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做了3年的沙雕动画(以戏谑反讽丧文化)

当前“丧文化”比任何时候都热,如果仅观互联网上的青少年状态的话,几乎可以断定,当代青年就是活生生的新“垮掉的一代”丧文化的代表除了葛优躺外,还有网红青蛙 PEPE,咸鱼先森等“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躺到地老天荒”是他们的经典表达形式有趣的是,这些形象既不是犬儒主义,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没能力、没智商的“废物”他们只是在表达当代青年人对于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打破固化的阶级的绝望——发展前景太过迷茫,前进的路太过曲折,我们洞悉并受困于自身无能既然如此,就让我们躺一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吐槽做了3年的沙雕动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吐槽做了3年的沙雕动画(以戏谑反讽丧文化)

吐槽做了3年的沙雕动画

当前“丧文化”比任何时候都热,如果仅观互联网上的青少年状态的话,几乎可以断定,当代青年就是活生生的新“垮掉的一代”。丧文化的代表除了葛优躺外,还有网红青蛙 PEPE,咸鱼先森等。“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躺到地老天荒”是他们的经典表达形式。有趣的是,这些形象既不是犬儒主义,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没能力、没智商的“废物”。他们只是在表达当代青年人对于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打破固化的阶级的绝望——发展前景太过迷茫,前进的路太过曲折,我们洞悉并受困于自身无能。既然如此,就让我们躺一躺。

一经出现就迅速火遍全球的“丧文化”,其实暗合了当前萎靡的经济形式。美国经历了20年代的狂热,30年代的大萧条,40年代的世界大战,50年代的保守,60年代的变革,70年代经济滞涨,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和90年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到了今天,美国正在经历一个全美的“中年危机”——人到中年的雅痞,彷徨无依,发现自己并不比别人认为得更好。于是买来料理机和运动手环,参加灵修励志课程,早上跑步,晚上在泳池边嗑药,私生活糜乱……好莱坞人是这样生活的吗?我知道人们是这样生活的——人们彼此模仿,包括生活。

于是《马男波杰克》就这样火了。波杰克是一匹年过50的过气明星马,每天从500平方米的位于比弗利山庄的别墅中醒来,参加各式盛(yin)大(luan)趴体,喝酒嗑药泡妞,一次又一次说出伤人的话,做出伤人的事,最后还来问你,你是否相信,他在内心深处,其实是个好马?

《马男波杰克》以其清奇的画风、负能量的台词、无所谓的基调传递出一种价值观——努力无意义,痛苦无意义,人性自私,最好及时行乐。但凡旗帜鲜明的东西,总会有争议。其实从这部剧播出开始,就争议不断。有人说它是披着“反鸡汤”外衣的弄鸡汤,动画版的《破产姐妹》;有人说它发人深省醍醐灌顶,揭示人生真相,剖析宇宙真理。两派之间口水不断,也为马男制造了不少热点。

一、zoe与zelda之争

开篇几集,剧里提出了一个好玩的二分法:世界上的我们,要么是Zoe,要么是Zelda——Zoe尖酸刻薄满肚子悲观,伤人且自伤;Zelda则始终正能量爆棚,在任何场合都能谈笑风生。

动画片中有一幕,一个路人甲穿着一件T恤,上面印着“I’m a Zoe”,暗示着只有Zoe们才对自己的Zoe身份无比确信,正如最热衷于MBTI人格分析的总是INTP族群。而Peanutbutter,外向、自信、兴高采烈,总是充满热情哪怕只有三分钟,迷恋新兴事物哪怕流于肤浅,他们是天生的社交明星,时尚的引领者。

Zoe渴望生活,但是生活却掌握在Zelda手里。大概这是Zoe所羡慕Zelda的地方,Zelda总是可以假装痛苦毫无意义,而彻底投入到这混乱糟糕的现实中,充分体会到快乐。

二、冻龄点究竟是人生真相,还是毒鸡汤?

剧中提出一个概念:“冻龄点”。波杰克的导演说:“对于名人来说,人们心目中只会留下他们盛名时的印象,他们的年龄永远凝固在那个时期,不会成长或变老。”波杰克早已过了冻龄点,他的生命十几年前就已停滞,这也是他一遍遍回看《胡闹的小马》的原因。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不是真的也存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从那时候开始,就已经是人生的某种巅峰,从那天起,每过一天都是在走下坡路?

是不是似曾相识?——“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罗兰·罗兰早已提过这个说法。

越过生命中那个神秘的边界,所有的战斗模式好像都会失效。这个假设实在过于可怕:前方已经没什么值得期待,因为最美好的事情早已经发生过。最爱你的人已经走了,你最喜欢的蛋糕已经腐败,生命的纯酿早已品尝干净,剩下的岁月不过是漫长的浑浑噩噩的宿醉。

不,明明还有50多岁开创肯德基王国的肯德基爷爷,还有80多岁得了奥运冠军的老奶奶们啊!但是你脑海里的理智告诉你,这些不过是鸡汤和特例罢了。

三、每个人是否都有一个“内在自我”

美剧里从来不缺波杰克这样的混蛋,在波杰克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日落大道》中的Norma、《广告狂人》的Don、《豪斯医生》中的House的影子。个人主义,消费至上,有事业并且需要“自我实现”,讨人厌又有那么一点迷人,毫无基督精神。

照耀着比弗利山庄的太阳,比其他地方的太阳更为慷慨明亮,却无法温暖波杰克的身骨。尽管有钱,住大房子,有着爱他的女友,并且终于出演了自己梦想中的电影,波杰克还是不快乐,他尖刻自私又脆弱,平时消极懒散无所事事,一旦被触怒了就要喷毒汁伤害别人,好像随时都会溺毙在自己的黑暗人格里。他汲汲以求,患得患失,毫不自爱又分外自怜。但是他想被人喜欢,“在内心深处”,他想做一个好人。

问题就在这里,Diane不相信 “deep inside”。加缪说过,人们并不要他人的清醒和讥讽。审判就代表着不善。倒数第二集里,马男几乎颤抖着在戴安面前说,虽然我自私,愚蠢,懒惰,刻薄……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还是个好人。一切都还不算晚,对吗??

当时,马男眼中满是渴望。他太需要一个证明,一个moment,可以支撑他重新开始。

可是戴安淡淡地说,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内心深处,因为一个人展现出来的,就是他自己。

这也基本上是丧文化的核心,在毒舌的利剑之下,揭示的是赤裸裸的生活真相。它也许有些残酷,有些刺眼,然而早些明白,会比一直活在鸡汤里要好。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news.vsochina)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