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的第一锅糁(临沂味道糁之源)

文/杨萍 图/刘莹

临沂的第一锅糁(临沂味道糁之源)(1)

凌晨两点,这个城市还沉沉入睡,各个糁铺的制糁人已开始起火烧锅,熬制当天的头锅糁。

在这些陈设大多朴素到有些简陋的殿堂里,炉火正旺,热气蒸腾。先是零星,渐渐,来喝糁的人多起来。或在屋里,或沿街在地八仙旁,小马扎上坐着。掌柜们抓一把薄如纸片的牛肉或细如竹签的鸡丝,入大碗中;从高高灶台上的大锅里,舀一勺已经熬制了几个钟头的浓浓的肉汤,浇入碗中,配上一两根刚出锅的油条或一个香酥大饼。早起的食客们热辣辣喝下这碗糁汤,头天空落落的胃得到满足和抚慰,通体舒畅。喝糁人就带着这种深深的满足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的不同以及人们对此的喜好在很多时候来自于地域差异。就像是老北京的豆浆,极臭,贵州的鱼腥草,又腥又苦,广州人的番薯糖水,甜的腻人……这些食物到了外地人嘴里,都是难以下咽的,但对当地人来说,却是甘之如饴的美食。外地人初到临沂被邀去喝糁,大多也是喝不惯的,谓言热、辣、油、腻,有浓郁的中药食材味道。而临沂人爱的却正是此番味道。

糁,这个融合了临沂的历史、文化、浓郁地方特色的食物,对临沂人,尤其是土生土长的临沂人来说,是一种依赖,这种依赖来自于味觉,更来自于情感。这道陪伴了临沂人几千年的食物,饱含和传承着这块土地上众多的味道:水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让我们分不清哪一种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仿佛大树年轮般被刻在味蕾上的味道,记录着一段记忆,某段时光,一抹温情,或某种温暖。才下舌尖,却上心间。

今天,让我们跟随这些带有温度的文字和图片,一起走进糁以及制糁人的世界,共同感受这地地道道的属于临沂的味道。

临沂的第一锅糁(临沂味道糁之源)(2)

从“米参”到糁的美味之旅

文/苏丹

这个“米参”汤,我也来一碗。

“糁”这个字,不常见,外地人大都不认识,根据汉字读半边的习惯,很多人把这个字读成“shen”。有一个笑话,说来临沂上大学的外地同学,初次在食堂看到卖糁,大声说,这个“米参”汤,我也来一碗。

如果用字典查字,“糁”并没有sá的音,而是读sǎn或者shen(一声)。字典释义这个字:[sǎn]方言,米粒(指煮熟的)。[shēn]谷类制成的小渣:玉米~儿。《核舟记》里面就有“石青糁(sǎn)之”。

临沂人用方言读“糁”这个字,却念sá,这个音的起源地就是鲁南地区,之所以读成这个音,缘自鲁南地区没有翘舌音。读起来仿佛刚要阳平就马上变成了去声,又没有去到底,整个声调仿佛凭空掷出的一块石头,划一道平滑的弧线,骤然坠地,爽快、坐实,正如临沂人的性格,率直、热情,透着一股子劲儿。

历史悠久的糁文化

糁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之一,糁,本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饮料,后传到北京,再到山东,在临沂落脚后,被发扬光大。

其实,追究起来,关于糁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是春秋时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载:“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算起来,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可见糁的历史源远流长。

《说苑·杂言》中也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

《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像极了今天的糁的制作。

清康熙年间《沂州志·秩》所列16种品中有“糁食”。

相传糁最早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种早餐食品,元朝时由大都的一对回民夫妇传入临沂,当时叫“肉糊”,后来仿制者越来越多。

据临沂县志记载,直到明朝末年,临沂人才将这种早餐食品定名为“糁”。

或许,糁从西域传入内地,最终却在临沂扎根、发扬光大,并得到临沂人的热爱,是因为它的特点正暗合了沂蒙山人粗犷、热情、淳朴、憨直的个性。

但还有一种说法,另据临沂县志记载,糁是明朝末年临沂人创造的,几经演变改进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

临沂的第一锅糁(临沂味道糁之源)(3)

解放前,据说临沂城有八家著名糁铺,以黄家、刘家的鸡肉糁和陈玉山牛肉糁最负盛名。

现在,临沂处处都有糁铺,从街头小巷,到各大宾馆、酒店都有名师专门制作。

大清早出门,你会看见坐在桌子前,捧着大碗,喝得酣畅淋漓的临沂人,这也是临沂一道独特的风景。

王羲之书写的“米参”

东晋时,一对穷困潦倒的外地夫妇逃荒来到临沂,当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看到他们非常可怜,就经常接济他们,夫妇二人非常感动。

有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觉得报恩的机会来了,就把家中留着下蛋的惟一一只母鸡杀了做汤,并在汤里加了一些普通的驱寒中草药。

本来他们夫妇俩想把汤熬得烂一些,但是没想到看汤的丈夫却睡着了,汤就在火上炖了一夜。第二天,看着煮得黑糊糊的鸡汤,妻子很生气,可家里又没有其它东西,只好把煮“糊”的鸡汤送给了王羲之。

王羲之本来就卧病在床,虽吃了中药病略有起色,但口干舌苦,没有食欲。看着送来的鸡汤,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尝了尝,没想到这一喝,顿时神清气爽,病好了大半,一时兴起,随手提笔写下“米参”二字,到了后来,后人把它称做糁。

这是啥(糁)?

为什么起名叫“糁(sá)”呢?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相传,“糁”的名字与乾隆皇帝有关。

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经过现在的郯城马头镇时,想品尝一下当地的名吃,当地的官员就把这种味道独特的早餐给献了上来。

乾隆一尝,顿觉此物非常地可口,就随口问了一句:“这是啥(糁)?”

地方官员一听,连忙点头,说:“这是啥(糁),这是啥(糁)。”

从此,天子的随口一问便成了它现在的名字———糁。

来源:临沂广电杂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