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恋王蒙简介 生死恋王蒙老矣
印象中的王蒙,自19岁创作《青春万岁》开始,已写作逾60多年。从1950年代饱含革命激情的青春之歌与激荡文坛的震颤之音,到1970年代的异域风情与时代隐喻,再到1980年代的艺术探索与内省哲思,直至1990年代的“季节系列”,王蒙一直记录着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的丰富历程。
6月底,已85岁高龄的王蒙出版了自己的新作《生死恋》。在《生死恋》的前言中,他写道,“王蒙老矣,写起爱情来仍然出生入死。王蒙衰乎?写起恋爱来有自己的观察体贴。毕淑敏告诉我,日本有一种说法叫成长到死。那么小说也可以创造到老,书写到老,敲击到老,追求开拓到老。”
最近“相信爱情——王蒙《生死恋》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作家李洱,评论家王干,80后作家笛安等进行了分享。
活动现场。李显杨 摄
我不是非要写爱情,而是这些爱情让我写
“我不是非要写爱情,而是这些爱情让我写。”在发布会现场,王蒙分享了他的写作初衷。因为身边的朋友和亲戚发生的一些让人关心、让人感慨的事情,让自己觉得很有意思,这些事情可以分析,谈论的角度也有多种不同。
《生死恋》讲述了北京普通宅院里顿家和苏家的半个多世纪的不解情缘,将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历史沧桑,纳于男女主人公之“生死恋”叙事构建中。从1898年到2018年,从北京胡同到美国圣何塞,从“蜂窝煤”到“洋插队”,苏尔葆立志出国打拼,却发现现实残酷,一边是青春年少时的恩情,一边是成年后的爱情,苏尔葆在面对爱情、亲情时却也被社会洪流所裹挟。
聂震宁说,王蒙写爱情写得都很认真。《活动变人形》里倪福成和江静怡的爱情,《生死恋》里吕先生和苏绝尘的爱情,苏尔葆和单立红的爱情,在历史沧桑,社会变迁和家国情怀中,这些爱情显得格外认真。
《生死恋》一书共收录了王蒙先生最新创作的四篇作品,除了中篇小说《生死恋》外,还有中篇小说《邮事》以及两个短篇小说《地中海幻想曲》《美丽的帽子》。
《邮事》是非虚构题材,讲述了王蒙几十年来因为领取稿费而与邮政、邮储打交道的经历和感受,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世事的沧桑。
《地中海幻想曲》与姊妹篇《美丽的帽子》讲述了小说女主角隋意如是众人眼中的“人生赢家”,有着显赫的家世、学历、荣誉、身份等,却在谈婚论嫁的问题上屡屡触礁,用意识流的写法讲述了她登上地中海幻想曲号邮轮后,在雅典的旅行经历和心理起伏。
《生死恋》书影
写东西的时候,四面八方都是词儿
聂震宁表示,王蒙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的作家,也是是当代作家中的“语言英雄”,是文体家,他的作品里经常有神来之笔。
比如《生死恋》里的这段话:“时间,你什么都不在乎,你什么都自有分定,你永远不改变节奏,你永远胸有成竹,稳稳当当,自行其是。你可以百年一日,去去回回,你可以一日百年,山崩海啸。你的包涵,初见惊艳,镜悲白发,生离死别,朝青暮雪。你怎么都道理充盈,天花乱坠,怎么都左券在握,不费吹灰之力。伟大产生于注目,渺小产生于轻忽,善良产生于开阔,荒谬挤轧于怨怼,爱恋波动于流连,冷淡根源于厌倦。激情是你戏剧性的浪花,平常是你最贴心的归宿……”
对于这样行云流水般的遣词造句,王蒙表示,“写东西的时候,四面八方都是词儿。我要写,那股疯劲儿都上了。”
王干20年前就说,王蒙是当代文学的旗帜,“今天我更加坚信王蒙是共和国的文学旗帜”,他表示,王蒙的文学创作横跨70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共和国的文学史。同时,王蒙还是一个伟大的文体家,他打通了小说与散文、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虚构与非虚构、创作与评论之间的界限,把小说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李洱用“晚骚”来概述王蒙的晚年创作。他认为,王蒙是中国的“贝多芬”。很多人在学习和模仿贝多芬,但却永远达不到,而很多人也在学习和模仿王蒙,也是远远达不到,远远模仿不像。
迄今为止,王蒙写作了60多年,出版过45卷文集,创作过1800万字作品。在讲到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时,他表示,“一个作家,如果他能够保留住对生活的兴趣,能够坚持住对新生活的体贴,能够坚持住对人的这种兴趣,那么它的时代性就体现出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