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年为啥要斩杀华佗(当年曹操为何要非要斩华佗)
华佗一世英名,万想不到他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可怜他临死之前想要把自己毕生所学流传下去,可看守的兵卒害怕担责,华佗无奈只能烧毁医书。
一代名医为何会落得如此的下场?难道真如传闻中那样,华佗想要给曹操开颅治疗,曹操以为这是想要害他才做出如此决定吗?
其实《后汉书》中说了华佗的一些事情,倒是可以解释曹操当时为何非要杀他不可。尤其是书中对华佗的评价,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其实任何人都有一定的性格缺陷,越是那些本领通天之人,他们的性格缺陷越是明显和突出。
华佗这样的牛人自然也是如此。
华佗这个人算是个神童,从小就聪明学什么都很快。再加上他孝顺廉洁,在家乡沛国(如今安徽亳州)很有威望,因此当他成年之后,沛国的太尉便通过举孝廉推举华佗去当官。
《后汉书》记载: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意思是说然而华佗不识抬举,竟然当面驳了面子让太尉好生难堪。然而人才就是这样,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受到重视。太尉的面子不给,那么宰相的面子总要给吧。
沛国宰相知道华佗的本事,于是屈尊降贵亲自为华佗保举,希望他可以为国效力。然而结果依旧不尽人意,华佗再次拒绝。当然这一次他婉转了许多,没有当众让宰相出丑。
要知道在汉朝还没有科举制度,想要入仕为官必须通过举孝廉才可以。而举孝廉的条件又极其苛刻,即便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不够孝顺或者不够廉洁,照样无法施展抱负。
而那些孝顺且很廉洁之人,却因为没有足够的学识也没有办法成为官员。可以说,在隋唐之前,人们都打破头想被成功人士推举。然而华佗却连续拒绝了两次保举,足见他这个人有多高傲。
既然华佗不愿意当官,那他想干什么?
在东汉末年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国家战乱和疾病频发,许多人因为没有得到医治而活活痛死,病死,这让华佗非常难过。恰巧他喜爱医学,因此他决定悬壶济世拯救世人,这才不愿意被做官这种俗事所牵绊。
书中记载: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此后他开始四处游历,一边治病救人,一边学习更为精湛的医术。
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后悔了。
书中又道:
“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
医生在古代的地位很低,在所有的行业中属于“贱业”。尽管华佗的医术高明,也救治了很多人。但他发现人们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也就是用到的时候笑脸相迎,用完之后就冷眼相待。这让华佗非常憋屈,有种郁郁不得志的感觉,因此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差,甚至觉得行医是一种耻辱。
等他遇到曹操之后又一直被曹操以命令滞留,使得它没有任何自由,只能给曹操一个人看病,这让他更加气愤。如此高傲的一个人,如今竟然成为了曹操的治病工具,他如何能忍。
不过他深知曹操是何等人物,他得罪不起,最终他选择逃避,找了一个理由便佛了佛衣袖跑到外地去了。之后任凭曹操如何传唤他都不为所动。华佗甚至天真地认为自己医术高明,曹操断然不会为难他。
事情到了这里其实可以看出,华佗这个人有着高傲、行不苟合,还不敢直面危险和难题以及自大等性格缺陷。
可是他并不知道,人生在世哪里有他想得如此简单?最终史书留下了这段话:
“操大怒,使人廉之,知妻诈疾,乃收付狱讯,考验首服。”
然而这些并非华佗性格缺陷的全部,当他入狱之后,他曾试图将自己平生所学的医术流传下去,可狱吏害怕担责随即拒绝。华佗一怒之下借来火种,将所有医书尽数焚之。
所以华佗有易怒的坏毛病。
在小说或者影视剧的影响下,认为曹操斩了华佗是因为曹操这个人霸道且血腥。然而从《后汉书》中对华佗的种种记载也来看,华佗这个人高傲、行不苟合、自大且易怒。
当然,这些问题其实都不大,也不至于被曹操斩首。曹操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最重要的原因是华佗躲着他。
有的人说,面对曹操这样霸道的人物,难道躲避其锋芒也有错吗?
当然是错。曹操虽然凶悍,却是个讲理之人,不然陈琳写了咒骂曹操的讨伐檄文,被抓后应该一刀斩了才算解恨,可曹操却委以重任。若华佗性情直爽,大可当面和曹操表态。即便曹操真的蛮横,华佗来一个血溅当场,也算得上是有骨气的。
然而他最终选择了欺骗这种最为让人生厌的手段,尤其是在别人性命攸关的时候以欺骗而逃避,什么人能够忍受?
所以《后汉书》中总结华佗是“为人性恶”,才是曹操非要斩华佗的原因和真相所在。而对于采用欺骗手段来逃避问题的人,曹操杀了他是对的。不然连一个“贱业”的医生欺骗自己都不处置,那么曹操还如何统领一国之上下?
只是可惜了华佗的一身医学没有传承,呜呼哀哉!
参考资料:《后汉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