信,一一回应神官的指责,简单介绍一下部分内容:

“北贼(谦信)与关东诸家群起来攻,最终我方节节胜利,这便是因为我们日夜敬神礼佛的好报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父亲氏纲克诚勤皇,从没有忽怠。战事使万民哀苦,我虚心聆听众人之苦,一直心怀慈悲之念,尽闻国内大小事,刻求道理相应,没有丝毫偏颇。我非穷兵黩武,放眼日本国内,纵有日夜礼侍神佛之人,但因心中存有邪念,最终不获神佛保护。我方纵有不善不足之处,但如今战胜北贼,就是因为我等诚念报效,顺应天道,所以才终获神佛不弃。”

日本战国时代德川家康(有好爸爸形象的北条氏康)(4)

现在的河越古城

不论以上的内容是否只是北条氏康为了辩护自己护国失职而写的,但当中很清楚地看到他作为一个领主的责任意识,以及作为统治者的自觉,而且,我们也少有能在战国大名的手笔里,亲自看到他们在战乱之世中,对管治领国的抱负及理想。

即使不久后,北条氏康还是为了没有成功御敌于国境之外引取责任,将位子让给了长子北条氏政,自己则作为政治顾问,退居二线。但他作为“民政家”的印象也深刻地烙印在后人之中,一系列有关北条家的文献都一致地描写北条氏康为能治之人。除却上彬谦信及武田信玄的来袭外,北条家直到1590的小田原之战为止,也再没有被外敌入侵到腹地,北条氏康与他的儿孙在保家卫国的责任上,只能说不能力保到最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